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天龙八部中段誉和木婉清的结局「段誉」

再次研读三联版电子版《天龙八部》,读到第四回“崖高人远”,木婉清:“你是世上第一个见到我容貌的男子”,缓缓拉开了面幕,“新月春晖、花树堆雪”的面貌、让我心头一震,多好的意境啊,然后崖顶定下白首之约,再读到第七回“无计毁多情”,木婉清哭着“又不是我想见你的。谁叫你来找我?我没你报讯,也不见得就死在人家手里。你害死了我的黑玫瑰,害得我心中老大不痛快,害得我师父变成了我妈妈,害得你爹爹成为我爹爹,害得你自己变成我的哥哥!我不要,我通统不要。你害得我关在这里,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我已是泪流满面,恨造化弄人。于是木婉清离开大理王府走了,主人公段誉也来到了江南,为“神仙姐姐”神魂颠倒去了,接近不惑之年的我再读段誉与王语嫣这一段爱情故事,完全没有感觉,说不出的别扭,主人公段誉再次见到木婉清是去西夏的路上。“神仙姐姐”也通过枯井“神奇一跃”向主人公段誉投怀送报,至此再没有感情发展,直至大结局,但三联版结局并没有写谁和段誉成了一对。

读完全本书,还是对段誉和木婉清的爱情故事又重读了一遍并为之伤感,我已困惑,为什么和年少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现在却觉得木婉清更配段誉。于是,我在我下面同事间做了个测试,“最近读过《天龙八部》原著吗”,如果读过:“段誉的三个妹妹“王语嫣”、“木婉清”、“钟灵””你更想娶谁,得出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新来公司20-30岁间的未婚同事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王语嫣”,30-40岁间的成家立业了的同事基本一致选择“木婉清”,个别人选择“钟灵”。很快我明白了,段誉和“神仙姐姐”的爱情只是青春年少时的幻想,而段誉和木婉清的爱情才是切切实实的真爱。我上网查了下,关于段誉是否爱王语嫣、王语嫣是否爱段誉、段誉是否爱木婉清、木婉清是否爱段誉,网上有很多表述,同时也惊奇的发现,金庸老先生已经改了结局,然后我将新修版也读了一遍。通过反复研读,我就他们之间的爱情分析以自己的角度予以表述,不分析原因。

1、段誉和木婉清的爱情。木婉清爱段誉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段誉是否爱木婉清,我认为是爱的。段誉带木婉清回大理见父母,俨然一副带未婚妻见家长的味道,如果不爱,那又如何解释,木婉清爱段誉的宅心仁厚、风度翩翩,段誉爱木婉清的绝世容颜(别说你不看脸)、天真无邪,他们之间的爱是平等互补的一种爱。感情上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当发现是亲兄妹后木婉清无法放弃心中的爱,段誉将爱埋藏在心底(西夏重逢一段明显可以看出依然还有爱,只是因伪兄妹关系而掩盖在心底),他们是初恋,全书至结局段誉也只和她接吻过,虽然段誉还有点懵懵懂懂,但应该是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当段誉知道木婉清不是自己的亲妹妹后,他会怎么去面对婉妹,怎样审视心中这段感情,换成是你自己呢?

2、段誉和王语嫣的爱情。全书中和神仙姐姐同一面貌的,应该有李秋水、李秋水小妹、王语嫣、王语嫣她妈,梦姑(西夏公主、李秋水孙女,看西夏皇宫招亲那一段你会推断得出),王语嫣应该属于手办在现实人物上的投影,假如段誉先遇见的是西夏公主,估计虚竹没戏了,至于神仙姐姐是否真的很漂亮,看段正淳对王夫人的态度你就明白了。这段爱情反正我是无法理解,在段誉与木婉清的相处中,即使被木婉清折磨,段誉也没有丢失原则,高贵的人格表现无余,让木婉清倾心。本来段誉因外貌先爱上王语嫣已是不该,更不应该在为“神仙姐姐”神魂颠倒的过程中丢失人格及尊严,年少时觉得没什么,现在看来没有人格和尊严,就如人丢失了魂魄一样,当你三十而承担生活中的种种责任时,你就会感觉到人格和尊严的重要性,你也会认为这种泡妞方法不值。枯井一跃,太过于突然,很像现在女孩子自己意中人不要自己了,故意找个备胎接盘,如果后来表哥回心转意呢,真难想象。我无法理解,因为现实中的我根本不会仅仅为着脸蛋去恬不知耻的追求一个女孩子。然而枯井之后的剧情,基本没看到他们感情上的交流的语句,他们能交流什么呢,能怎么打情骂俏呢,按照之前的人物性格塑造,段誉对神仙姐姐的仰视,我想金庸先生也写不好吧。反而我觉得木婉清和段誉的打情骂俏来得更精彩,有情有欲,他们更像是一对爱人。有人认为段誉是因为道德准则,用对“神仙姐姐”的痴恋来压制心中对“亲妹妹”的爱,深深的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我还是比较赞成这种说法,也比较好解释。

