《新中国未来记》|1902|梁启超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作为我们20世纪中国小说系列内容的开篇,其实再合适不过了。
为什么要以梁启超这部未完成的、甚至在大众心目中不那么出名的小说,来作为《20 世纪中国小说》的开端呢?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第一,从时间看,《新中国未来记》于1902 年11月发表在中国最早期的小说期刊《新小说》上,所以它的确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共五回,开篇便是非常戏剧性的政治幻想。
具体内容如下:
《新中国未来记》正文开篇
这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是惊人的预言,这个世博会场地比后来真正的上海博览会还要大。
但其实,第一句的“2062 年”梁启超太激动给写错了,他想的是 1962 年,也就是小说写作的六十年以后。但他没想到 1962 年中苏论战、三年自然灾害,他想的却是上海博览会。不过上海博览会后来真的有举行,但是是在 2010年。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20 世纪小说一开篇的稚气跟粗糙。但是以一个政治幻想开启20 世纪中国小说,这本身就已足够令人感慨万千。
第二回孔觉民演说近世史黄毅伯组织宪政党主讲的孔先生,他的字叫曲阜。身穿国家定制的大礼服,胸前悬挂国民所赐的勋章与调查宪法时各国所赠勋章。他在预见中回顾了中华民族兴盛的六十年。
孔觉民演说近世史
他概述了过去六十年,其实是幻想未来六十年中国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一是外国欺负,二是志士奋斗,三是领袖英明。
梁启超关于1902年到1962年这六十年预见中的回顾,大家觉得他这三件事有说错吗?大家各自理解吧。
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富强,是因为靠了一个党,而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靠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小说进入第三回,开始了对党的领袖人物黄克强的故事叙述。
第三回求新学三大洲环游论时局两名士舌战这一回的主角有两个:黄克强主张君主立宪,李去病主张法兰西革命
但这一回的内容居然还是孔老先生在讲,全程都是他在复述黄克强跟他的朋友李去病两个人的对话,整个小说的第三部分,数万言、四十多个回合,就是两个人关于中国未来前途的激辩。
后来评论家就说,从小说体例上来讲前无古人,但其实不用理论家的批评,梁启超自己在小说里已经说明了,他说我写的“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自顾良自失笑。虽然,既欲发表政见,商榷国计,则其体自不能不与寻常说部稍殊”。
大概意思是:我要讲政治,我这个文体就是跟你们不一样。
而且他也不用投稿,他就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期刊上,所以就更不受文体束缚了
小说第四回、第五回倒是渐渐有点像新派的章回小说。
第四回旅顺鸣琴名士合并榆关题壁美人远游第四回中黄李两个人去了东三省,路上听到有人唱英文歌,充满爱国激情。
第五回奔丧阻船两睹怪象对病论药独契微言第五回,黄李两个人则来到了北京、上海,见到了一些当地的革命党人,参加了一些政治集会。但那些革命党人看上去都不大靠谱。
黄李两个人都用嘲讽的眼光看待晚清上海各色人等,那时候出场的有买办、洋奴、交际花、洋场少年、革命党人等等,就像一场大戏刚刚要开场,但这已经是梁启超小说的最后一回了,现实当中的他要去美国考察。可能梁启超是想:我与其写小说,不如自己来做吧。
总结总结下来《新中国未来记》的价值,主要就是它代表了20世纪中国小说的政治兴趣,而且是神预言,书中居然预测到十年以后清朝灭亡,定都南京,俄国会爆发革命,中国会由一个党领导,建成世界强国,上海开世博会等等。作为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基本上是前无古人,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来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