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孩子溺亡事故「溺水事件案例」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7天内,全国多地接连发生溺亡悲剧。粗略统计,已有10名孩子因溺水不幸身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2019年第1号预警。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很多人选择去河里游泳。虽然每年都在提醒,但还是会有媒体报道学生、孩子溺水事故,令人痛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19年第1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吸取教训,时刻紧绷安全弦,坚决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请各位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提醒和教育,避免悲剧再度发生!

1. 4月13日,河北邯郸一9岁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滑入水中,被救起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2. 4月13日,贵阳市一男孩不慎落水,被吸入一根大铁管中,不幸身亡。

3. 4月13日,海南省4名男孩(年龄均为11岁)相约到河边玩耍,不幸溺亡。

4.4月17日晚上11点,九江市浔阳江广场附近,有一名17岁的少女在江边游玩时,不慎落水。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救援人员才在下游300米处,发现落水女生,但不幸的是,女生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5.4月20日,河南开封一女童(11岁)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后溺亡),附近玩耍的两名未成年人(12岁、17岁)在施救过程中溺亡。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盛夏将至,溺水又进入了高发季节。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2018年5月27日,广东开平,某水上乐园一8岁男童不慎溺水。一工作人员立即对溺水小孩,实施“倒挂”急救。而后,医护紧急到场,实施心肺复苏术后送医,但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应急君在此要提醒大家,这样的急救方式是错误的!

遇见溺水,如何自救与营救?贵州消防手把手教学!

溺水急救技巧

“人发生溺水后,一般4-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才能为溺水者赢得生机。”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龙勇介绍了溺水施救的基本方法:

①若遇溺水人员,急救者可用仰泳、侧泳或其他方式将患者抱上岸。对于精疲力尽的淹溺者,抢救人员可从头部接近,对于神志清晰的淹溺者,抢救者应从背后接近,用手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②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时,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要领

将患者仰卧平放;

救生者跪在患者大腿两侧或身旁;

两手掌相叠,掌根按胸骨下端,两臂伸直;

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力量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胸骨下陷5-6厘米;

上体复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

动作要连贯迅速,每分钟至少100-120次。

人工呼吸要领

将患者仰卧平放,在颈下垫衣物使头部稍后仰;

跪蹲在患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

深吸一口气,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吹;

吹进约500-600毫升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注意胸部有无起伏。

特别提醒

在泳池会游泳,不等于会野泳,野外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情比泳池复杂。

会游泳也不等于会救人。“手拉手搭救溺水者不可取。”在日常培训中,户外运动教练、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反复教育学生,不要盲目下水救人。他让学生在平地上手拉手,演示牵手搭救溺水者,“溺水者”用手一拉,其他学生根本站不稳,“更别说在斜坡上去搭救求生欲望强烈的溺水者了。

每年青少年溺水死伤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盲目下水救援同伴的未成年人:救人应当讲究方法,不鼓励未成年人下水救人!

请让孩子远离危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