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之战
四月,趁朱元璋主力出战国内空虚之际,陈友谅举倾国之兵围困洪都。陈友谅在之前与朱元璋的战争中处于不利局面,可以说是小得大失。两个势力之间的得失是双倍的关系。一个势力失去一,另一个势力得到一,那得到的就等于多了二。此消彼长之下双方实力的对比出现了变化,原来是陈友谅强,现在朱元璋也不弱了。陈友谅是个要强的人,对自己地盘的减少是非常生气的,于是他做了精心的准备。造大船,这个船真的是很大。高数丈,外面用丹漆粉刷,上下三层,每层都设有走马棚,建设板房,遮蔽船橹,因为实在是太高了,上下对话都听不清。橹箱都用铁皮包着,以为这就是必胜的设计。这些船载着家属以及百官,空国而来。之前洪都被攻陷过。陈友谅又想故技重施,从船头沿着城墙的低矮处爬上去。但朱元璋早就有准备,重新修城的时候把城墙往陆地上移了二十余步,也就是二三十米的样子,这样一来陈友谅的算盘就打不响了。但是陈友谅兵多啊,所以也没当回事,下令围城。此时守洪都的正是朱元璋的侄子大都督朱文正。朱文正的父亲朱重五(朱兴隆)死得早,其妻王氏带着他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养。等到朱文正长大以后作战勇猛,智略过人,攻下集庆后因战功被升为枢密院同签。朱元璋曾经问他想当个什么官,朱文正却说您要成了大事,我还怕不能富贵吗,您还是先给外人升官吧,要先给亲戚升官是不能服众的。朱元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由此越发器重朱文正了。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军事。平定江西后,因洪都为重镇,是西南的屏障,朱元璋认为此处必须由一个即忠诚、又有能力的重臣来守护。于是令朱文正带领着元帅赵德胜等人驻扎在这里,同时以儒士郭之章、刘仲服为参谋。朱文正也是尽心做事,增高城池,修缮城墙,召降落草为寇的人,并且号令森严,远近闻名。
在围城初期,朱文正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确定了分城据守的方针。参政邓愈守抚州门;元帅赵德胜等守宫步、士步、桥步诸门;指挥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元帅牛海龙守琉璃、澹台二门;朱文正居中节制诸将。带领两千精锐为总预备队,往来应援。
陈友谅的威胁还没解除,在诸全的谢再兴又反了。知州栾凤被杀,参军李梦庚被抓,元帅陈元刚等跑到了绍兴,投降了张士诚。总管胡士明抛开家小,单骑逃到了建康。朱文忠听说叛乱之后,派遣胡得济屯兵在五指山下,自己带领精兵两千赶过来支援。朱元璋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命令胡得济为浙江行省参政做平叛的准备。谢再兴的反叛挺出乎朱元璋的意料的,因为他对谢再兴还是很不错的。谢再兴用他的两个部将左总管、糜万户往杭州做贩卖人口的生意。朱元璋知道这两个人私下里泄露军机,于是抓了这两个人给杀了,并且召谢再兴到建康,令李梦庚总制诸全军马。朱元璋让谢再兴的长女做了朱文忠的妻子,幼女嫁给了徐达。最后又让谢再兴回到了诸全。按理说朱元璋的做法没什么问题,可以说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而且这个巴掌也没使劲,但是甜枣确实很甜。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官职是大都督;徐达是朱元璋手下的头号战将。这样的安排对谢再兴已经很说得过去了。但是谢再兴因为受李梦庚节制一直忿忿不平,最终导致了叛乱。这对朱元璋来说确实是个打击。后期朱元璋疑神疑鬼的性格可能受到了这些事的影响。唉,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陈友谅终于行动了,先攻抚州门。汉军拿着竹盾,抵御弓箭和滚木擂石。汉军士气非常足,攻击也非常凌厉,破坏了三十余丈的城防。邓愈出动了,用火铳兵把这波攻击打退了,随后又竖起了木栅栏。大家没看错,就是火铳。元朝的火器已经比较发达了,朱元璋的部队也装备了不少。因为火药以及密闭性的问题火铳打不远,但是在近距离的威力上可不是弓箭所能比拟的。打在人身上是惨不忍睹的,而且击发的时候又有巨大的声响,不论是人还是马,如果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声响会被吓一跳,因此这次进攻就被打退了。汉军又争夺栅栏,朱文正督战,诸将死战,边战边修城墙,连夜修复完成。总管李继先、元帅朱海龙、赵国旺、许珪、朱潜、万户程国胜都战死了。这些人死后都配享在洪都功臣庙。
