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第二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要培养」

“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缘于高兴而做一项工作,那么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在巴菲特成为世界上首届一指的大富豪以后,不少人开始探究他的成长历程,希望找到他成功的秘诀。

巴菲特出生在奥马哈这座普普通通的城市里,他的祖父是一位小商品经营者,他的父亲则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银行工作人员,可以说,他的出身是极其普通的,但并没有人强迫幼年的巴菲特去打工养家,他所有赚钱的想法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

巴菲特小时候的第一个玩具,也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就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他非常喜欢这个玩具。”他的姐姐,多丽丝·布赖恩特夫人回忆道。

在还是小孩子时,巴菲特就对数字特别敏感。他常与小伙伴们这样消磨整个下午时间:俯瞰着繁忙的路口,记录下来来往往的车辆牌照号码。暮色降临以后,他们就回到屋里,展开《世界先驱报》,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在草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变化的数字。就像一个心情愉快的卖冰淇淋的人一样,巴菲特喜欢四处走动兑换零钱,他对兑换零钱的过程和拥有金钱的感觉非常着迷。做数学计算题,特別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意,是他从儿童时期就非常喜欢全心投入的一种消遭娱乐方式。

年轻的巴菲特第一宗真正的生意是在软饮料行业,他母亲回忆说,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他的冒险行为包括做一个卖可口可乐的小商贩。“那时我们住在爱荷华州的奥克波基湖。沃伦花 25 美分买了一个装有六瓶可乐的手提式厚纸板箱,他每瓶可乐卖 5 美分。沃伦对数字非常着迷,涉及赚钱的数字时更是如此。”巴菲特夫人回忆说。后来在他整个经商过程中,他的利润率一直保持在 20%。这就是他能成为身价几十亿的富翁的原因。

巴菲特还从他祖父在奥马哈经营的杂货店里购买可乐,然后再卖给邻居们。在 1989 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巴菲特写道:“我相信我是在 1935 年或 1936 年开始卖可口可乐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在 1936 年。我以每箱 25 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可乐,然后以每瓶 5 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这种高利润的零售方式使我及时注意到非同寻常的消费者的吸引力和这种产品的商机。”

10 岁时,巴菲特最喜欢卖的软饮料是百事可乐。就像他跟马萨诸塞州北安杜佛镇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保罗·卡西迪解释的那样,“我是在 1940 年开始卖百事可乐的,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 12 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 6 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那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而后,巴菲特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以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到了 11 岁时,小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 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 3 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

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升降的图表。“我对和数字与金钱相关的任何事情都非常感兴趣。”后来巴菲特把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和大多数偏离对公司做出基本分析的东西都叫作“小鸡走路的痕迹”。

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巴菲特曾说,“从我 11 岁时就对股票非常感兴趣,那时,我在哈里斯·尤浦汉姆公司打工,负责在木板上做标记,我父亲是那里的股票经纪人。我负责全面工作,

从股市行情提示到制图资料,所有的一切。当做完这一切后,我就拿起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来读,阅读这本书就好像是在茫茫黑夜看到了来自远处的灯光。”

在大学毕业后,对股市无限痴迷的巴菲特恨不得马上就给偶像格雷厄姆干活。由于巴菲特当时还默默无名,格雷厄姆开始拒绝了他的请求。但巴菲特总是不停地“骚扰”他,同时巴菲特自己也卖了 3 年的证券,其间从不间断地给格雷厄姆写信,聊他自己的想法。

巴菲特的执着以及专业,最终打动了格雷厄姆,巴菲特因此为格雷厄姆工作了几年,那几年为巴菲特积累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并让他对自己的投资之道有了一个系统的思考。

巴菲特说:“我总是做我热爱的工作。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地因为高兴而做一项工作,那么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工作起来也会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可能你将来会变。但是做你热爱的工作,你会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刚开始的工作多寡无足轻重。

“如果你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让你更开心,你可能就要犯错了。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如果你认为得

到 10 个或 20 个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只有你喜欢一件事情,你才能深入地探求和思考,也才能得到理想的收获。

“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音乐。有一次,

他邀请了一个名叫黛安娜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他在他们家的壁炉前

为这个小女孩献上一首小夜曲,并唱着保罗·安卡的歌,“噢,请留下来陪我,黛安娜!”

在彼得 5岁的时候,甲壳虫乐队首次亮相,小彼得被彻底震撼了,于是和其他数以百万的家庭一样,巴菲特一家也跑到当地百

货商店购买了一张维杰唱片公司发行的《介绍甲壳虫乐队》,很快,小彼得就陶醉其中,他学着约翰,列侬弯曲膝盖,还模仿保罗·麦科特尼在唱他的代表句“yeah,yeah,yeah”时伸脖子的动作。他不停地听着这张专辑,以至于唱针最后都断了,小彼得于是用母亲的缝纫针来替换唱针,继续听了起来!大学二年级时的第一个晚上,彼得的朋友燃请他去听一个吉他手的演奏,没有华丽的指法,没有为表演而表演的技巧,但是他的音乐走进了彼得的内心深处。彼得忽然明白:这就是音乐,而他完全可以做到!

于是彼得在一种狂热的状态下创作乐曲,他写了两首歌,然后打开录音机,开始叠录其他部分,他边听边写,边试边删,他希望

自己的音乐能够摆脱浮华和张扬,变成真正能抵达人灵魂本质的东

西。第二天,彼得的一个朋友开车接他去沙滩玩,于是他带着自己

新录制的这盘磁带在路上听,他经历了一生中最奇妙、最震撼的感觉——他被一种由责任和狂喜混合而成的引力,像钉子一样被钉在了座位上。

按彼得自己的话说“在那段短暂的行车旅途中,通过土褐色的二手本田扬声器,我听到了自己的未来”。

可以说,音乐一开始就选择了彼得,可是彼得到最后才选择了音乐,彼得对音乐无穷的兴趣最终使他成为一位成功的音乐人。

2008 年,彼得在佩利媒体中心位于纽约和洛杉矶的分会场进行演出,巴菲特不仅出席了演唱会,还加入了彼得的演出中,他带来了那把小有名气的夏威夷吉他,在一曲《她是不是很甜美》的激情演奏之后,巴菲特告诉观众他来这里“是为了看看我在钢琴课投资中获得的回报”,这一席话,逗得观众哄堂大笑。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不少名人也都是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最后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从事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我们人生的开始。也许你的兴趣所在不能带给你显赫的地位、殷实的收入,但它能让你快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