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海辰·河北张家口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一夜未眠的黄兵思量再三,最终决定放下所有的压抑,谨记连长的话语,路要靠自己去走,道要凭自己去开拓,人生之途只有全力以赴、奋力拼搏,才会无悔来世间的初衷。当然,如若有相互倾慕、彼此爱恋的人能够相伴一生将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当下一想到翎子,黄兵的心陡然一颤——--
生活还得继续,父亲的葬礼依然如续地进行。黄兵看到黄大女捧着“馅食罐”,里面装着最后一次祭奠父亲的饭食。这份重任理应是定了亲的翎子来担当的,黄兵掩饰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黄二女用悲呛却带着一丝惊奇的声音喊道:“大哥,你看,你看,谁来了?”只见村口的大榆树下,一身素洁白衣的翎子正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黄兵这次是喜极而泣,翎子,我亲爱的翎子,我朝思暮想、日夜期盼的翎子,你终于还是来了……
作者海辰的这部《小村之恋》以含蓄完美而告终,文笔细腻、感情纯真,虽然短小精悍,但是绮丽唯美,能把当时农村的爱情观真实的呈现在大家眼前,给读者们奉献了一顿文学的饕餮盛宴!
(二十四)
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将整个天幕逐渐点亮,闪耀了一夜的星辰渐渐退却在那片蔚蓝色中,田野在晨曦的微光中似乎活跃起来,刚刚破土而出的小麦苗、莜麦苗和豌豆苗极力贪婪着阳光的恩赐,吮吸露珠的滋润,想要舒舒服服的伸展一下腰身。静谧的黄土疙瘩村依旧在沉睡中,不时传来几声公鸡的鸣叫,似乎要叫醒这一村人的酣梦。
一夜未睡的黄兵早早起身,穿上白色的孝服,系好麻绳,走出房门。
初升的太阳照射过来的光芒,让黄兵感到很刺眼。他下意识地闭住了眼,取得了暂时的安逸和舒适,但只是一瞬间,他又不得不睁开。他突然想起自己提干时连长钟长江语重心长地对他讲的话,“黄兵,这四个兜变成两个兜,看似简单,实际却是你人生的一大步啊!你是个农村娃娃,能当上军队干部,这可是祖上积下的阴德呀!就算将来转业到地方,你也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干部,彻底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了!所以黄兵啊,你可一定要珍惜这个岗位,好好干!连长能力有限,只能帮你到这一步了,今后的路,可就得靠你自己走啦!”
他知道,今后还有很多难走的路,但无论再难,作为一个家庭的长子,他都不能去逃避,而是要去勇敢地面对。倘若能有一个人,一个他自己喜欢同时对方也爱他的人,与他一起去走这条路……当然,那可能只是他自己的奢望罢了!
他叹了口气,抬起头。
他终于可以勇敢地面对着太阳了!
朝阳下的黄土地,显得格外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是祖祖辈辈们生存生长和生活的地方,是他的根脉所在!他想起了父亲讲述的在一百多年前,他的太爷爷只身一人从山东逃荒到这里,先是给地主当长工,再后来娶了媳妇扎下根,慢慢地繁衍了几代子孙,这些子孙们辛勤开垦、潜心经营,他们闯过关东、走过西口,被抓过壮丁、也参加过革命,历经了民国、抗日战争和内战的风风雨雨,坚忍生存着,努力奋斗着,栉风沐雨、一路前行,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如野草一般坚强的活了下来……那么,到了他这一代,是该彻底改变这世代为农的命运了!他年轻,有头脑,有文化,还有了新的社会身份,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他突然觉得未来又一次充满了希望,道路似乎变得光明起来!但他也明白,将来,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终归还是要回到这片黄土地的。那时,他不仅要自己回来,还要带上他的后辈儿孙们,他要亲自骄傲而自豪地指着这片曾经养育了他们几代人的土地,对他的后世儿孙们说:看啊,这就是咱们老黄家的根!
出殡的队伍渐渐聚拢齐了,作为孝子的黄兵,理应站在队伍的头一个。由于黄老头还没有儿媳妇,只得由黄大女捧着“馅食罐”,里面装着最后一次祭奠死者的饭食。
六老汉站在黄兵身边,叹了口气:“哎,其实订了亲的,就可以作为媳妇儿来捧罐子了。”
黄兵的眼睛又有些酸了,但他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正当他们走出院门口时,黄二女突然用悲呛却带着一丝惊奇的声音喊道:“大哥,你看,你看,谁来了?”
黄兵抬起头一看,只见村口的大榆树下,一身素洁白衣的翎子正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仿佛还看到了她依旧梳着一条麻花大辫,用一根紫红色的毛绒线绳系着,灰蓝色粗麻布裤子下,是一双细绒黑布鞋——就宛如他们初见时她的样子。
他的泪,瞬间跌落下来……
初稿完成于2016年1月12日,河北张家口
二稿修改于2016年3月17日,河北张家口
三稿修改于2019年10月11日,上海松江
【作者简介】海辰,本名刘振华,陆军中校,中央军委机关网《政工研究》和《军旅文学》栏目远程编辑。自幼热爱文学写作,曾在军内外媒体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出版文学作品集《海蓝,海心》《那些年,那些光影流转的记忆》,多部文学作品在军内外征文比赛中获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