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慢阻肺重要的危险因素「慢阻肺最重要的发病因素」

今年的11月16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若不规范治疗,可最终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有哪些症状?哪些人群易患慢阻肺?该如何预防?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许小毛教授。

“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小毛教授介绍,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许小毛教授表示,咳嗽,是慢阻肺的最早症状,一般以冬春季节多发,晨起或夜间明显。咳痰,也是慢阻肺的早期症状之一,咳嗽时会有少量白色黏稠痰,早晨咳痰较多,痰量随感染而增多,常为脓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典型症状,在患病初期,患者在工作和运动时会感到气短,严重气短者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和呼吸困难。

“目前,慢阻肺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肺生长发育、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低体重指数等。环境因素方面,慢阻肺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吸烟(包括主动以及被动吸烟)、吸入生物燃料(如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等)燃烧的粉尘颗粒、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暴露、空气污染和幼年呼吸道感染等。”许小毛教授说。

“长期吸烟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年长者,常接触污染气体、粉尘者,是慢阻肺患病及急性发作或加重的高发人群。这些人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肺功能,重点防范,及早治疗。”许小毛教授提示,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减少职业性粉尘或者有害化学物质的吸入、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加强身体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也是预防慢阻肺的措施。(闫妍)

来源: 人民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