3、慕容复和王语嫣的爱情。王语嫣从小崇拜表哥,表哥有理想、有抱负,风度翩翩,爱他很是正常,而段誉像跟屁虫一样跟着自己,估计心里很讨厌,如果是阿紫,都不知道要折磨他成什么样子了。慕容复爱表妹吗?我想一定是爱的,他并没有看重王语嫣相貌,王语嫣对他来说有点累赘,而且时不时让自己大丢面子,还一直带着她,不是真爱是什么。只是因为他承担了他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才放弃表妹,我倒觉得他挺可怜的。

表述完我对他们的爱情的直观感觉,下面通过自己的逻辑分析,采用辩证的方法,给出三联版结局的分析及新修版结局的解释。在给出解释前先明确两点:

1、三联版中王语嫣身世是否揭开。我认为大家已经知道了,看下面两段三联版中的文字。

“南海鳄神和云中鹤将后面二辆大车中的俘虏也都引了进来。一辆车中是刀白凤、钟夫人甘宝宝、秦红棉、阮星竹四个女子,另一辆中是范骅等三个大理臣工和崔百泉、过彦之两个客卿。九人也均被段延庆点了重穴。”

“这时范骅、华赫艮、傅思归、崔百泉、过彦之五人已闻了解药,身上被点的穴道也已解开。华赫艮见云中鹤兀自躺在地下,怒从心起,一刀砍下,“穷凶极恶”云中鹤登时身首分离。范、华等五人向段正淳夫妇的遗体下拜,大放悲声。”

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华赫艮这些人是在案发现场的,王夫人他们的话语会一清二楚听到,那么木婉清他们后面一定也会从华赫艮口中得知惨案真相及王语嫣的身世,段誉刚经历了巨变,至少不会想到去让华赫艮他们不告诉真相给木婉清和钟灵。死了这么多人包括她父母,聪明的木婉清也一定会去了解前因后果的。

2、三联版结局时王语嫣嫁给段誉了吗?有电视剧里是成为皇后了,但绝对不可能,双方都刚死了父母,按古时嫁娶礼仪,服满三年才能结婚(可以参考笑傲江湖任我行死后,任盈盈三年后才嫁给令狐冲),所以按结局时的时间不可能有任意一人嫁给段誉的,当然她们三人都有身份问题,段誉刚登基是断然不敢说自己身世的事的。

为什么先了解清楚,因为这两个事实问题无论三联版还是新修版,都会关系到后面结局走向。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下面结局分析就好办了。

三联版的结局分析。

三联版没有明确的结局。只是说段誉带着木婉清、钟灵回到了大理边境,王语嫣迎接后回到大理城郊看到了慕容复发疯。这段文字里至少表明了一个问题,木婉清知道了段誉的身世,段誉告诉了她(适用于新修版),为什么?

木婉清去西夏碰到了段誉,当时段誉只是为王语嫣颠倒,还没和王语嫣好上,所以她还是会跟着段誉去西夏皇宫,最后扮成他娶亲。在宫中看到段誉和王语嫣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心肯定会痛,一定会想到离开,但没有,因为父亲遇险了,这是必须一起去救的,然后惨案发生了,他们一起回到了大理为父母治丧,但她一定也知道了王语嫣是自己妹妹的事实。

哥哥的兄弟肯定会去救的,她也不是那个不懂体贴人的姑娘了(参考西夏皇宫让萧峰饮酒的那一段),雁门关一战之后,以她的性格,我认为她会选择离开,在爱得最深最痛的时候曾经离开过段誉,既然是兄妹,相见不如怀念,已没必要回大理城,郡主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再推测一下,如果王语嫣是皇后了,她更加会选择离开。

但她留下一起回了,只有一种解释,走时段誉挽留了,但以哥哥的身份不一定留得住,段誉是饱读四书五经的人,他和木婉清是有白首之约誓言的人,那是他心底的初恋,那初吻他一定会记得!他会告诉她真相并告诉她自己还爱她。

