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东归喋血 小说「重新归回」

第十三回 郑州署院墙皮弹刀

开封古道绣花夺魂

。。向昀急问:“外面何人?”没有人应声。

。。向昀急忙奔到床前,去取暗器,原来刚才她在脱衣服时卸了暗器。她刚一转身,一柄明晃晃的钢刀朝她劈来。

。。她吃了一惊,急忙闪身。一股疾风吹散了她的头发。对方是个彪形大汉,来势凶猛。

向昀大叫:“来人啊!”

。。大汉一刀朝向昀腹部刺来,向昀又闪到一边,一脚朝他右手腕踢去,想踢掉他手中的钢刀。

。。大汉一抖手,钢刀朝向昀的右腿劈去。向昀一个就地十八滚,滚到屋角。大汉手握钢刀,咄咄逼人,逼近向昀,向昀无路可退。

。。大汉左手揪住向昀的衣领,右手举刀,喝道:“慈禧,你死到临头,还有什么话说?” 向昀知自己又要做冤死鬼,无可奈何地说:“我死也要死个明白,你是何人? 大汉仰天大笑,说道:“好汉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便是江湖上有名的义士胡七!”

。。你为何要杀我?

“为了普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也为了我的仁兄‘大刀王五。”胡七恨恨地说。

‘大刀王五’又不是我害死的。

“可是是你杀害了戊戌六君子,是你镇压了维新变法运动,是你下令杀害我的仁兄的好友谭嗣同先生。

。。向昀无话可说,她长叹一声。胡七说道:“我要用你的血祭天下英杰……说着牵刀就砍。

。。向昀眼一。闭,等着末日来临。“哐当”一声,传出钢刀落地之声,向昀不知自己是人是鬼,是梦是真,睁开眼睛一瞧,胡七已倒在一边

。。窗口坐着一个小姑娘,晃晃荡荡,顽皮可爱,皎洁的月光下她的脸色柔润白晳。

。。她正是在黑店救过向昀和尹福的那个小姑娘。

。。胡七对那小姑娘嚷道:“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小姑娘不紧不慢地说:“你也不看看是哪个庙门,哪有一见菩萨就磕头的。

。。胡七指着向昀道:“她是祸国殃民的慈禧,千人唾,万人骂,千刀万剐也不解恨。

。。小姑娘“咯咯”笑着:“她是什么慈禧,你真是狗戴嚼子——胡勒!她是慈禧?她险些成了人肉包子。 ”

。。胡七怒道:“哪家当爹的一打盹儿,把你给露出来了,回家睡觉去!小姑娘抠起一声墙皮,用力一弹,正贴在胡七的左眼上,胡七大叫一声,拾起钢刀夺门而出。

。。向昀再看小姑娘,已不见踪影,窗口,空空荡荡。

。。向昀不敢再睡,来到门外,见两个宫女睡得正甜,还说着梦话。向昀一脚踢醒一个。那两个宫女揉揉眼睛,爬了起来。

。。一个问:“太后,啥事?”

。。另一个说:“要起夜呀,我给您端夜壶去。”说着,爬到一边,端起一个木盆。向昀气得一脚踢翻了它,叫道:“快请尹爷来!”这两个宫女一听,个个不挪步。

。。向昀有些奇怪,骂道:“怎么啦,都聋了,快请尹爷去!”

。。一个宫女吞吞吐吐地说:“李…大总管说了…没啥事,少叫尹爷…向昀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叫道:“刚才来贼,数他武艺高,不请他请谁!宫女一听,只得去请尹福。一会儿尹福随宫女进了屋。向昀把方才发生的事情对尹福讲了一遍。

。。尹福沉吟一会儿,缓缓地说:“这个小姑娘来历不凡,她已经知道了你的真实身份,事情看来比较棘手。”

“可是我并不认识她呀!向昀听了,有点儿着急地说。

。。尹福说:“看来胡七也一直跟着皇家行列,他是不杀太后,誓不罢休。现在看来,花太岁是死在秋家姐妹手里了,莲花寺的和尚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可是像魔影一样环绕着皇驾的还有几股十分厉害的势力。一股是秋千鸿、秋千鹄姐妹,一股是胡七,一股是八国联军的杀手黛娜小姐,再有这小姑娘,莫名其妙,叫人摸不着头脑!”

