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谈谈这部新小说的有关情况。说实话,对于已经完成的第一部,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自己的感觉是,这部小说在形式上也许没有很大特点,不会给人以特别强烈的印象。
有一个想法长期以来占据着我的头脑,但我一直不敢将它作为小说的主题,因为其难度太大。尽管这个想法很生动,我也很喜欢,但我还不能完全掌握它。这是想法就是:描写一个十分完美的人。
我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比写这个更为困难的了。我想你一定会同意我的说法。这一想法在过去作品中的个别形象身上有所体现,却没有任何完整的形象来表现它。
由于我现在的困境,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才不得不去写这个还不成熟的想法。我就像在赌博,在冒险:“也许开始动笔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其实这样做是毫不可取的。
小说的总体框架已经完成,以后的一些细节也有所构思,我的创作热情兴盛不衰。但是小说的总体何在?小说的主人公何在?因为小说的总体总是体现在主人公身上的,我的作品历来都是这样。
我必须在小说中立起一个主要形象。但是,在我开始写作之后,他是否可能顺利诞生呢?你可以想一想,接下来出现的情况有多么可怕:我的小说除了一个男主人公,还有一个女主人公,因此,就有两个主人公。这还不算,此外还有两个重要角色:也就是说,其地位跟主人公差不多。
小说共有8部,必须交代清楚的次要人物多得难以计数。而这4个主人公中,有两位在我的头脑中已经比较明确了,还有一位连一点影子都没有。而第四位,也就是最主要的主人公,我对他只有十分模糊的印象。也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模糊,只是我感到很难把这个人物表现出来。也许花在他身上的时间至少要比通常情况下多一倍。
我觉得第一部的内容有些弱,不过给人的印象还不算太坏,以后的几部应该更让人满意一些。第一部主要起一个引子的作用,让读者对接下去的内容产生兴趣。对此我自己还很难评论。现在唯一的读者就是安娜。她倒是很喜欢,但从专业角度讲,她的评判是不能算数的。
从第二部开始,尽管还不能把一切都交代清楚,应该是言归正传了。其中有一个大的场景,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虽然我已经写了草稿,感觉还不错。
总而言之,一切都取决于未来,而我十分期待你对小说的严格评判。只是到了第二部才能看出端倪,因此也是最难写的。不过你先谈一谈对第一部的看法吧,尽管我知道它写得并不怎么样。
此外,我请你在《俄罗斯导报》出版后立即告诉我,小说是否已经发表。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寄出的时间有些晚了。请一定告诉我,哪怕写上一两句话都行。
在寄出小说第一部的同时,我给卡特科夫写了一封信,也谈到这部小说,其内容跟这封信一样。小说名为“白痴”。不过自我评论总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在创作热情高涨的时候。也许第一部还可以。如果说在其中主要人物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那也是属于正常现象,是写作规律所致。
因此,我十分迫切地希望听到你对第一部的评论。关于小说就谈这些吧。从12月18日开始,小说创作活动使得我无法思考和谈论任何其它问题。
——给麦可夫的信
【本文摘自《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黄忠晶等编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