你可以推翻我上面的结论,就算木婉清心甘情愿一起回大理,段誉会选择只告诉王语嫣一人真相而想办法娶她吗?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木婉清也会因为段誉娶王语嫣而发现段誉身世秘密,拿白首之约的誓言去责问段誉,段誉该怎么回答?毕竟他们仅仅是因为“亲兄妹”而分开的,那是他们的初恋,男人应该不会忘记,爱还埋藏在心底。

雁门关一战,还有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女主都去了,包括“梦姑”,但独独王语嫣没有去,前面已经说了,她现在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是皇后,这样就没有留守大理的绝对理由,以段誉跟屁虫的性格,应该会带她去,为什么?自己思考吧。

选择都告诉?那王语嫣和木婉清都是只想要段誉爱自己一个人的,段誉因分身无力而苦笑了。选择都不告诉?也有可能。但我认为三联版雁门关一战之前三女均不知道真相,之后回大理前木婉清一定知道了。

当年金庸先生仍暗恋着心中的女神,仍有幻想,所以他不大想写结局,反正你可以根据你的本心认为段誉娶了神仙姐姐或者娶了木婉清,或者钟灵,或者三个人一起纳入后宫,你有想象的权力。

三联版的另外一些伏笔也很有意思。

“南海鳄神睁着怪眼,斜视王语嫣,说道:“你不肯做我师娘,肯做的人还怕少了?这位大师娘,这位小师娘,都是我的师娘。”说着指着木婉清,又指着钟灵。” 考虑到南海鳄神之前至少准确的预言了三件事:段誉是习武的好材料(仅从体格而言),钟灵不是钟万仇的女儿,段誉不是段正淳的儿子,那这个也一定是一个预言(新修版作者添加了很多预言,但这个是三联版就有的)。

“段夫人轻声道:“这个人和你爹爹虽是同姓同辈,却算不得是甚么兄弟。你爹爹的那些女儿,甚么木姑娘哪、王姑娘哪、钟姑娘哪,你爱哪一个,便可娶哪个……他们大宋或许不行,甚么同姓不婚。咱们大理可不管这么一套,只要不是亲兄妹便是了。这许多姑娘,你便一起都娶了,那也好得很。你……你喜欢不喜欢?””,仔细看排序,段誉妈妈心中木姑娘是排第一的,段誉追王语嫣的事段夫人一定会听说的,但她心中儿媳妇第一人选是木婉清,绝对不是先入为主的想法,因为段夫人认识钟灵但没见过王语嫣,而钟灵在心中排最后。

四、那么通过上面分析,你是否心中已明白了很多,那么我们对照结局逐条看新修版。

1、“王孙落魄 怎生消得 杨枝玉”,结尾段誉当上了皇帝,身上承担了责任,看到了天灾及人间生死,心魔减退,与还不知段誉身世真相的王语嫣有一段对话,一对比段誉已明显感觉到了婉妹和钟灵对自己的情谊了,对王语嫣的迷恋已经衰减。这个就是我最开始说的当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之后对爱情的看法有所改变的理论。他同意王语嫣回苏州了,也可以解释三联版及新修版中为什么不带王语嫣去雁门关了。

2、“教单于折箭 六军辟易 奋英雄”这一章是大结局,增加的内容比较多,“梦姑”一段,将“晓蕾、梅、兰、竹、菊”五女送给段誉,将醋坛子一面显露无疑,但这五个人的人设后面很有用。

3、“段誉向王语嫣说了晓蕾及梅兰竹菊四女的情状来历,王语嫣笑笑不语,过了一会,问道:“你二哥、二嫂给了你这五个女孩儿,你封谁做皇后,谁做妃子啊?”段誉微笑道:“她们都是我大理国的郡主娘娘,都是我的妹子,跟你一样。”王语嫣道:“誉哥,你仔细瞧瞧我,跟我老实说,我近来有了什么不同?”

段誉凝视她面容眉目,只见她娇艳如昔,秀眉明眸、樱唇小口,丝毫无异,说道:“你跟我第一天见你时一模一样。”王语嫣退开一步,幽幽地道:“我昨天多了一根白头发,左边眼角上多了一道皱纹,你不再留心我了,因此你瞧不出来。我一天老过一天了。”段誉叹道:“生老病死,人之大苦,世上有谁不一天老过一天?”