。。二人又叙了一会儿,尹福恐怕再节外生枝,于是在向昀屋外睡了。后半宿平安无事,向昀睡得很熟,要不是李莲英进来催促,她不知要睡到何时。

。。皇家行列又启驾了,文文武武的官员跪着送别,红缨帽子一片片,在阳光下烁烁发光。下一站是历史名城开封,那是北宋的繁华都城,曾是清明上河图的诞生之地,皇家行列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吉祥之地。

。。这一天傍晚,皇家行列正在山道上行走,前面开道的兵丁忽然发现道中有三个麻袋,那三个麻袋整齐排列当中,各有一尺距离袋内鼓鼓囊囊。兵丁们生怕袋内装着炸药一类的东西,慌忙报告马玉昆将军。

。。马玉昆赶到前面一瞧,也觉得这麻袋可疑,于是又请来尹福和李瑞东。尹福走到其中一个麻袋前,轻轻用手摸了摸,解开了麻袋的系结,原来里面是许多人头,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血色,秃顶上有受戒的标志。尹福又打开第二个麻袋,第三个麻袋…都是和尚的人头。

。。尹福登时明白了,这是莲花寺和尚的头颅。他们按捺不住,找“天山二秀”秋家姐妹索命,结果反倒遭了毒手。尹福仔细一看,在这些光秃秃的脑后都有一个个小花巴掌的痕迹,呈现出鸳鸯的图案。

。。秋千鹄、秋千鸿姐妹就在附近,她们就像猎犬一直寻觅着皇家行列的足迹。

。。那么她们是为何而来呢?

。。尹福吩咐侍卫们搬开三个麻袋,皇家行列又继续前进。幸亏那些宫眷没有看到这些乱糟糟的人头,不然的话,她们准得有呕死的。尹福有点儿后悔,他不该说出花太岁是秋家姐妹害死的,以致使那么多和尚毙命。但又一想,如果不说出真情,恐怕他和向昀就会被击死在陷阱里,恐怕现的真在连尸首都腐烂了。

。。唉,那些和尚反正不是和尚,而是土匪,土匪多死几个,老百姓少遭点儿

115

殃。想到这儿,尹福的心里踏实多了,嘴里哼起了小曲。

。。光绪皇帝的轿车过来了,光绪忧郁地伸出半个脑袋,问尹福:“刚才怎么事?车子停了一会儿。”

“没什么,开路的兵士迷了方向。”尹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不愿对这个多愁善感的人说出真情,生怕吓着他。

“没事便好。”光绪叹了一口气,缩回了脑袋。

。。隆裕和瑾妃的轿车过来了。轿帘一掀,露出瑾妃的秀脸,手里端着一只水碗。

“尹爷,车内的水喝完了,你给我端一碗水来。”

。。尹福接过水碗,来到宫女娟子身边,她手牵一个黑毛驴,毛驴背上着两只大木桶。尹福打开桶盖,舀了一碗水,然后追上瑾妃的轿车。

“瑾主,水来了。”尹福叫道。

瑾妃露了一张脸,伸手接过水碗,喝了一口,叫道:“哎哟,好凉,喝了肚子要疼的。”

。。尹福道:“你把水碗给我,我把它弄热了。”

。。瑾妃把水碗又递给尹福,问道:“你要烧柴禾,哪里来得及?”尹福笑了笑,说道:“我吹一口气,这水就热了。”瑾妃也“咯咯”地笑了:“尹爷,你可别哄我。”尹福朝着碗中的水频频发气,一会儿,冒起热气。瑾妃睁大眼睛望着尹福。

。。尹福说道:“瑾主,这叫气功,一发功,水就热了。”他停止发功,把水递给瑾妃,说道:“趁热喝,一会儿该凉了。

“哎呀,尹爷,不好了,前面路中央有个小姑娘正在绣花呢,兵士们要赶走她,结果趴下好几个。”一个兵丁头目气喘吁吁地跑来。

。。尹福和李瑞东赶忙赶到皇家行列的前面。只见路中央果然有个小姑娘,生得齿白唇红,柳眉细眼,头上束着青细包头,穿一件银红上衣,腰中系着丝绦,下面穿一条水绿裤子,两腿交叉盘在一起,露出一双红底金黄丝鸟图案的绣花鞋。她正在认认真真地绣花,绣图上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玉兰花。她一针一针地用心着,是那么专注、那么会神,仿佛没有看到这千军万马的到来,更没有看到这么多有顶戴花翎的人。

。。她看来不把太后、皇上放在眼里。

。。尹福还看到,在小姑娘前后左右五尺外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兵丁 、待卫的尸首。尹福见这小姑娘有些脸熟,他盯着她的一双细长美丽的眼睛,终于想起来了,她就是在黑店中杀死店主救出他和向昀的那个风尘侠女,那个活泼可爱、形迹无猜的小女孩。

。。有两个侍卫见尹福和李瑞东来到,壮大了胆子,悄悄摸了上去,但是又很快倒了下去。

。。小姑娘仍在聚精会神地绣花,那朵鲜灵灵的玉兰花仿佛永远也绣不完似的。尹福往前走了两步,问道:“小姑娘,还认识我吗?小姑娘连头也没抬,已经进入花的意境。

。。尹福试探着又往前走了一步,说道:“多谢上回你的搭救之恩。

。。小姑娘一动未动,全神贯注于玉兰之中,好像她的灵魂已与花魂融为一体。尹福又试探着往前走了一步,只觉得眼前一个亮晶晶的东西一闪,抬手拿住,原来是一根绣花针。小姑娘仍然没有抬头。

。。尹福一抬头,又一个亮晶晶的东西一闪,他用手捏住,又是一根绣花针。尹福接连接住十根绣花针。

“你就是尹大侠?”小姑娘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站了起来。

。。她嫣然一笑,真像一株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的玉兰!

