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美丽的古文》之中的人性之美,这一篇,我们欣赏一下其中的文字之美。
彭学军在散文集序《关于我自己》中曾这样写道:“我越来越真切地体味到了舞动自己的妙处,用手指——以前在纸上,现在是在键盘上——将文字舞动。”由此可知,她是个非常注重文字美感的作家,在散文集中她确实是将文字尽力舞动得尽善尽美。
品读散文集中的每一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呈现出的艺术画面都非常隽永传神,并且都盈溢着诗情画意。
彭学军用清丽的文字描绘创造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并以此表现其内在的情思与意蕴。在《桃花粉菊花黄》的开篇,她写道:“三月的阳光就像女孩的笑容,透亮、明丽又有几分淡淡的羞涩,公路两边的田野泛着一层嫩嫩的绿,时不时地,一大片耀眼的油菜花幕天席地扑面而来,像是一张黄灿灿的巨幅锦缎,要将人兜头兜脑地裹住。”
彭学军在这里以语言代替线条和色彩,运用精妙的比喻,有机地调动起了小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创造出诉诸小读者想象中的艺术画面,一幅南方春天油菜花盛开的美景图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彭学军散文中随处可见类似的美丽风光,体现其对美的不懈追求。
同时,也看得出来,她善于从许多经典名著中汲取艺术营养,使她进入构思、写作状态时有足够丰富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词汇供她选择、调遣。我们不妨从她的域外游记散文中随摘一段文字:
不知如何来描述地中海那不可思议的蓝,它像是一面巨大的魔镜,是不断地变幻着的,由近而远,深蓝、紫蓝、灰蓝、湖蓝……海水纯净得如同婴儿的眸子,纤尘不染,看着它,感觉到无论一颗怎样的心,都会被净化、感动得磊落而博大。天亦碧蓝,只不似海般多变,纯然一色,干净而明朗。而那颜色似有魔力,一直盯着它看,会有一种被吸附进去的感觉,转瞬之间便没了自己,不知是入海化为一条鱼,还是变成了一只鸟在蓝天下恣意飞舞。
彭学军散文中的艺术画面,形态丰富,比拟恰切,这也是其言志述理,寄寓思想感情、传递美好情绪的依托物和象征物。在散文集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一些表达某种十分美丽的情绪和心灵活动的语句,这些语句也都透显出了鲜活灵动的画面感。
比如《美丽的古文》的开头:“有了一些记忆之后才知道,其实许多美好的感觉是岁月磨砺出来的,就像身上这条牛仔裤,经水磨以后才有了一种独具个性、耐人寻味的美。”
还有《那些穿艾格的日子》的结尾:“多么不可思议哦,石堇穿上了艾格。从那以后,许许多多美好的穿艾格的日子就如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欢快地扑闪着翅膀,呼啦啦地朝她飞了过来……”
彭学军将抽象的感觉、瞬间成长以及日子比拟成具象的牛仔裤和鲜活的鸟儿,用栩栩如生的画面传达出其丰沛的内心,而我们从中也深切地体悟到她那颗如清水般温婉、一尘不染的安谧宁静的心,外在的物象与内在的情思得到较完美的统一。
文贵自然,切忌装腔造作。彭学军的作品就像原野上一条清澈的小溪自由自在地流淌,发出潺潺汩汩的天籁之音;溪水流到之处,必生出芊芊绿草,绽放朵朵鲜花。恰如常人觉得极平凡的事物,一经彭学军用饱含感情的笔写出,就显得特别美,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情调。这也许就是作家独具慧眼以及具有超强艺术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带来的奇迹和魅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