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一个叫朱五四的农民有四个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这个朱重八就是后来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大明战神朱文正,就是这个朱重四的儿子。
朱文正虽然说是南昌王朱兴隆的儿子,但朱兴隆这个王侯是后来朱元璋追封的,而他本人早于1344年的旱灾中就已经离世了,和朱元璋的父母一样死于了这场天灾。
由于当时元朝已经进入了末期,统治阶级极其腐败,百姓们被豪绅贪官们剥削得民不聊生,大灾过后的朱家,除去为谋生路而入赘的二哥朱兴盛和三哥朱兴祖,就剩下小弟朱元璋和他的大侄子朱文正两个男人了,二人也曾有一段时间在各谋生路。
公元1352年,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很快就混出了一番名堂,很多人都来投靠朱元璋,其中就有他的外甥李文忠和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作战勇猛,随朱元璋军队一起攻下了集庆路,屡立战功,很得朱元璋喜爱,最后被封为了大都督,负责镇守洪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
这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朱元璋的大本营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洪都城是朱元璋大本营集庆的西南方向的屏障,如果这个地方有所闪失,对朱元璋的战略布局无疑是致命的。
而朱文正在历史中的形象是,在洪都当大都督的日子里,整日沉迷声色、花天酒地,可能是幼年贫寒受辱的经历让他后来变得大为放肆,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很难令人相信可以委以重任。
而此时,长江中游的陈汉势力对洪都虎视眈眈,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倾巢出动向东进军,兵锋直指朱文正镇守的洪都城,而朱元璋的大军此时正在救援安丰,这可急坏了时任江西行省参政的邓愈了。
洪都保卫战的双方势力有多悬殊?朱文正究竟是怎么用2万人守住60万人的进攻?公元1362年,陈友谅的部下胡廷瑞向朱元璋献出了龙兴城,朱元璋便将其改名,便就是后来的洪都城。可以说洪都城本来就是陈友谅势力的一部分,又怎么甘心拱手送人呢?
次年,陈友谅趁朱元璋发兵救援安徽一带时,想要出动大军夺回洪都城,水路两军并行,号称有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洪都城。
而此时的朱元璋势力还无法抽身应对两线作战,便命洪都城坚守待援,等待安徽的战事处理完,大军再返回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决战。
洪都城城内此时满打满算只有2万人的兵力,且大都督朱文正整日吃喝嫖赌,城内军民人心惶惶,似乎随时都有倾覆之危。
然而朱文正此时一改往日做派,在邓愈等人的协助下迅速开始战略部署,在八个城门和几个水门都布置了最优选的守备兵力,且还预留下来了2000机动部队,随时准备支援。
按照《孙子兵法》中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来说,即便朱文正有坚固的城池,也很难抵御30:1的悬殊战力,这非常考验一个指挥官的用兵之道。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动员城内军民的士气,即便对方没有攻城,单单凭借大军围困,城内人很容易因等不到支援而士气涣散,最终导致溃败。
朱文正临危不乱,很快就去召开动员大会,对所有将士们说:“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申明了所有人要跟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和要求。
为了提高士气,朱文正甚至亲自登上城楼,身着盔甲手持大刀,和将士们一同战斗。邓愈带领火枪兵,在地方部队登楼后展开射击,以此来威胁先登的敌兵们。
最终,在长达85天的战斗之下,朱文正、邓愈等人多次击退陈汉势力的进攻,及时修补城墙,最终令陈友谅无计可施,最终等到了朱元璋大军回援,一举在鄱阳湖击溃了陈友谅势力,奠定了朱元璋一统天下的格局。
朱文正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朱文正的结局各有纷说且疑点重重?凭借在洪都保卫战中的表现,朱文正可以说为朱元璋一统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亲侄子和战神的光环加持下,朱文正却落了个被软禁后郁郁而终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看,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的儿子,两人年龄相仿,朱元璋只比朱文正大八岁,朱文正于1352年和母亲一起投靠朱元璋时,朱元璋还没有子嗣。
到了公元1355年,朱元璋的马夫人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才给朱元璋生下长子朱标,也就是说,在那个家族观念非常严重的封建社会,朱文正完全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成为朱元璋势力的接班人。
公元1363年,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一战而扬名天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名望和地位,此时的朱元璋还没有称吴王,已经是对朱文正封无可封了,属于是功高盖主的情况了。
公元1365年,李饮冰上奏朱元璋,告发朱文正有谋反之心,以朱文正的名声而言,如果悄悄暗杀掉朱元璋,世子朱标此时只有十岁,朱文正完全是可以接盘叔父的基业。
无论事实真相如何,朱元璋都因此雷霆震怒,很快就将亲侄子朱文正软禁了起来,不久后朱文正就去世了。
按照谋反的说法而言,这事疑点重重,早年间朱文正就为朱元璋立下过赫赫战功,朱元璋开心地问侄子想要什么封赏,而朱文正却说:“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
朱文正以前就知道不急着要封赏,难道偏偏在打赢洪都保卫战后,把这份稳重和经历给忘掉了吗?显然说朱文正因对封赏不满、想要投靠张士诚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更有可能的是,此时的朱文正已经像白起一样功高盖主,再加上朱元璋亲侄子的身份,已经威胁到了朱元璋的政权,因此才有了最后的下场。
无论如何,朱文正的战绩是非同小可的,世人很认同朱文正的功绩,朱元璋也没有给他判谋反罪然后处死,还将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封了藩王。
何,朱文正的战绩是非同小可的,世人很认同朱文正的功绩,朱元璋也没有给他判谋反罪然后处死,还将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封了藩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