“‘铁镯子’尹福就是你吗?”

。。小姑娘睁大了水泠泠的细长眼睛。“我就是尹福,怎么?你找我吗?”尹福问。

“你可认识于莺晓?”小姑娘把双手搁到背后,俏皮地摇晃着脑袋

。。尹福像被闷棍击了一下,触电般呆住了,他喃喃地问道:“你怎么认识于莺晓?”

“她是我的师姐,我怎么能不认识?想当初我们俩姐妹一起在黄山学艺,拜教于黄山道祖铁木真人,情同手足,朝夕相伴,同床一枕,星月共系。她就像我的亲姐姐,照顾我,体贴我,她的恩情,我岂能忘记?五年前她艺成下山,与我洒泪而别。她一去音讯全无,去年我下山后才知道她已殉难。“她是一个好姑娘…”尹福的眼眶涌出热泪。他想起于莺晓那张生动的脸庞和那双火辣辣的大眼睛,恒山地穴里的往事一幕幕闪现在他的脑际。

。。一个清脆亲切的声音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好像是快马疾驰,声音一阵高过一阵:“你讨厌我吗?你讨厌我吗?你讨厌我吗?

“不…”尹福的耳鼓“嗡嗡”作响,乱哄哄的,他在自己的良心深处有深深的负疚感,一直无法摆脱。

。。在这一闪念中,他想到了向昀,他总觉得于莺晓与向昀有相通之处,向昀伤佛就是于莺晓的影子,也可能有这个缘故,他对向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这种感情中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

“你可能是那种长相平凡而内心不平凡的人。”小姑娘有点失望地说“我是平凡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尹福就像炒黄豆一样一字字爆出来“

。。不,我师姐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女人,她的眼睛刁得很,她看上的人绝不是凡胎俗子,更不是一张白纸,没有文字,也没有痕迹。

。。尹福严肃地说:“一张白纸,没有文字,也没有痕迹,也能写世间最美好的文字,画世间最美好的画。我已是一张粗糙的纸,满是文字,而且还有不少错别字。

“那正说明这张纸有分量,它记载着历史沧桑,它有着奇特的经历和重负。这些痕迹懂得人生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因此才有无穷的味道…”小姑叹了一口气,那朵玉兰花朵般的脸褪去了丰泽,有点儿苍白。

。。李瑞东在一旁听了,可有点沉不住气了。他想:尹爷和那小姑娘在说什么梦话呢,什么一张白纸一张糙纸一张马粪纸的,转来转去,还是一张纸,嚼什么话头?尹爷八成是离家太久了,想老婆了,不然怎么跟眼前这个花朵般的小姑这婆娘泡上了。小姑娘有点儿武艺,赖在大道中间不走,装模作样地绣花,八成是想要点儿什么,是金银财宝,还是宝马香车?要不就是想给皇上续个妃子。,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君不像君、民不像民,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想到这里,李瑞东朝尹福喊道:“尹爷,这几千口子都横在这呐,你也七老八十了,人家小可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尹福狠狠瞪了他一眼。

。。李瑞东又朝那小姑娘嚷道:“我说小妹妹,你娘等着你回家烙贴饼子呢,看这天都快黑了,还不赶紧回家,要不然回去又要挨一顿臭揍。揍在屁股上还好说,有裤头遮着;要是揍在脸上丢下一个疤花儿,看哪个男人家想要你!再说天一黑下来,半路上窜出几个土匪来,看你这花骨朵儿般的身子,哪个不流哈拉子?一动起手脚来,你可就连哭都来不了…”

。。李瑞东正说着,猛见眼前有个亮晶晶的东西一闪,他知是暗器,急忙一闪身,身后“哎哟”一声,一个兵丁直挺挺地倒下了。

。。这时,李莲英又来到前面问究竟。

。。小姑娘又对尹福道:“你要是条汉子,你就朝西北方向我师姐的墓碑鞠几个躬,我眼见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尹福对着西北方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小姑娘满意地笑了,她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不一会儿,一匹雪白的骏马从山后飞驰而来,小姑娘飞身跨上骏马,骏马卷着一股旋风朝山后飞奔而去。

“你叫什么名字?”尹福大声地问。

“于——小——玉——兰这声音像悦耳的银铃,飘荡在山谷里。飞马奔驰如一朵玉兰花,好一朵丰腴纯洁的玉兰花!

