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商州散记作者「商山早行散文600字」

商州

一路,欣赏了奇特的山,秀丽的水,到了商州。

这是心里很久就知道,很希望的地方,心里很激动。

我知道,这就是贾平凹的故乡,他写过的地方,敬仰,膜拜。心里想着他的文字,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写。

但是,在逛了一圈之后,静静坐在商州城区的广场上,还是忍不住写点,留下点文字。

我对这里的人,事,许多的景,和风俗都不熟悉,就写不出来他那样文字,只能写些自己看到的,感受的,而这些文字,除了真诚,也没有他文字的空灵,清新,富有韵味。

进入城区,过了一个高高的门楼,一个商州城区的标志性雕塑,出现在眼前,是双手托起的一个核桃。大概商州生产核桃,所以城市以此为标志性雕塑。我家乡村庄,也产核桃,一下感到亲切。

透过雕塑望去,在群山环保之中,就是商州城。

四周的山,不高,像个环儿,拥抱着商州城,城像在盆儿里。

四周的山,很是奇特,有连绵的,有独自兀立的。城里,白花花的高楼,与绿色相映,丹江水,从城中流过。

我不熟悉城里道路,就依着街道随意开去,有的街道旁,是茂密的法国梧桐,有的街道旁,是柔柔的垂柳。不知不觉间,就开到一个广场上,停了车,在广场旁坐下来,广场名字,叫商鞅广场,广场上,有商鞅塑像。看着商鞅塑像,我忽然想到,这个城市,叫商州的原因。而也想着商鞅,他的变法,最后却凄惨的结局。但是,他给这个地方带来福祉,这个地方,这里山水,人们永远记得他。

坐了会儿,又依着广场旁一条小路失去,没有多远,到了一个水库,水库静静躺在山间,水清澈,碧波荡漾。而在水库两边,那山,更为奇特,就像两条龙,在河里汲水,所以,这山叫二龙山。

而那些耸立在天底下的群山,也一样奇特,富有神韵,或者连绵,或者兀立,但是,不威严,峻高,柔和,秀丽,深厚,耐读。

来了商州,对陕南三个市,我都走了。汉中以盆底为主,虽然在进入和离开汉中有山,山都高大,一些山上,不怎么长树,没有山水相依,缺少灵气。安康,城区在一个和商州有些相似的盆底里,但是,城区四周,没有商州四周这样形状优美,灵气的山。其他县里,以山为主,山大多连绵,也有水相依。可是,有些地方,山势浩大,有些地方,有太过于秀气,有些地方,水太过充盈,两山之间,就是一条江河,人只能居住在山坡上。

而商州的山,不高大,山有的相连,有的兀立,给人奇特,富有韵味,灵气的感觉。山之间,也比较开阔,水不浩大,山水相依,相映,就有了灵气。

一方山水,滋养一方人,也许,正是有了商州这样秀丽,充满灵气的山水,才有了贾平凹这样富有灵气的作家,写出那么富有神韵,灵气的文字。

陕南的山水,文脉,在商州,商州滋养出贾平凹,和其他许多有名的作家。

面对这方山水,让人敬仰,羡慕,下辈子,真愿意成为商州山水之间,平凡的一个人,融入这山水,人和事情里,也能写出贾平凹那样,富有灵气,神韵的文字来。

从二龙山回来,开车回到城里,又依着一些街道,随意的逛了一圈,在一个广场上旁停下来。

广场四周,高楼林立,人来车往,很是热闹,这大概就是城区中心广场了。

广场中间,有雕塑,四周有花坛,还有几棵高大,挺拔的松树。我就在松树下,花坛旁坐下来。

听着市声,看着商州城,心里静下来,也涌动着感受。

走了一圈,如果不看山水,这座城市,与我去过的许多城市,没有什么区别,随着城市建设,老的城区不见,新城,就是街道宽,楼房高,街道横平竖直,没有什么特色。我感到,商州与我去过的天津,给人感觉一样。但是,透过城市,去看环抱这城市的隐约的远山,那样秀丽,奇特,就让人感到不同。而再想着贾平凹的文字,想着他写的那些人,那些事情,也让人感到不同。遗憾的是,那些人事,我无法融入,知道。

我也在想一个问题,贾平凹对于商州,除了《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外,似乎没有更多文字。其他的文字,都是散落在商州的山山水水间的文字。而他奇他一些优美,让人喜欢的文字,却是在去了别处,欣赏了那山水,有了触动,而写出来的,那些地方,因为他的文字,有了名气,而他的那些文字,也会伴随那些地方永存。

去了紫阳,写了《紫阳城记》,去了安康,写了小说《鬼城》。名篇小说《火纸》,是在汉江船上写的。安康秀美的山水,故事,让他写了,真让人羡慕。

我来商州,永远写不出贾平凹老师那样文字,只是在看,把脑子里,装着的景,山水,人和故事,在商州寻找。

夜里,就住在商州,在梦境里,也许神游商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