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一位具有将帅之才的人,同时他还是一位深谙政治权谋的人,他的政治头脑远在袁崇焕之上,这或许是他得以善终的原因之一。
洪承畴是一位识时务者,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此话不假。与其献身于暮气沉沉,腐朽不堪,即将大夏将倾的大明朝,还不如张开双臂,迎接即将来到的光明。弃暗投明的过程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他同样会折磨一个心智成熟的干臣能者。洪承畴不是圣人,他知道,自己同样需要过自己内心那艰难的心理关。
洪承畴
这在洪承畴松锦之战被俘后显得更加沉重。有人说,洪承畴故作姿态,其实内心早就崩溃,他只需要一根稻草就会就范,有人说是皇太极的妃子大玉儿施展了美人计,也有人说洪承畴弹指身上的泥土,因为过于自爱而装腔作势,凡此种种,都是将洪承畴作为一个"叛徒"或者背叛者在看待。
如果这么说,洪承畴大不必与孙传庭在剿匪的道路上大展拳脚,他只需养寇自重,便能得到明廷数不尽的财富,他也只需要将年青的崇祯皇帝哄得高兴,便可一手遮天,洪承畴有这个能力和水平,相比较于杨嗣昌,洪承畴的政治手腕要高明许多。
可是大明朝国家不国,农民起义的波浪势如破竹,大清的铁骑一次又一次冲击到北京城外。凡是爱国之人必将奋起而战,洪承畴就是其中一人。肖小心理只会毁灭一个人再世为人的基本信念。洪承畴不是这样的人,他是有大才干,有大信念之人。这样的人,是会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之中的。
从后来洪承畴降清后的种种举动来看,洪承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会有他被大玉儿的美人计所征服的故事?翻遍了史料也难以查证这种子虚乌有的证据,倒是很多艺术再加工的作品中常常这么写。但毕竟历史不是艺术,他的真实性也绝不会因为艺术作品而发生变化。
庄妃剧照
洪承畴在江南的工作可谓贡献巨大,他缓和了清朝满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为稳定江南,缓和阶级矛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显然,在江南文化灵秀之地,也是汉文化集中之地,士大夫密集之地。早被汉文化洗脑的士绅们对于洪承畴降清似乎是愤愤不平的,他们爱国的感性淹没了人性的理性,黑暗面如同裹着靓丽的光线此起彼伏。
伪造,编纂,毁谤于是接踵而来,甚至不惜搭上皇太极的妃子,那位大名鼎鼎的庄妃。为什么偏偏就是庄妃,不是海兰珠,不是其他什么女人。因为庄妃名气太大,污染她比污染其他人更让人觉得舒服和发狂。要是皇太极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又会兴起怎样的血雨腥风。有人把这归结于汉文化中的自恋癖,或许是,或许不是,谁知道呢。
洪承畴毕竟只是汉臣,女真族建立的大清王朝对这位臣服的汉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疑虑和纠结,像多尔衮多铎这些王爷,对他们存在诸多的愤恨,那都来源于遥远的明朝旧风。要不是皇太极海纳百川的胸怀,也许,洪承畴也随袁崇焕去了。在这里,不得不说为什么皇太极能被推举为汗位和大清的皇帝,多尔衮只不过是一名武夫罢了。向来以政治头脑著称的庄妃能充分利用多尔衮,保全大清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多尔衮是很难配得上庄妃的。
皇太极剧照
可惜洪承畴只是一名臣子,或者叫打工仔,洪承畴于大清是有贡献的,于整个中华民族也是有贡献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和那些毁谤和伪造他与庄妃又绯闻的人差不多。用如此低级趣味的关系来拉黑洪承畴,显然其胸怀是多么的狭窄可怜。
洪承畴不会因为一个漂亮女人毁掉了自己的名声,不管她是庄妃还是其他地位更高的美女,庄妃也不会因为一个降将自毁声誉,如果那样,她还有什么资格再政治斗争的漩涡中独善其身,保全自己的儿子在帝位的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与其说是洪承畴看见庄妃心动,还不如说是他看透了大明朝腐朽的外壳犹如残花败柳般的女人无人问津,而此时,大清就像朝阳一般的少女充满生机正花枝招展的向他走来。那一刻,才是真正让洪承畴心动的时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