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她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忧伤和凄凉,把人性的本恶暴露无遗,半生缘也是张爱玲的成名作之一。书中,曼璐的父亲人到中年就去世了,只有奶奶和妈妈领着她们姊妹四个,生活非常艰苦。弟妹还小,曼璐作为大姐,挑起家庭的重担,谋取职业养家糊口。曼璐的这种奉献精神,对老人的体贴,对弟弟妹妹的爱护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她却选错了职业,做了舞女。
舞女是上一世纪初在上海迅速发展成的一种职业、舞女一般都有悲惨的生活经历。为了养家糊口,舞女都是和曼璐一样,从穷苦人家出来的,因为别的生计收入菲薄,无法维持全家生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擦泪含恨,“下海”沦为舞女。很多人名为伴舞,实际多靠出卖肉体为生。
在旧社会的大上海,舞女是备受耻视的,在世人眼里是低俗、丢人的。正是因为曼璐的这种职业,使曼桢受到牵连;使她失去自已的真爱,不得不委身于祝鸿财;失去生育、使她从一个纯情少女变为狠心的毒妇,毅然决定借曼桢之腹生子,彻底毁了曼桢的爱情。舞女身份,为整个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一、曼桢的爱情遇阻,起因是姐姐是舞女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因为曼桢舞女的身份受到了阻碍
(一)曼桢和世钧是有真心相爱的
曼桢丢了一只手套,世钧晚上打着手电筒,冒着小雨,替她找到,交到曼桢手里的时候,她先是一愣,后来脸红了,两个人的爱情从此拉开了序幕。世钧从南京回来,多日不见的两人都很高兴,世钧望着曼桢说:“曼桢,我有话给你说,我有好些话跟你说。”但具体什么话,他又说不出口,曼桢很甜蜜的样子,在她心里已经都懂了。热恋中的人不需要多少言语的表达。
曼桢被限制自由以后,两人不能见面,曼桢曾想着用那个红宝石戒指让佣人替自己送封信,只是那戒指落在了曼璐手里,她唯一的精力支柱就是,逃出去以后,对世钧苦诉自已的经历。世钧也是费尽周折找到姐姐家里,想打探个明白,却被别有用心的姐姐,随意打发走了。两个不能见面的情人,心里还在默默的念着对方。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曼桢和世钧和所以相爱的恋人,两个是两情相悦,是想牵手一生,互相依靠一辈子的,在曼桢被囚禁的日子,世钧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但最终是什么没有让他们走到一起,是姐姐曼璐的职业舞女!
(二)来自父母亲的阻碍
曼桢和世钧的爱情本身就门不当户不对,世钧的父亲是南京一皮货店老板,世钧算是大少爷,属于富二代。曼桢是贫苦人家的女儿,本身就差距很大,又加上有一个妓女的姐姐,正好世钧的父亲又认识风月场中的曼璐,同是姐妹,娶一个舞女的妹妹做儿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封建社会,作为父亲肯定是不支持的。
在那个社会,家风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世均的性格比较柔弱,无法改变父亲对曼桢的偏见,而他又不想失去曼桢。为了中和父亲和曼桢之间的矛盾,想让曼桢和姐姐断绝关系,成全两人的爱情。但曼桢是有良心的,她是感恩的,她深知是姐姐的付出才有她的今天,她是宁可放弃爱情,也不会放弃姐姐的。
(三)、两人对舞女的看法不同,使二人产生了激烈的争吵
世钧对舞女的看法和世俗是一样的,是下贱的,见不得人的,是被人看不起的,丢人的。当曼桢说姐姐要出嫁的时候,世钧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说明刚开始他就对曼桢姐姐的舞女生涯存在偏见,只是不便于说出口,姐姐一出嫁,接触得少了,心里反而好受,他巴不得曼璐离曼桢远一点儿,最好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他的家人才不会过于的反对他们之间的爱情。
但曼桢和世钧的看法不一样,她理解姐姐是被现实逼得, 虽然职业低下,但她本人早早的顶起了一个家,养活了她们姐妹几个,是她的奉献,给一家老小带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曼璐在曼桢的心中,不论她干什么职业,她都是尊敬姐姐的,外人她管不了,但是她不允许她的爱人-——世钧看低姐姐。
终于有一次,两人就这个问题再次产生了争执,曼桢认为最卑鄙的不是巫舞女,而是那些嫖客。曼桢气愤的把戒指拿下来还给了世钧,提出了分手,最终两个人不欢而散。
嫖客和舞女比起来,
二、舞女生活使曼璐和真爱分手,最后不得不和渣男祝鸿才结婚
曼璐也曾有真爱张豫瑾,但舞女的身份使她自卑,主动退了婚约。她要找的另一伴不是有感情的豫瑾,而是为了下一步生存,找一个依靠,于是不得不选择了祝鸿才。
(一)、舞女身份使她不得不与真爱分手
