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早期要温通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侵入乳房引起的乳腺化脓性感染,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中医学称为“乳痈”,临床上以乳房红肿热痛及乳汁分泌不畅,并伴有发热等为主要症状。早期急性乳腺炎多为脓肿尚未形成之时,若早期处理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很容易形成乳腺脓肿。近年来,温阳通乳法(阳和汤内服 热敷 手法按摩排除瘀积乳汁)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阳和汤加减内服 药物组成:
熟地12g,鹿角胶12g,炮姜炭6g,麻黄6g,白芥子12g,穿山甲9g,王不留行12g,甘草6g。
如乳汁瘀积明显者,加路路通、漏芦;气郁甚者,加玫瑰花、八月札;热盛者,加石膏;肿痛重者,加乳香、没药;口渴者,加麦冬、天花粉等。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
热敷 将干净的小毛巾浸于70℃的热水中,拧干后敷于乳房肿块处,反复热敷10分钟。如果局部肿胀明显,可加用50%硫酸镁湿热敷。
手法按摩排除瘀积乳汁
医者清洁乳头表面奶渍、乳栓、脱落表皮等,确保乳汁出路通畅。然后用右手大鱼际顺时针行圆周按摩,逐渐加压,以食指及中指由乳根向乳头方向推捋按摩,用力适中,按摩至乳汁排尽,乳房松软。有些患者按摩后也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干净。手法按摩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免刺激过久损伤患乳皮肤乳管。每日需疏通1~2次,连续进行3~5天。
中医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以温阳散寒、通乳消肿为法。早期治疗应以“温”为贵,以“通”为用。温能散寒,寒去则血脉自通;通乳络以去积乳,疏表邪以宣卫气,和营血以散瘀滞,行气滞以消气结,通腑实以泄胃热。该法使许多女性患者免受成脓后手术之苦,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文/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 李娟娟
整理/周丽平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