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公历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
三候虹始见。”
清明日日爽精神
雪峤信
清明日日爽精神,风送杨花足四邻。
分付子规谩啼血,明年更有许多春。
时间更迭,四季轮回,在仲春与暮春相交之际,迎来了华夏人民最具民间特色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称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变暖,降雨增多,中国的北方便进入了春色最浓的时节。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满目的春色正昭示着明媚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
此时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带上思念与祝福去祭祖扫墓。因此清明节有着特定的人文蕴涵。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后因介子推割肉煮汤使得重耳重返晋国成为国君。后又因放火烧山,致介子推母子死于一株枯柳旁,介子推在树洞中留下了两句话——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枯柳木死而复活,便赐名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粿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临近清明,六祖寺保健室的持闻师父就将百合和大米备好煮粥。
百合60克、大米200克或者250克,清明时节吃上一碗百合粥,不仅能够润肺止咳,还能起到清心安神的作用。
唐密药师法门的传人——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在《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一书中说:清明时候肝火旺起来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够再进补了,到了清明这个节气以后如果还吃补品的话就容易上火了,所以食物是要以柔肝养肝的食品为主。因为肝火旺起来,容易引起咳嗽等等,这个时候可以喝“山药止咳饮”。
60克山药熬点水,然后弃渣留汁,加甘蔗汁50毫升、酸石榴汁20毫升,再把它重新煮沸,煮得沸腾以后摊凉就可以喝,能够健脾益肺、滋阴益精。
《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详细讲解了一年四季养生的要诀,一天中的每个时辰,一年中的每个节气如何保养,包括自然规律、穴位按摩、饮食的调配、药物的配合无一遗漏,这就是物质能量养生法里面的时间养生法,它的本质是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借天地之力来养人的一种智慧。其中的二十四节气养生法更是得到大众的喜爱和推广。
我们可以拒绝一切,但是不能够拒绝内心对于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灵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得解脱的这种愿望。
——大愿法师
注:本片所有养生方均来自《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