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梁启超1902年新中国未来记「新中国未来记」

《新中国未来记》|1902|梁启超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作为我们20世纪中国小说系列内容的开篇,其实再合适不过了。

为什么要以梁启超这部未完成的、甚至在大众心目中不那么出名的小说,来作为《20 世纪中国小说》的开端呢?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第一,从时间看,《新中国未来记》于1902 年11月发表在中国最早期的小说期刊《新小说》上,所以它的确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小说;第二,作者梁启超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太重要了,他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之一;第三,政治幻想小说这个文类其实在中国十分罕见,可以说是一个稀有品种,梁启超之后也鲜有此类实验性作品,所以特别值得保存;第四,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对于后来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他发表的关于“新小说”的文章,把小说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这对后来鲁迅等人想用小说启蒙救亡有着直接的影响,梁启超表面上是在激烈反传统,其实是延续了儒家“文以载道”的精神。所以,其实可以说梁启超的内在精神矛盾,也构成了此后一百年中国小说的内在精神矛盾。第一回楔子

《新中国未来记》共五回,开篇便是非常戏剧性的政治幻想。

具体内容如下:

《新中国未来记》正文开篇

这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是惊人的预言,这个世博会场地比后来真正的上海博览会还要大。

但其实,第一句的“2062 年”梁启超太激动给写错了,他想的是 1962 年,也就是小说写作的六十年以后。但他没想到 1962 年中苏论战、三年自然灾害,他想的却是上海博览会。不过上海博览会后来真的有举行,但是是在 2010年。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20 世纪小说一开篇的稚气跟粗糙。但是以一个政治幻想开启20 世纪中国小说,这本身就已足够令人感慨万千。

第二回孔觉民演说近世史黄毅伯组织宪政党

主讲的孔先生,他的字叫曲阜。身穿国家定制的大礼服,胸前悬挂国民所赐的勋章与调查宪法时各国所赠勋章。他在预见中回顾了中华民族兴盛的六十年。

孔觉民演说近世史

他概述了过去六十年,其实是幻想未来六十年中国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一是外国欺负,二是志士奋斗,三是领袖英明。

梁启超关于1902年到1962年这六十年预见中的回顾,大家觉得他这三件事有说错吗?大家各自理解吧。

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富强,是因为靠了一个党,而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靠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小说进入第三回,开始了对党的领袖人物黄克强的故事叙述。

第三回求新学三大洲环游论时局两名士舌战

这一回的主角有两个:黄克强主张君主立宪,李去病主张法兰西革命

但这一回的内容居然还是孔老先生在讲,全程都是他在复述黄克强跟他的朋友李去病两个人的对话,整个小说的第三部分,数万言、四十多个回合,就是两个人关于中国未来前途的激辩。

后来评论家就说,从小说体例上来讲前无古人,但其实不用理论家的批评,梁启超自己在小说里已经说明了,他说我写的“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自顾良自失笑。虽然,既欲发表政见,商榷国计,则其体自不能不与寻常说部稍殊”。

大概意思是:我要讲政治,我这个文体就是跟你们不一样。

而且他也不用投稿,他就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期刊上,所以就更不受文体束缚了

小说第四回、第五回倒是渐渐有点像新派的章回小说。

第四回旅顺鸣琴名士合并榆关题壁美人远游

第四回中黄李两个人去了东三省,路上听到有人唱英文歌,充满爱国激情。

第五回奔丧阻船两睹怪象对病论药独契微言

第五回,黄李两个人则来到了北京、上海,见到了一些当地的革命党人,参加了一些政治集会。但那些革命党人看上去都不大靠谱。

黄李两个人都用嘲讽的眼光看待晚清上海各色人等,那时候出场的有买办、洋奴、交际花、洋场少年、革命党人等等,就像一场大戏刚刚要开场,但这已经是梁启超小说的最后一回了,现实当中的他要去美国考察。可能梁启超是想:我与其写小说,不如自己来做吧。

总结

总结下来《新中国未来记》的价值,主要就是它代表了20世纪中国小说的政治兴趣,而且是神预言,书中居然预测到十年以后清朝灭亡,定都南京,俄国会爆发革命,中国会由一个党领导,建成世界强国,上海开世博会等等。作为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基本上是前无古人,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来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