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计划
方老大最近崩溃了。
努力奋斗十来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被解雇了。这个自封资深互联网人,终究没躲过35岁危机。
形同陌路的妻子趁机与他摊牌,好在他们没孩子,离婚只须做些经济上的分割罢了。
刚买的房子卖了,基本没涨,利息倒是白给了不少。跟前妻两清后,他到手不过七八十万。其中有父母给的五十万,就他这现状,即使不太地道,暂时也不打算还了。
之所以被称为方老大,是因为他小时候做过孩子王,带着一大帮小屁孩,整天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占山为王。
而如今的他,不过是钢铁森林中最不起眼的螺丝钉。
那是个微寒的秋夜,方老大和发小王局喝酒。一通怨天尤人后意犹未尽,便提着一打啤酒,来到江边吹起了风。
王局并不是什么领导,他干的是房产中介。只不过小时候方老大这个“山大王”封他当了个局长罢了,具体是什么局,两人都记不清了。
总之这个所谓的王局混得也不怎么样。
失意者总是惺惺相惜。两人边喝边唱,畅谈着理想,规划着未来,直到深夜才各自回家。
第二天正午,方老大睡着回笼觉,手机却响了起来。
他骂骂咧咧地接了起来,却发现是王局。
“老方,我有、有主意了!”
“什么主意不主意的……我还没起床呢!”
“就是昨天说、说的啊!”王局从小结巴,中间好过几年。如今被社会毒打了,又旧病复发。
“昨天说了什么?”
酒后吹牛说的话,方老大忘得一干二净。
“不是要做21世纪的拓荒者嘛!”王局这会儿不结巴了,“我有个好点子!”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昨、昨天看了个短视频……”王局故弄玄虚。
“再不说我挂了。”
“好好、好,我说。”王局急了,“北方有个地级市叫雀岗。你信不?房子才几万块钱一套!”
“那地方能住人?”
“房子是一般,架不住便宜啊!装修搞好点照样美滋滋!”
“第一,那地方肯定很偏,要啥没啥。第二,去了做什么赚钱?第三,人生地不熟,喝个酒都没人,没劲……”方老大总结。
“别急,还没说我的主意呢!”王局兴奋道,“发小群里面那帮人,不都混得不怎么样嘛?我们拉上二十个单身汉,去雀岗建立自己的乐园!”
方老大想起儿时的美好时光。他最喜欢废弃工厂的秘密基地,虽然又脏又破,但只要有伙伴,就是最好的乐园。
他有些心动,可嘴上还是数落王局不靠谱。
“二十个人,在那边干嘛?又不是谁都能自由职业。就算有本事,去那边也没什么机会。”
“不慌,我们的目标怎会是区区二十人?”王局说,“起码一千户啊!你看那些小区,有个一千户人,就能形成小商圈了!人多了以后,我们各方面都可以内部消化!”
方老大突然想起发小的职业,心里有些打鼓。但他们两个多年铁哥们,王局的底线他还是清楚的,不至于卷款而逃。又想到自己找工作处处碰壁,高昂的房租搞得他坐吃山空,是时候做点改变了。
于是他便答应了下来,将这个项目取名为“乐园计划”,还借助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搞了一套漂亮的宣传图文。
最初的游说算不上顺利,却也没有一败涂地。许多发小都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又拉不下脸回家乡,于是都将信将疑地进了名为“乐园计划”聊天群。
一个月后,那些真心参加的、心存疑虑的、纯看热闹的,拢共二十来人,浩浩荡荡地听着《一路向北》实地勘察去了。
此后,一切顺利了起来。
并不是因为那地方多好,而是一路上毫无顾虑地吹牛、打闹,令所有人都拾回了逐渐远去的童年时光。
雀岗的房子卖相不咋样,但户型大多还行。群里有搞设计的,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用最少的钱,装出最佳效果来。
聚餐上,他们一个个将未来的家吹得天花乱坠。有的喜欢复古风,有的喜欢简约风,有的还想搞个游戏主题。
乐园的地基在他们心中搭建了起来。
在方老大的统筹下,众人开始选房、购房、设计、施工。王局在此期间出力颇多,多次往返于南北方。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心中没底,但美好的希望总让人心驰神往。
直到那一晚……
方老大打开微博,发现自己的收件箱炸开了锅。
几十粉的他,收到了上万条消息。“乐园计划”被转发几十万次。
“在我们亲手建立的乐园里,没有欺骗、歧视、和不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一起逃离繁华却残酷的都市吧!”
