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夫妻俩结婚三年,儿子一岁半,最近愈发感觉生活陷入了一个自己不满意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的恶性循环,
今天披着马甲来说一说自己的故事,希望叶子姐的读者能吸取我的前车之鉴,不要走我的老路。
01
我跟老婆是A市人,A市是周边经济最发达、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个市。
我们相亲认识,结婚那年她27,我30,以上是背景。
我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干部,他们坚定认为在当下进体制内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收入不多,但至少稳定不用担心,会丢饭碗。
所以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毕业开始一直立志考公。早在结婚前我就考上了隔壁B县的某局。
之所以不考A市而是选择旁边经济水平更差的B县,是因为我深知自己从小成绩一般,考公实力更是普通。
当时的公考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以我的水平考A市肯定没戏。
B县相比A市,发展水平弱很多,待遇也差,竞争者少,考上的难度要小得多。
我的想法是对的,当年我在B县顺利入职某局,如愿成为一名有编制的体制内人。
我老婆没有我这么好的运气,结婚前一直没考上,辗转了很多家小公司,待遇也不高。
结婚后,我本来想让她也考B县,以后我们可以一块上班、同进同退,大不了在B县买个房,夫妻共同到B县来生活。
可人算不如天算,她的专业那年在B县没招,我们只好选择属于另外一个市的C县。
C县发展更差,竞争更小,她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同样顺利入职。
但这样一来,我跟她上班的方位就尴尬了,我画了一个方位图,你感受一下,忽略我的灵魂画风。
02
为了上班方便,我们必须各开一个车,用结婚时收的礼金买了第二个车,18万的合资车,她这边还没领到工资,就先透支了一年的收入。
每天早上,我们6:30起床,冬天赖床起不来,互相鼓励打气。
一起洗漱完毕,下车库分别发动汽车,在小区门口说拜拜,我向西往B县上班,她向东往C县上班,完全不顺路,各自开1小时左右到单位。
每天晚上她会比我早一点到家,她7点到,我7:30到家。
我们白天都很忙,做饭做家务根本没力气,干脆躺平,直接在门口的小饭馆随便吃一点。
外面饭店油大,在这种生活节奏下,结婚一年我们都胖了七八斤。
两边父母看不过去,在冰箱里塞了很多冷冻饺子和馄饨,想来很内疚,结婚了都还要方方面面的啃老,无法完全独立。
前年她怀孕了,麻烦和困难变得更多了。
她不得不克服大着肚子还要自己开车上高速的困难,因为我实在是不能送她。
我在她单位旁边租了一个很小的单间,让她中午休息。如果下班实在太累,她就在那边睡一晚上,避免疲惫上高速。
到了孕后期,我心疼她,干脆就跑过去跟她一起住出租房,晚上也可以照顾她。
但这样我就更累了,每天要从C县到B县要开两个小时的高速,就是来回4个小时。
有好几次,我在路上开车差点睡着,跟死神擦肩而过。
03
孩子出生后,我们把位于C县的出租房退了,她回A市坐月子、带孩子,我正常上班。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的劳累都不算个事!
我们家的儿子是个高需求宝宝,经常半夜哭着起来要喝奶和哄睡。
媳妇心疼我每天早上要开高速上班,怕我精力跟不上,于是提出让我分房而睡,她和她妈半夜轮流来。
这样的情况在她产假结束回去上班后也并没有好一点,仍然经常夜醒,大哭。
导致她白天根本没精神,所以她上班后不得不很快断奶,让孩子跟着姥姥睡次卧。
再来说说经济上,这是最尴尬的一点。
结婚时我们两家条件都不算好,手头钱不多,只能将就着买个小房子,89平的两房。
在有孩子后,她妈一块住过来,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房子显得不够住了。
为了长远考虑,我们计划着换个大点的带学区的房子。
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我们的公积金属于B县和C县(这两个县又分别属于另外两个地级市),而A市并不支持异地公积金贷款。
走商贷,第2套利率又太高,我们无法承受。
我跟她商量,要不我们在B县或者C县买套房子,把任意一方的公积金用起来。
但遭到她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这两个县都非常差,教育也不行,房产不具备任何投资价值。
再说,如果将来调走,这房子怎么处理?与其买这两个地方,还不如就住现在这个小房子,以后存够钱再在A市买。
她说得很有道理,我无言以对。
于是直到现在,我们都不得不将就住在这小房子里。
如今儿子已经一岁半,我们也没存下几个钱,换房遥遥无期。
并不是我们花钱大手大脚,而是大部分收入都贡献给了汽车产业。
我们家养两个车,意味着两份保险、两份保养和两份停车费,再加上高额的高速路费和过路费,每年要花三四万。
本来工资就不高,养车比养孩子贵多了,想想都肉疼。
我们打算在以后换车时,逐步置换新能源汽车,这样至少在油费上每个月能省两三千。
04
回顾自己和老婆过去这几年,总体而言是不如人意的,更多地要归咎于自己失败的选择。我复盘如下:
第一失败在不应该选跨市的工作。
跨市意味着归不同的组织管,不光是公积金,以后的人事归属、工作调动,都会有一定的障碍。
体制内的人都明白,一旦跨了市,求人办事要协调的关卡就会多得多,很不方便。
第二失败在夫妻俩的工作地点隔得太远。
家乡、我的工作、她的工作,分属三个地方,这简直是在给自己挖坑跳!
这两三年的婚姻生活尽管是新婚,却并没有让我觉得有多甜蜜。
因为大部分的时间,我们不是在路上奔波,就是回到家累得话也不想说。
通勤距离让我们都异常疲惫,脚步慢不下来,心情也好不下来。
每天见到的都是对方状态最差的一面,长此以往,怎么可能有多余的精力经营一个家?
并且这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我们各自积累的人脉不能给对方享用。
比如说,我这边就算把组织部的部长给搞定了,人家也没有办法去解决远在C县的她的调动,不像我很多同事,同在B县可以互相帮助。
第三失败在工作地的待遇和环境远不如家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我们却选择了往低处流。
我们工作的县,待遇比a市要低将近一半。
回想起公考时,为什么我们能轻松上岸?就是因为工资低啊!
B、C两县,经济发展水平差,财政收入差,收入比起A市低了近一半,主要现在在年终考核奖上。
就连我入职时领导都在感叹:你是A市人啊,怎么想不通考到这里?
其实考之前我们就对于待遇差有所耳闻,无奈当时太急于进入体制,这些现实问题都被我们选择性忽略了。
说来不怕大家笑话,这些年我们俩婚后的积蓄从来也没超过5万块。
并且由于发展程度落后,入职以后我们分别都发现周围人的教育和素质偏低,说句不该说的就是很low。
这一点也是她坚决不同意在B县和C县买房的原因,如果孩子在这读书长大,我们还奋斗个屁啊。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和我都根本没把B县和C县当作人生的归宿,对我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跳板和过客而已。
05
我们受够了这种颠沛流离又很穷的生活,现在我们都在暗自努力,在工作上分别留意有没有机会能够考入或者调回A市,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想想当初考试时家里长辈说的“先考上再说,走一步看一步”,我实名反对。
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调动工作太难了,意味着你只能被困在异地,就是在浪费生命、影响家庭、耽误下一代!
(叶子君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抄袭必投诉)
================
我是叶子君,体制内十余年摸爬滚打,踏踏实实说职场经验,老老实实教你避坑。关注我,让你成长更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