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和赵云有关的小说「三国演义赵云」

解读:在《小说和历史中的赵云有什么差距,请看本文(上)》中,叙述了自赵云出场到刘备击败曹仁时间段内,小说与正史之间赵云的差别。其实这段时间内,因为赵云表现机会少,所以人们往往对赵云的事迹没有印象。现在针对火烧博望坡,直至赵云截江救主的事迹展开叙述。

赵云

1、孔明上任:《三国志》中没有诸葛亮上任就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的事迹,所以就没有赵云在两场战争中的表现。而《三国演义》赵云在两场战争中表现较好,就不再赘述。

2、单骑救主:《三国志》中提到,刘备妻子、儿子丢失,赵云反身向北去寻找。有人向刘备报告说赵云投敌,刘备把戟投向那人,斥责道子龙不会背主。最终赵云保护着甘夫人、刘禅成功回到刘备身边。《三国演义》情形与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将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夸张描述,写出了赵云七进七出的英雄胆略。另外一点不同的是刘备将刘禅弃置,赵云将其接住,活生生一副邀买人心的画面。深夜按,第一点不同非常精彩,是小说的成功之处,至于第二点描述就画蛇添足,因为罗贯中这样描写的想法是刘备集团君臣一体,重点强调刘备集团的义,但让读者误以为这是刘备的伪善之处。

刘备

3、赤壁表现:《三国志》对赵云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没有提及,《三国演义》就有了充分的发挥。第一件事是诸葛亮借东风之后,赵云前来接应,这件事看出诸葛亮欣赏赵云的谨慎态度;第二件事诸葛亮派赵云去乌林小路埋伏,去堵截溃败的曹操。深夜按,赤壁之战主要功劳应该归于周瑜,罗贯中是想增加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削弱东吴的功劳,来增加刘备集团的功绩。

4、任职桂阳:《三国志》中刘备招降荆南四郡,使赵云任命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向赵云敬献美女寡嫂樊氏,被赵云拒绝,而赵云表示荆南四郡刚刚归附,人心未定,不能足够信任,果不其然,赵范后来叛逃。《三国演义》则描写赵范向赵云投降,赵范敬献樊氏,因赵云拒绝,两人产生矛盾。后来赵范使用诈降计来擒杀赵云,被赵云识破,最终被赵云擒住。深夜按,小说和历史相差不远,都表示赵云谨小慎微。

樊氏

5、护卫刘备。《三国志》没有提及,《三国演义》中周瑜想用美人计来束缚刘备,而刘备带领赵云前往东吴,迎娶孙小妹。赵云在东吴期间,识破孙权的鸿门宴,并提醒刘备不要“乐不思蜀”。深夜按,刘备带领赵云,而不带领关羽、张飞的想法,应该就考虑到赵云谨小慎微的性格。

6、三气周瑜:《三国志》没有提及,而《三国演义》写到周瑜为刘备攻打益州,想要借机攻取荆州,诸葛亮命赵云守城,命关羽、张飞、黄忠、魏延伏击周瑜。

7.截江救主:《三国演义》中写到孙权集团想要孙小妹劫持刘禅,进而挟持刘备奉送荆州。赵云听闻消息后,沿江追赶东吴船只,为张飞率领水军配合拖延了时间。在赵云和张飞的相互配合下,夺回了刘禅。《三国志·裴注》写明赵云截江救主,仅此而已。深夜按,小说精彩之处,无可厚非。

张飞

深夜分析问题难免有疏漏、谬误,请众位看官提上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深夜不断改进的动力。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奋史疾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