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由于其便利性
被大家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不过,手机支付的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主要的风险还是集中在支付环节
今天就来共同关注一起
利用微信分身的诈骗案
两难兄难弟挣钱无门,心生歹念,事先预谋,安装软件伪造微信支付成功界面诈骗商家。点击音频收听检察官说法——《“分身大师”诈骗记》
案情回放
黄明和王宇是一对难兄难弟,二人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一天无所事事的黄明突然萌发了一个迅速发财的主意。
黄明
王宇,你看我们两个也没有工作可干,包里只揣了几元钱,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挣钱点。
你有挣钱的办法吗?
王宇
黄明
我上网发现有一个软件叫分身大师,在手机上安装了这个软件后,可以虚拟一个微信出来,在向商家付款时,这个虚拟出来的微信可以完成假付账,商家显示的付账成功。
还有这种好事,赶快安装一个。
王宇
黄明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好分身大师的软件后,和王宇一起寻找下手的机会。
2017年6月13日,黄明、王宇乘坐租用的轿车在龙潭寺一带游荡后,王宇提前下车到通过购买小额商品观察商家情况,觉得可以下手实施诈骗后通知黄明。二人在龙潭寺龙港路的一店铺利用分身大师修改支付界面后成功骗走价值1431元的香烟两条。紧接着,他们又用同样的手段在另一店铺骗取两条价值700多元的香烟。几日后,二人再次猖狂作案,作案手法也是如出一辙。在多家店铺骗取价值4000多元的香烟。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7年8月,黄明、王宇被警方逮捕,最终他们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本期检察官
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黄通治
检察官说法
近年来,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我们也逐渐听到了很多关于手机支付安全与否的评价,有不少人因为手机支付过程中资金被骗、被盗而心生埋怨。
事实上,通过我们多年的办案经验获知,手机支付显然更加安全,出现问题往往是用户自己不谨慎。当我们听到有用户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老百姓想到的是手机不安全,但实际上用户可能安装了来源渠道不正当的软件:
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外挂;当我们听到有用户的手机被虚拟交易,老百姓想到的还是手机不安全,但实际上用户可能在玩刷指纹测命运、刷脸测前世今生的游戏过程中泄露了个人的信息;
当我们听到有用户被盗号,老百姓的思维从没有离开过手机安全,但实际上用户可能点击了“在家月入十万”、“免费推荐牛股”等钓鱼链接。
很多被骗、被盗的人,都是在违法犯罪分子利益诱导当中,帮助犯罪分子一步步实现获取个人信息、获取账户、获取密码、获取短信验证码到骗取、盗取个人资金的最终目的,我们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要在手机支付端骗钱、盗窃,比在现实生活中从用户手中骗钱或从用户身上扒窃财物,过程要繁琐的多,用户只要稍微冷静思考,加强安全防范即可避免。而类似于本案中的微信分身诈骗,用户只需要查验一下自己的账户是否有资金到账即可防范。
如何防范
所谓的高科技犯罪并不可怕,自己的财产、个人信息是否会被侵害,往往不是高科技所为,更多的是用户自我安全防范不足,其办法也很简单。
1、要在正规的平台下载软件程序,这样可基本保证软件无病毒无插件;
2、要谨慎扫描二维码,切忌贪便宜而扫描含有病毒的二维码;
3、可经常更改手机的支付密码,更不能向他人告知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对于指纹、人脸等信息,不应在非正规的软件或游戏中随意的使用。
总之,保管好个人的关键信息,不忽略对资金往来环节的查验,遇事冷静勿贪便宜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图片来自网络】
主管:成都市司法局
总编:傅泽涛 主编:张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