王语嫣道:“那几个梅兰竹菊小妹妹,天真活泼,就像几年前的我一样。”段誉道:“你比她们美得多。”王语嫣道:“美有什么用?我宁可像她们那样年轻可爱。”

段誉道:“在我心中,你比她们更加年轻可爱。”王语嫣叹道:“誉哥,以前我心中常说:‘段郎虽然武功不行、傻里傻气,毕竟忠厚老实,挺靠得住,决不对我说半句假话。’这份好处,现下可又没了。”段誉急道:“我没变啊。我仍然武功不行、傻里傻气,但忠厚老实,挺靠得住,决不对你说半句假话。”王语嫣道:“你现今说假话,就说整个全句,不说半句,要不然就说两句三句、十句八句。唉!生老病死,我宁可快些生病、快快死了,免得变成个丑老太婆,天天听你说假话骗我。”段誉听她老是挑眼,只说了些捉拿辽帝耶律洪基的经过,便自去跟木婉清说话。”

这一段有点长,王语嫣婆婆妈妈,但她为什么婆婆妈妈?她心中已明显感觉到段誉对她的爱已经衰退,雁门关一战也不带她去了,和以前跟屁虫一样有很大的区别了,而且还带回来五个活泼可爱的年轻女子,一问之下“段誉微笑道:“她们都是我大理国的郡主娘娘,都是我的妹子,跟你一样。”,很明显,段誉没有把王语嫣看得最重了,和其他妹子一样了,难怪王语嫣会变得婆婆妈妈,然后段誉便自去跟木婉清说话,爱的天平已经倾斜到婉妹这边了。为什么是跟木婉清说话,明明钟灵在身边,钟灵可是更能说的,参考之前我的看法,因为心意已告知木婉清,两人去打情骂俏去了,比听一个女孩子瞎唠叨有意思多了。

4、接着王语嫣去找“长春不老功”去了,她应该是深深知道段誉爱的是她的外貌,她害怕失去,然后没找着。段誉提议去看玉像,来到了无量山,和婉妹定情的地方(我怀疑是段誉故意要来这的,好和婉妹重温旧梦)。

“段誉回想当日从峭壁失足掉落此处时的惊险情状,幸得不死,方有今日,于是下令众人在湖畔歇宿一晚。

段誉走到木婉清身边,说道:“婉妹,那日我从山峰上掉下,幸得给一株大松树挡了一挡,才跌在此地,后来便来向你借黑玫瑰了。”木婉清道:“可惜了一匹好马,却识得了一个坏哥哥!”段誉道:“一段木头,名誉极坏!”木婉清想起当日之事,忍不住噗哧一笑,柔情忽起,道:“哥哥,其实这是上天安排,你也不是真坏,你心里还是待我挺好的。”段誉道:“我是第一个看到你面貌的男子,果然花容月貌,全没大麻子。我俩从此永不分开,那也很好!””

“哥哥,其实这是上天安排,你也不是真坏,你心里还是待我挺好的。”如何解读?你心里待我挺好的?从三联版或新修版来看,从西夏重逢到雁门关一战之前,哪里看到段誉对婉妹好了,和王语嫣卿卿我我,婉妹心很受伤好不好,但根据我的假设,婉妹已经知道真相并知道了段誉的心意,这就真是心里待她挺好的,因为只告诉了她真相。而“我是第一个看到你面貌的男子,果然花容月貌,全没大麻子。我俩从此永不分开,那也很好!”,参考之前西夏重逢“段誉想说:“她能有你一半美,也已算了不起啦!”随即觉得这话跟情人说则可,跟妹妹说却是不可,话到口边,又即忍住”。现在又提及木婉清的誓言“若有哪一个男子见到了我脸,我如不杀他,便得嫁他”,然后说婉妹漂亮及我俩永不分开的话语,完全不应是说给妹妹听的,而是说给情人听的,段誉再次明白无误的告诉婉妹,我记得我俩的誓言。

5、“这时晓蕾、钟灵、四姝等都已抢到玉像身前,七张八嘴地说道:“这是王姑娘的玉像!”“是谁雕了王姑娘的玉像在这里?”“真好看,比王姑娘本人还美得多呢!”