在方老大的认知中,是这句口号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终于,方老大喜迁新居。
七十平的装修费总共二十万。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但选材都很不错,家电也都挺高档。方老大很是满意。
发小们共聚一堂,在这设计感十足的原木风房子里开起了party,众人的喜悦溢于言表。如今他们已不再是大都市中的游魂。他们有家,有美酒,有朋友。最重要的是,还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王局住在方老大隔壁。他最早入住,给后来者帮了不少忙。方老大奇怪:王局家装修简单,好看是好看,但花销明显不到自己的一半。
他心说:“这小子不会比我还穷吧……”又叹了口气,没再多想。
随着第一批“乐园居民”先后完成装修,开始筹备各类业态,更多慕名而来的人,分批前来参观考察、购房入住。
“乐园居民”从最初的二十来人,逐渐发展为一百、五百、一千……
“原来不愿在大城市被房价绑架的人那么多……”方老大越来越觉得“乐园计划”意义非凡。
这批人中许多都是本科学历,还不乏一些博士硕士。他们“身怀绝技”却怀才不遇,迫切地想在这里崭露头角。
居民们各显神通,在这个萧条的小城开起了诊所、健身房、餐厅、咖啡馆、酒吧。许多人组建了公司,经营新媒体、文创等产业。
能力稍逊者,为居民们做起了配套服务。原本点外卖很困难的雀岗市郊,如今也时常能看到外卖小哥了。
乐园中与买房装修有关的生意也做到了内部消化。
由于“乐园计划”核心团队的统一规划,居民的家和各类设施都搞得很有腔调。他们还将一块荒废的土地加以修缮,搞起了ins风的网红公园。
原本就因房价低廉在网上小有名气的雀岗,如今逐渐成为各大网红、UP主的热门目的地。街道上,时常能看到举着相机拍摄的俊男美女。
互联网时代,一个地方被炒热,往往只需短短几个月。
越来越多都市白领决心移居乐园。原本担心的配套、生活习惯、工作等问题,在乐园计划的持续发酵下逐渐解决。乐园本身也成为了网上热搜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业的发展——那些没决心移居乐园的人,也想来感受下这全新的生活方式。
那是个温暖的初春,方老大和朋友在咖啡厅聊天。他偶然上网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能卖到50万。要知道,他才花了9万块钱买下这套房子,一年多足足翻了快六倍!
“真没想到!”方老大笑道,“这么偏的地方买的房,还能暴涨啊!”
发小咧嘴笑着:“你们家最好,楼下就是网红公园。我家才翻了四倍。羡慕了!”
“哎,反正也不卖,涨多少都无所谓!”
两人满心欢喜地度过了美好的下午。
……
两年后,“乐园计划”的传奇,在雀岗逐渐高涨的房价和逐渐衰败的商业中破灭。
方老大卖掉了那套红遍全网的房子,回到了家乡。当初买房装修花了30万,现在卖了27万,算起来还亏了几万。
但他不后悔,因为乐园居民在持续流失,要是再晚点,也许就要血本无归了。
那是个寒冷的冬夜,他与一个好久不见的发小吃着火锅。
“大家好像都亏了点。”发小说,“不过在那边挺开心的,就当一起玩了几年吧。我们几个核心,靠这个什么乐园,总算出了点小名,找工作不成问题了。”
方老大点点头,感叹道:“钱到底给谁挣了呢?”
发小酒劲上来了,加大嗓门道:“你不知道?当初王局一次买了十几套,除了自己住的,其他都是工装。后来他在高点抛出,卖了七八百万!财务自由了!人家脑筋就是活,当年要不是他花了两万多找大V转发,这个鸟项目能火?”
“这……”方老大愣住了,陷入了沉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