五月陈友谅攻击新城门,指挥薛显开城逆袭,汉军大乱,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其副枢密赵祥,这次进攻又被打退了。陈友谅毫不气馁,修了攻城器具之后准备从水关作为突破口。朱文正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智慧。他令士兵用长槊从栅栏之间的缝隙中穿刺汉军。汉军夺槊之后继续前进。朱文正命令点起炉子,用烧热了得铁戟、铁钩刺向敌人。汉军又故技重施,准备夺过来,结果手都被灼烂了,汉军不得寸进。陈友谅的部队想尽了攻城的办法,但是他们每想一个办法,城中也就应对一个办法。汉军无法,又攻击宫步、士步二门。元帅赵德胜拼死防御。到了晚上他坐在宫步门楼,指挥士卒作战,结果被流矢射中其腰背,深入六寸有余。赵德胜叹息说自打我从军以来屡屡受伤,从未有这次这样重。大丈夫虽死不恨,恨只恨不能扫清中原。说完就死了,年三十九岁,追封梁国公,谥号武恒,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洪都被围困的久了,内外消息不通。朱文正派千户张子明向建康告急。张子明连夜出发,取东湖小渔舟从水关悄悄的出去,越过石头口,夜里赶路,白天睡觉,半个月后才见到了朱元璋。见到好赶紧把情况说了一说。朱元璋问陈友谅的兵势如何,张子明说汉军虽然士兵众多,但是经过这些日子也战死不少了。现在水面越来越低,他们的战舰已经不太好用了,并且攻击了这么久,士兵早就疲劳了,粮食也匮乏。如果援兵一到,一定可以击败他们。朱元璋命令他告诉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之后我将亲提数十万雄兵解围。张子明又原路返回,到了湖口被陈友谅的兵抓住了。陈友谅此时也是骑虎难下了。他倾国之兵,空国所有,孤注一掷,但是被小小的洪都抵抗了这么久,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唯一的希望就是赶紧把城池攻下来。自古以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洪都防守了这么久,最大的希望是赶紧有援兵来,如果他们知道没有援兵了,那肯定士气大坠,没准不用打就能把城池攻下来了。于是他让人把张子明带到自己身前说你要能投降我,不仅不会死,还能大富大贵。张子明假装答应了。汉军把张子明带到城下,原本他们是想让张子明说没有援兵了,洪都城完蛋了,你们也别守了,赶紧投降吧。结果张子明是个爷们,向城头大声呼喊“我张大舍,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说成白话文就是我是张大舍,已经见到了主公朱元璋了,主公命令大家坚守,援兵马上就到了。这一番话对久困在城中的部队是一剂强心针啊。陈友谅大怒,令人用长槊捅死了张子明。后来张子明被朱元璋追封为忠节侯。陈友谅这是被狠狠的耍了一道,不仅仅没有打压住守军的士气,倒是起了反作用。
朱元璋召回围困庐州的徐达、常遇春。此时庐州还未攻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得庐州但是失去了南昌是得不偿失的。七月朱元璋召集诸将在龙江举行了祭旗礼,亲率二十万舟师,直驱洪都。徐达、常遇春、冯国胜、廖永忠、余通海从征。中途冯国胜的船被风吹翻了,朱元璋认为不吉利,令其返回建康。到了湖口之后,先派遣指挥戴德率领一支部队屯兵于泾江口,又派一军屯于南湖嘴,切断陈友谅的退路,又调信州兵守在武阳渡,防止其奔逃。陈友谅围城八十五日,洪都依然屹立不倒,后来听说朱元璋到了,便率兵东出鄱阳湖迎战,洪都之围遂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