只听得月洞门外邻室中脚步声响,有人冲了进来,正是王语嫣。

众女兀自在议论玉像,一人道:“只有这玉像才能真正永葆青春,再过十年也不会老了半分,但王姑娘到了那时候,却已满头白发了。”王语嫣听了,心中微微有气,一瞥眼间,从壁上悬着的铜镜中见到了自己的容貌。此时怒气正炽,平时温雅可亲的形相一时尽失,与妩媚可喜的玉像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王语嫣心道:“长春功的秘诀多半藏在玉像中!”随手便将玉像一推。”

我把段誉看破心魔的一段没有拷贝过来,这一段很有意思。你看“钟灵、晓蕾、四姝”的言语,哪一句不像是挤兑王语嫣,有点宫斗的意思,钟灵本来就活泼话多,“晓蕾、四姝”可是梦姑答应给段誉做妃子的,估计她们心中也默认了,现在对情敌可是毫不嘴软,所以一挤兑下,王语嫣就发飙了,但这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婉妹呢,去哪了,看到这玉像女孩子一定会好奇的,因为她知道了段誉的心意,所以她不需要说话挤兑了,妥妥的稳操胜券。

6、王语嫣终于想明白了,她也放下了,找表哥去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种爱情本不应该存在。我想起任盈盈泡令狐冲,一步一步来,不但把自己洗白,还把情郎的心狠狠抓在自己手上,同时自己地位一点都没落下,把吃瓜群众感动得眼泪哗哗流。

7、后来去踏青,婉妹改口称段誉为“誉哥”,以前都是叫哥哥的,钟灵还是叫哥哥,是因为段誉和婉妹确定情人的身份又因为身世问题未解决不能暴露,所以才这样称呼。

8、“段誉为君,清静无为,境内太平。后来他禀告伯父本尘大师,将自己身世秘密对华赫艮、巴天石等亲信说了,立木婉清为贵妃、钟灵为贤妃、晓蕾为淑妃。华赫艮等以这是皇帝身世机密,尽皆守口如瓶。段誉征得梅兰竹菊四姝首肯,并获得虚竹夫妇认可,将她们分别许配于高泰明、华赫艮、巴天石等人之子。”

既然段誉看破了心魔,也就是顿悟了,自己皇位坐稳后,而伯父本尘大师出家已久,悟性很高了,之前婉妹他们的身世问题影响段正淳声誉的事也就不重要了,我认为他们只要让华赫艮他们作证,段正淳死前已澄清婉妹他们不是段正淳的私生女,谁敢说不是这么回事呢?至于钟灵,婉妹经历了大半本书的苦楚才熬成女主,应该不会介意这个从小认识的妹妹分享段誉的爱了吧,何况西夏回大理的路上她们二人看到段誉和王语嫣在一起,很有可能结成同盟。至于晓蕾,我也解释不了,仅仅据说原型是金庸先生的第三任夫人,老人家夹带点私货很正常。

9、还有“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传位于其子。段正兴之母姓名,史无记载,是木婉清、钟灵、晓蕾,还是别位嫔妃所生,便不得而知。”

这一段啰嗦的话语,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婉清只是贵妃,因为表述了一个问题,根本没有皇后啊,那就是婉妹最大了,实际上的皇后,有人说之前婉妹很泼辣,不能做皇后,其实人是可以改的,你看段誉不让她戴面幕她就马上不戴,调教一下妥妥的。其实我看历史,段誉的皇后姓王,金庸写小说时估计人设是王语嫣,但性格决定命运,到后来故事情节金庸先生也左右不了了,只能是婉妹上位了。而从“谁家子弟谁家院”“子弟”的解释问题上,金庸先生大动肝火来看,他是想避免婉妹是皇后与历史冲突的问题,所以只写了个贵妃,然后写了一堆注解来让你自己理解。

10、题外话。段誉晚年因诸子争位,出家为僧,(哈哈,谁叫你娶那么多,只娶婉妹不就没事了么),段正兴靠大理权臣支持上位。等等,“梅兰竹菊”嫁给谁了,当然是大理各权臣之子,那么他们老公就是未来支持段正兴的大理权臣了,而晓蕾是李秋水一系的,是对头,钟灵估计不会争,段正兴估摸是婉妹的娃了,嘿嘿。

看了我的分析,你是否认为旧版也应该是新修版这个结局,只是作者没有明白无误的写出来?

新修版后面结局感情铺垫很少了,我很好奇婉妹知道真相后的心情,估计是抱着段誉又哭又笑,然后一耳光,嘿嘿。这个是武侠小说,不是言情小说,作者并不需要写出来,他写了结局你们自己去体会,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爱情。多少年轻时错过的爱情,我们回头想想是否心中有憾,段誉还能回头选择,我们呢?我们不希望“愿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而是希望“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比如木婉清和段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