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时代背景不是指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是指作者的创作背景。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指小说情节发生的时代。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写于19世纪,但故事发生在15世纪。这里的差距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如果它们没有太多的区别,便没有必要去设定一个如此遥远的时代。很多作家去写远远早于自己时代的小说,他们努力还原当时的风土人情,如狄更斯的一些长篇小说。理解这些能够让我们弄明白为什么书中人物这样行动。
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故事的主题。假如在二战后的日本,某作家写了一本赤穗47浪人的书。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写作时代的差距,不禁让人猜想它的主题可能是针对美国。现实中,美国确实在二战后一段时间内禁止了47浪人的歌舞伎演出。而在言论高压的国家,往往喜欢借古讽今。当然,这不意味着只要是写作时代和故事时代出现错位,总是指向一个阴谋,这样的阅读无异于极权审查。也有可能,当故事时代设在罗马、中世纪或战国只是因为故事取材于那个时代。
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一个故事背景和写作背景不一致的情况,那就是戏仿类小说。戏仿,广义地说是对原作的滑稽化的改写。比如《蛙鼠大战》对《荷马史诗》的戏仿,用蛙鼠战争对应诸神之战。不过事实上,戏仿不全是滑稽化的,滑稽更多是一种偏差造成的幽默效果,不一定是目的。戏仿是对原作的提炼与再创造,是一种更追求文学性的写作思路。如果在戏仿写作中写过去写过的故事,或者完全提供一个童话色彩的版本,可以回避一些真实性之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