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你会怎样去阅读一本书「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主动、是我对热爱的东西表达的极限

撰稿人:慧子墨

每一个女子,都本应蕙质兰心,你好,这里是兰心书院。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三遍,每读一遍书的心理体验,和对这本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是我感到很震撼!

初次读它可以说是晦涩难懂,雾里看花,读不到十行字,脑壳子蒙圈胀疼,读得很是吃力!我走马观花地用一个月的时间给过完后,我不知道我收获了什么!

我二次阅读完后,还是对这本书似懂非懂的状态,可能知道了这本书的大致概念吧。

就在三次阅读这本书时,我已经知道了书里的框架章程和细枝末节。也学会了写作是怎么回事的。

称之为这本神书中所悟到的是,在写作这一块领域中,遇到所有的问题,能使你在这本书里找到最正确的答案。

很感谢送我这本书的一位老师!人与人之间,在不经意的一个善念中,就改变了一个人的思维和境界,拓宽了视野。

那么接下来要归于本书正文了,本人才疏学浅,很粗略地把这本书以我个人的观点、理解,献丑与读者面前。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部书是教我们如何读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这两位非常优秀,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共同创作了这部经典的名著。

不能不叹服两位作家对教育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

那么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吧。

我把《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书的概念定义分为四篇章组成的多段章节。给大家分析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梳理书的分类结构以及论述理念来。

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娱乐性阅读没有任何规则,只要想读,能读,就可以找任何一份读物来消遣。

为获得资讯而读,一本能增进理解或增加资讯的书,同时也有了消遣的效果。

吸收资讯是一种学习;

以及为求的理解而读,对以前不了解的事物,现在理解了,也是一种学习。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型的学习。但是这两种学习方法中,却有很重要的差异。

前者是知道;后者是理解了。

读书和了解这个世界一样,你问它一个问题,只能用自己的思考给出答案。

一:层次阅读.

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

我们之所以喜欢“基础阅读”这个名称,是因为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样时间内念完两倍厚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洞悉了我们的心情,用打谷的场景来比喻读书,他说:

“用这种浏览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就像是一个打谷的过程,能帮助你从糟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核。”

打谷场上的人们干得热火朝天,都希望能尽快完成打谷的任务,看到胜利的果实。

想一想,当我们手捧一本书时,想要尽快抓住书的内核时,不就像打谷场上的那个人吗?热情、忙碌,喜悦又充满期望。

莫提默.J.艾德勒在这个比喻中提到的方法就是:检视阅读,也称为略读或预读。

二:如何让一本书属于自己. 我吧这章的知识理念分为三题议

01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就必须把这本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就是要做笔记可以让自己保持清醒不犯困。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在与作者对话,了解是一种双向的沟通。

自己必须给自己提出问题,也要向自己的老师以及他人提出问题。

02

检视阅读的没有太多时间做笔记,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在谈什么;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要做这些笔记的地方最好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

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的重点是全书的框架而不是内容——至少也不是细节。

因此这种笔记类型可以称呼为结构笔记。

03

培养阅读.规则养成一种习惯.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在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学习一种复杂的技巧就能学会一种新的技巧

一开始的复杂是不足为惧的;当某件事做得非常行云流水的时候,也就形成新的习惯了。

第二章:我们如何学会分析一本书的分类.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

如果说“选对一本书”是打开了阅读之门的话,那么“书籍分类”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不同类型、领域的书籍,传递的思想理念不同,传递方式不同,相应的,我们的阅读方式也要跟着变化。

所以,有一个清楚的分类意识,会让你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尤其是在阅读目的不明确的时候,你也能知道此刻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本书中讲的分析阅读,就是手把手教你阅读专业的方法。

一:透析一本书. 结构与规划,疏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

01

本书里作者说:“用一堆砖头和一栋由砖头建造的房子比喻说明。一堆砖头仅仅是砖头的集合体,无序而杂乱。

而一栋房子,是由不同大小的房间,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组成的一个整体。

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都有一个整体规划,将各个部分有序排列,构成整本书的框架。

如果你无法看清一本书的框架,你就无法理解全书。”

02

为这本书罗列出大纲。

全书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谈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谈什么?

第一部分的第一段落,又分了几个重点?每个重点分别是什么?

这个骨架你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来。真正读透一本书,这一步必不可少,刚开始也许会花费很多时间。

但熟练后你就不需要写出来,甚至都不需要说出来。读完一本后,你会下意识地梳理出一个大纲。

三:让我们与作者找到共同的词义.主旨分为二题议

01

词义和单字不同,至少,不是一个没有任何进一步定义的单字。

每一个单字每一次使用时只能有一种意义。

在某个时间,作者和读者同时在使用一个单字,并采取唯一相同的意义时,在那种毫无模糊地带的状态中,他们就是找出共同的词义了。

达成共识是作者与读者要一起努力的事。

掌握书籍的大纲,目的是为了诠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要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主要主旨。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02

一个读者在读完一本书以后,对作者所写的书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判。这也是一个读者应尽的义务,那么怎样才算真正的公开公正地评判一本书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读者要秉着一个评论的原则。那就是你不是盲目的去顺从作者,也不是针锋相对的去针对作者。在这两点基础上,你才算是有意义的评论。

四:怎么去赞同.反对.和辅助阅读呢?

