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中科大博士论文致谢刷屏「中科院博士回信」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近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刷屏

作者在文中回顾坎坷求学路

感染了很多网友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今天

论文作者黄国平通过媒体

发布《给网友的一封信》

讲述自己成长经历

并表示目前

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

“网上的留言与讨论

朋友的问候与关心

很多都无法回复

再次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

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给网友的一封信

各位网友好:

我是黄国平,因博士学位论文致谢意外受到大家的关注。网络流传的致谢是被人节选后发布到网上的,现将完整版本附后(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先后就读于炬光小学和大寅镇中学;2004年升入仪陇中学,2007年在绵阳南山中学复读;2008年进入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导师为宗成庆研究员,并在2017年7月毕业。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持续向目标靠近。

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包括但不限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中学、绵阳南山中学、西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尤其是博士导师宗成庆老师的悉心培养,我才能走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我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

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网上的留言与讨论,朋友的问候与关心,很多无法回复。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黄国平敬上

2021年4月19日

黄国平表示

网络流传的致谢

是被人节选后发布到网上的

他随后也公布了致谢完整版本

(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也在微博发声: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归来仍是少年。愿自动化所学子皆能志存高远,坚毅果敢,学以致用,不负时代。自动化所是你们永远的港湾!也祝每个向梦而行的人,努力终有所成!

看了黄国平的致谢文字后

很多网友表示“感同身受”

并写下了自己的经历

同样令人泪目

↓↓

东方快评:

博士论文“致谢”文章何以走红

人生之路,漫长曲折,波澜起伏,坎坷不平。现实中,许多人面对多舛的命运、苦难的岁月,或气馁,或抱怨,或退却,这都不是对待苦难人生应有的态度。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清华致一位命运多舛的考生及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相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正如作者在《致谢》文中回忆道,“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因为有着“把书念下去”的信念,有着“走出大山”的目标,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坚定地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做一个勇者、一个坚强者、一个跋涉者、一个奋斗者,选择坚强和努力。

生命因苦难而丰腴,人生因自强而出彩。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踏着荆棘,最终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愿望与目标。而对其一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致谢》更是作者向苦难“磨刀石”致谢,这或许正是它带给人们的感动之处。

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被抱怨左右,被苦难击垮,放弃了和命运抗争的努力。有句格言说得好:“你自怜,人家则会报以怜悯;你自信,人们会待以敬畏;你自暴自弃,多数人就会嗤之以鼻。”天无绝人之路,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自强和奋斗的人会被世界温柔相待、人生终能跨过沟壑迎来光明。

我们吃过的苦

终将变成让我们受用终生的财富

为黄国平博士点赞!

来源:东方网综合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中科院之声

快评作者:付彪

来源: 东方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