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的母亲只有13岁。因为外婆年轻的时候就生病,一直吃药不能干活。外公一直很忙,所以。我的母亲在13岁的时候,就担起了家里所有家务,因为我的母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弟弟妹妹。我的母亲他们姐妹有5个。两个弟弟还有两个妹妹。我一直不明白那个年代那么贫穷,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的孩子?今天就来讲讲母亲的爱情。母亲叫(马兰花)我今天出生在一个甘肃的偏远地区。马兰花,你今天做的什么?馍馍给我们分一点吧。那天的她只有13岁。因为白天要大干挣工分。估计每天晚上都是围在炉子旁做馍馍。那个时候白面很珍贵,母亲是用玉米面还有荞面和在一起做的馍馍。就是母亲做的好吃,每次在干活的时候邻居都会来拿白面馍馍来换着吃,因为母亲那个时候晚上烙饼,白天干活,一个13岁的姑娘骨瘦如柴,头发焦黄焦黄的,皮肤很黑,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让我的母亲有了一个男孩子,一般的性格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有一天一个骑自行车的男的来到外婆家里。马兰花不知道这将是他未来的公公。还偷偷骑着自行车出去玩儿了。就这样马兰花在没有见到自己老公的时候,双方父母就已经定下了这门亲事,这是在马兰花刚满14岁。母亲为他缝制了一套大红色的棉衣棉裤,那个时候的冬天很冷。与其还嘱咐他说,以后到了婆家要给公婆做饭,都在厨房里穿着这个衣服,冬天就不会那么的冷了。那个年代女孩子没有读过书,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嫁为人妻,成为某某某的妻子,嫁给别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自己的名字,别人称呼你的时候就会说谁谁谁的妻子谁谁谁的妈。很快结婚的日子到了。 村子里很热闹,邻居杜来马兰花家帮忙做吃的,而马兰花也在烧火。有一个邻居突然拉着马兰花说快来我赶紧帮你梳头发,穿新衣服。也许这一刻马兰花才能稍微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