我们阅读一本书不是盲目的听从作者的论点,而是能够和作者争锋相对,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才算是真正的读懂了这本书。

如何进行辅助阅读。那什么是辅助阅读呢?

如果太过于依赖辅助阅读,对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什么帮助。只有当我们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对书籍中的某些内容还是不理解的话,在这个时候使用辅助阅读是必要的了

其次,也可以按照写作前后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辅助阅读,这样也便于我们理解书中内容的前因后果,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脉络。


第三章:如何阅读不同读物方法,我给分为三个议题

一:如何阅读实用性工具书,想像文学书呢?

实用性书籍的写作框架大概是:通常作者先罗列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或者场景。

引发读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原因,影响,解决办法。进而层层递进,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维度和方向。

最后引申出作者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核心理论,方法,和效果。在论述作者的观点时,一般会通过生活举例,案例,或者数据来论证。而这些基本就是一本实用性书的重点。

“当我们问到一个人为什么喜欢小说时,他总是表现出瞠目结舌的样子。很明显,他们乐在其中,但是他们说不出来乐在哪里,或是哪一部分的内容让他们觉得愉悦。”

上面这段话出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如何阅读想象文学章节。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在解释这个观点前,想象文学与论说类文学对比,得出一个结论:

“两种文体的差异体现在目的上,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

所以,论说类文章就直接将告诉给我们,经过阅读的过程,使我们从中获得经验,获得知识。

小说则调动我们的感官与想象,去理解文字,并通过文字让我们体会到笔者创造的文学世界。

二:阅读故事书. 诗歌的建议. 历史.科学. 哲学.社会

01

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

故、花样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02

要区分历史的真实和科学的真实,可以从它们的定义来入手。

历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科学指一种归因的实证方法,以及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

历史的记录是由人来进行的,对历史的记载因立场的不同,对事实的记录就会有出现一些差别,它的“真实”是相对的。

而科学的真实却是不因人而异,科学定理的读解只能有一种,它是“绝对”的真实,或者说它最接近真实。

03

社会学和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1.从表象看:哲学研究自然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良性运行的特殊规律。

2.从层次上来看,哲学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社会学则没有这么高的概括程度。

3.从作用上来看,哲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学相对而言则比较具体。

4.从关系上来看,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四章:我们阅读主题的最终目标是这本书的重点。

主题阅读的检视所扮演的角色如下:

确定自己在读的是什么主题,能说明这是什么样的书,并拟出大纲架构。

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也可以当作是进入主题阅读的前置作业或准备工作。

一: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主题阅读步骤⼀:

找到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关⼼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不是你阅读的书。

主题阅读是最主动的⼀种阅读法。你在做主题阅读时,却⼀定要做书的主⼈。

主题阅读步骤⼆:

领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不是你跟着他们⾛。主题阅读是⼀种⼤量的翻译⼯作。

主题阅读步骤三:

厘清问题。我们也得建⽴起⼀组不偏不倚的主旨。

主题阅读步骤四:

界定议题。做主题阅读的读者,要尽可能地确保议题是⼤家所共同参与的。

主题阅读步骤五:

分析讨论,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

二:主题阅读的进步论.精华摘要

01

作者论述:所谓“进步”一词,不同的作者有许多不同的用法。这些不同的用法,大部分显示的只是意义的轻重不同,因而可以用分析的六个方面来处理。

六个面向是:

(1)知识的进步;

(2)技术的进步;

(3)经济的进步;

(4)政治的进步;

(5)道德的进步;

(6)艺术的进步。

列举出“进步”的分析架构,只是要让你明白,在这个主题中包含了多少的议题,与对这些讨论的分析——换句话说,这也是主题阅读的第五个步骤。

02

主题精华归为四小题

1 在主题阅读中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

2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3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4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好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里的知识理念基本上概述完了,我们从书中能学习到到什么呢?从一本书怎么会跟你一起去成长,相信大家读了会提高读书的理解能力。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也是一本伟大的书。可以适用于不同层次的需要,就算你变的更有智慧更有知识,这样的书还是会提升你。

这样的书能教你关于很多阅读和生命的事情,这样的书你会想一读再读,也是会帮你不断成长的书。

我们的心智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龄死而停止成长。只有大脑失去了活力僵化了,才会失去曾加技巧理解力量。

这是人类最明显的特质,也是万物之灵于其它动物最重要的不同之处。

心智的萎缩就是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没有内在的心智活动,生命力量,品德与心灵停止成长,也就迈向了死亡。

好的阅读就是主动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事业或工作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好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讲述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听,下本书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