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对作家来说,是其一生所有作品的整理、汇总,是一次集体的呈现,犹如一个人的性格一样,全集的内容也包含多重复杂性,虽全面而又繁芜庞杂。对买书者而言,初窥门径,最容易热衷入手全集,因为洋洋大观显得特别气派,也多半有藏书虚荣心使然,后多因兴趣寡淡,自然将全集束之高阁、闲置封存。
经过多年购书浸淫,稍可就所藏全集谈几点皮毛,贻笑方家,供一消遣。入手全集要遵循阅读兴趣使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兴趣,也就基本隔绝了和作品遇见以及重逢的机缘。
就笔者手中所喜作家全集来看,其一为《郁达夫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郁达夫是创造社核心成员,文笔率真天然,行文不加刻意雕琢,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郁达夫几乎是各类题材信手拈来,且都造诣颇深,如全集中收录名篇《沉沦》《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自是现代白话文创作的先驱,自不必多言。郁达夫的日记,风趣幽默真诚,未见矫揉造作之态,特别适合夜晚掌灯捧读,不经意间易让人捧腹大笑。从郁达夫的创作文体造诣排名来看,郁达夫的散文不遑多让他的小说,人都说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被誉为现代怀人散文之典范,读过郁达夫的《回忆鲁迅》后,感觉并不比萧红所写逊色,反而多了几分理性,更适合多维视角回顾鲁迅先生。可惜《郁达夫全集》现已各大电商平台断货,目前也是奇货可居、洛阳纸贵。
余所喜全集其二为《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修订版),此集为著名编辑钟书河先生编订,名编配名作家,不啻于好马配好鞍的美誉,可惜定价高昂,忍痛才购得一套。知堂乃落水文人,政治上的账是算不清了,正如调皮的黄裳在《榆下怀人》里所写,南京老虎桥监狱里的知堂毫无底气可言。但钟书河先生能发出“人是人,文是文”一分为二的先声,为知堂文集出版扫除障碍,确实有十足胆气,以及极高的文本的鉴赏品味。浏览散文全集,可以发现知堂散文全集按时间顺序编辑,极方便读者从中品味知堂老人创作心态的转变。
知堂散文的特点学界以及读者早已达成共识,冲淡平和,苦涩味十足,是苦茶老人苦心孤诣经营所得。论到知堂散文的风格,研究周作人较为深入的刘绪源在《解读周作人》中把苦雨斋老人与同时代的一干作家拉出来逐个比较,认为知堂文风还是延续了公安派余音,如同欣赏黄宾虹的画一样,需要一个艺术体验的习惯过程。书话名家朱航满在《木桃集》里记述了一段与友人谈论知堂文章和鲁迅文章孰高孰低的精彩论述,认为鲁迅文章高绝,只宜仰望,不易攀登学用;知堂文章虽亦高超,但尚可追随。现代受知堂文风影响的作家较多,如梁实秋、谷林、张中行、钱理群、董桥、扬之水等举不胜举。
余所喜全集其三为《张中行全集》(北方文艺出版社),张中行先生是知堂学生,文风深受乃师影响,行文沉稳,明白晓畅,文章耐读。张中行先生又号称负翁,最出名的大作莫过于《负喧琐话》《负喧续话》《负喧三话》,以及后期出版的《流年碎影》散文集,北方文艺版《张中行全集》几乎囊括了先生一生的结晶和心血,还算非常不错的版本。读者往往容易把负翁与杨沫写的《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画上等号,给负翁贴上负心汉的标签,认为作为自传体的《青春之歌》写出了一部分事实,是余永泽辜负了林道静,这让现实里的负翁着实苦恼了一番,其实小说只可当小说来看,不可当做纪实文章来看待。
负翁是知堂晚年为数不多还保持交往的学生,在那样的压力下,负翁人品可见一斑。负翁散文写的妙,哲学造诣也很高,《顺生论》写的参透玄机,读完令人豁然开朗,面对坎坷也随手释然了。《文言津逮》更不愧是古文入门学习的引路之作,负翁不厌其烦的导夫先路。
其实好的作家文集很多,如《台静农文集》(海燕出版社),龙坡先生学问做的好,又有一腔爱国情思。再如《陈乐民作品集新编》(东方出版社),陈乐民先生怀有学者的良心,且具备现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格局,文辞也好。无论如何,这些先生的学问,既有旧学的功底,又有吐故纳新的身影,值得我们潜心学习、追溯、模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