。。皇家行列又开始前进,就像一只只小甲虫慢慢蠕动在这黑黝黝的山道上。天,完全黑下来了,就像一把大黑伞,遮没了光明。

。。前面有一个小山镇,露出星星点点的烛光,就像是山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李莲英传达了慈禧太后的指令,今晚皇家行列就宿在这山镇。这个山镇只有几十间房屋,半山腰上有个小教堂,黑黝黝的。

。。尹福接连走进几个黄泥墙院,除了土炕和破罐残锅之外,空无一人。镇东头有个院落冒出几缕青烟。尹福走进那个院落,看到有几只像小猫一般耗大的子窜来窜去,院里堆着乱石块,一棵枯槐上吊着几根草绳,晃来晃去。

。。尹福来到正屋,见灶台前趴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婆娘,正在往灶台里添树枝这婆娘有四十岁光景,袒露着黄瘦的上身,肋条明显地一起一伏,像被刀刻出来的,瘦棱棱的两只奶子像小面袋子一样下垂着,乌黑干巴的两颗奶核就像两个硬贴在上面的黑枣。她的裤子就像百叶布,补了一层又一层,膝盖裸露出的肉跟裤子颜色差不多。她赤着双脚,惊惶地望着尹福。

。。尹福和蔼地说:“老乡,不要怕,皇驾来了。”那婆娘听了,不甚明白,问道:“什么黄酱?”

。。尹福又说:“就是皇上和太后来了。”

。。婆娘又道:“黄酱太厚了。”

。。尹福见她还不明白,就比画着说:“就是真龙天子来了。

。。那女人一听“龙”字,立即磕头如捣蒜,叫道:“龙王爷,您可别再发洪水了,村里人都快死绝了。

。。尹福见她还是不明白,无可奈何地打开锅盖,一股呛人的树叶味迎面扑来,原来这婆娘在煮树叶。

。。尹福走进里面的一间房屋,只见土炕上倚着、靠着、趴着、蹲着九个女孩,个个精赤条条,面黄肌瘦,污浊不堪。大的约摸二十来岁,小的只有二三岁。那些女孩好像一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衣服,见到尹福也不羞臊,有的朝他怪笑,有的用手指抠着嘴,有的吱吱呀呀说不出话来。土炕上没有烷席,只有一堆树叶。

。。尹福看了,一阵心酸,没想到在中原大地的山区里还有这样一户人家,真是一贫如洗,竟连皇上都不知道

。。婆娘踢踢踏踏了进来,默默无言地坐在土炕上,一声不吭,目光呆滞一个小女孩滚下炕,来到屋角处,站着撒尿,那角落有一个小洞,通到外面。尹福想:这大概就是她家的茅房。

。。尹福摸出一些银两塞到婆娘手里。“哗啦啦”,银两撒了一地。

“要这些小板板有啥用?”婆娘神情恍惚地望着尹福。

尹福又摸了摸,终于摸出半个干巴的窝头。那些孩子看见了,蜂拥而上,易来抢这半个窝头。

。。婆娘一把夺过窝头,掰了几块,各分给她们一块。女孩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有一个女孩噎得直喘粗气,脸憋得通红。 镇上。。婆娘看见了,一把拽过那女孩,一巴掌打在她后背上。她张大着嘴,把碎窝头喷了出来。婆娘把窝头渣捡起来,放进嘴里。

。。尹福问:“你男人呢?”

。。婆娘叹了口气:“一连生了九个,都是不带壶嘴儿的。他也不中用了,一气之下,走了。”

。。 尹福又问:“镇上的人呢?

“夏天闹大水,天上的雷贼响,地动山摇,山上滚下来好多大石头,砸死的砸死,跑的跑,我拉扯着这么多孩子,向哪儿跑?干脆就等死,没想到大石头一过,我这房子没倒,我们娘几个也没有遭灾的,真是上帝保佑!

“你也信上帝?”

“前些年老闹洪水,镇上有的跑外的人回来说,有的村里不供土地庙了,现在供起教堂来了。镇上的人就借了不少钱修了一个教堂,教堂修好了,没有神父 ,于是镇上的人又去请了个神父来。从那以后,镇上的人就都拜上帝了,托上帝的保佑。听神父说,对上帝真心就能有好报应,如果假心假意就会有坏报应 。这次发洪水,我们全家都没事,就因为我对上帝真心。”

。。尹福问:“那上帝什么时候才能使你们离开穷困呢?”

。。婆娘用手搓着奶子上的泥垢,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命苦呀,生的孩子没有一个带柄儿的,下辈子我一定要托生个男人,女人就是命苦,男人一甩手走了,可女人却拉扯这么多孩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