年轻的曼璐,和帅气的张豫瑾相识。豫瑾对她一见倾心,没做舞女前,那是曼璐最珍惜的甜蜜时光。她也认定了自己以后是要嫁给豫瑾的。父亲死后,一家的重担落在曼璐肩上,因为生活所迫,曼璐选择了舞女的职业,然后主动退了婚约。因为她很清楚,没有一个男生能接受一个做舞女的未婚妻。曼璐的一生也因这份职业的开始,结束了纯真的感情,为她以后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二)、认识祝鸿才并嫁给他
舞女工作,终究是吃青春饭的。曼璐的年龄越来越大,男人都喜欢年轻的,在这个职场上,年老色衰,慢慢就会被淘汰,她不得不为自已的后路打算,那当然是找个有钱人嫁了。
风月场中使曼璐接触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这里面就有祝鸿才,一个靠投机发了一点小财的商人,她弟弟说“笑起来像猫,不笑的时候像老鼠”的男人。曼璐对祝鸿才并没有真正的感情,她只是看上这个男人有几分权势,而且很听她的话。觉得以后可以衣食无忧。在曼璐的施压下,祝鸿才同意和她结婚。
祝鸿才对曼璐来说,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可惜这根稻草只给了她短暂的安慰,却使她的生活迈向了更痛苦的深渊。
三、舞女生活使她没有生育能力,借曼玉之腹生子,彻底打碎了曼玉的爱情之梦
(一)舞女的这个特殊职业,使曼璐没有生育而人老色衰,不得不依靠祝鸿才
曼玉因为长期从事舞女这个职业,多次的流产,导致丧失了生育能力,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而这时的曼璐已青春不再,不能重操旧业,又没有别的技能,唯一的依靠就是祝鸿才。
婚后的祝鸿才,在曼璐的帮助下,发了点小财后,终于原形毕露,彻夜不归,不时流露出对曼璐的嫌弃之情,动不动就耍脾气。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他又看中了青春美丽的妹妹曼桢,曼璐当务之急是保住祝太太的地位,才能以后生活无忧。然而怎样才能保住呢?
(二)性格的扭曲,借曼桢之腹生子,彻底毁了曼桢的青春和爱情
曼璐思来想去,只有孩子才能挽留住祝鸿才的心,保住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而自己又没有生育能力,她想起了利用妹妹曼桢借腹生子,这个想法得到了母亲和奶奶的默许。
借腹生子,为什么会选择妹妹?她明知道这样会毁了曼桢的一生。而且又是亲妹妹,曼璐为什么变得这么残忍?
曼璐依靠舞女这个职业,出卖了自己的肉体,搭上自己的青春,养活了一家老小,让她失去了太多。更令人心疼的是,曼璐为原生家庭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弟弟会说她的职业丢人,让全家人在街坊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明知舞女不好嫁人,母亲埋怨她为何不早嫁人,也觉得在邻居面前给她丢脸。
曼璐因舞女身份,解除了和张玉瑾的婚约,失去了甜蜜的初恋,当她再次见到初恋情人豫瑾的时候,发现他竟对曼桢有了好感,这让她的心大受伤害,同是一个妈妈的孩子,她付出了太多,却被家人嫌弃。
男人都不喜欢她,只是玩弄她,而曼桢却人人喜欢。她沦落风月场,而曼桢却依然清纯,曼璐想法就是:我是妓女,你凭什么做烈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曼璐做舞女习惯了,觉得和谁都睡都无所谓,就是那么回事。
已经极度变态的曼璐,她觉得社会对她是不公平的,而妹妹为她付出也是应该的,而这又是她在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所以曼璐暗中给祝鸿才提供了机会,让他强暴了妹妹,并把他关进了小黑屋。使曼桢长时间,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一个人可以救她。求救于佣人,但佣人又出卖了她。而此时的曼璐为了自已要儿子的目的,对妹妹没有了丝毫的同情心。
而此时世钧找不着曼桢,无法帮助她,当有一天费尽周折找到姐姐家的时候,又被 姐姐别有用心地糊弄走了。最终曼璐的愿望实现了,曼桢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曼桢终于逃了出来,获得了自由。但是已经晚了,而世钧在失望中,回家听从母命和翠芝结了婚。
结语:
在这场错过的爱情经历中,张爱玲轻描淡写的笔触,却总能让人落泪,为命运的捉弄,为爱情的遗憾。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姐姐曼璐,选择了舞女这个职业。这个职业在顾家最艰难的时候,养活了顾曼桢一家7口人,但是最终也让曼璐失去青春,失去真爱,失去生育能力。让一家人和祝鸿才都嫌弃她,为了她的后半生,她不惜将妹妹软禁起来,为她生儿子。最后还是悲惨地死去。
机缘巧合,当十几年后,曼桢和世钧再次相遇的时候,尽管两人都思念对方,想让对方过得好,但已物是人非,回不到过去了。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弹指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转身,一辈子就过去了,留给后人的是苍凉的背影和无奈的叹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