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国家典藏中心「中央第六次西座谈会藏工作」

8月11日,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办首次媒体开放日活动。据悉,该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开馆展览展品达上万件,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

何为“版本”?中国国家版本馆中的“版本”二字是广义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版本资源,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图书版本之外,古今中外所有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可称为“版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

文瀚阁文瀚厅。文瀚阁是全馆的制高点,外观造型借鉴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唐三彩陶马、晋侯簋等国家一级文物亮相

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馆展览体系以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打造“1 2 3”格局,包含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3个专题展览;同时设置国家书房和文瀚厅2个精品陈列,北区地下一层和洞库5个特色库展,构建融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的国家版本馆特色展陈体系。

据介绍,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文化传世工程,其建设历时3年,精益求精,建筑设计与展陈布置相得益彰,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文华堂前的“赓续文脉”印章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枚寿山石印章。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国家版本馆建筑群的前厅——文兴楼展出了“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分别展示了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文明遗产。

走进这片建筑群的主建筑——文华堂的文华厅,映入眼帘的是挑空两层、1350平方米的国家书房,3万余册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著作呈现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围绕国家书房,一层展出基本陈列“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通过各种版本和文献资料回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二层展出基本陈列“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通过13个单元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该展览汇集全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众多国家一级文物贯穿展线,如鎏金铁芯铜龙、唐三彩陶马、晋侯簋、兵马俑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收藏的跪射武士俑。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首次同台展示四阁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

标志性建筑文瀚阁是全馆的制高点,位于中轴北端,坐落在台基之上,依山面水,气势恢弘。外观造型借鉴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倍显典雅庄重。

文瀚阁内,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亮相,汇聚2000余件马克思主义经典版本,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阁内文瀚厅陈列珍贵古籍出版物,集中展示《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原大仿真影印本、精选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

讲解员介绍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法书集帖拓本《西楼苏帖》。该本为宋拓本,存世稀少,极其珍贵。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其中,《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成与汇总。编纂完成后,抄写七部藏于全国各地。历经沧桑后,只有三部原本保存至今。

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国家版本馆全面征集保藏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中华版本资源。该馆还突出展藏结合,在洞库设立“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库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四阁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设置“汉藏蒙满文经版合璧”特藏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付春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