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长 前 戏
秋香比他大20岁
......
文 / 聂凡鼎
中国IP商学院 院长
【老聂聊IP】
第 3 季
《中国千古名流IP宇宙》
引言:这一季从个人IP的维度出发,洞察中国历史上那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精神高度与情感浓度的人,通过对TA们所处的历史场景、社会环境、人生际遇、性格特点的梳理、解读,试图探索在今天和未来的语境下创新应用赋能全息生活的可能。
麒麟君子 X 麒麟才子 X 麒麟送子
【 麒 寶 】
麒 寶 带 你
思接千载 神交古人
打卡千古名流 重塑中国文旅
Hi all 我是鼎叔!欢迎来到【中国千古名流IP宇宙】第31期,上期是成语东床快婿和入木三分的贡献者王羲之,这期是大明第一网红唐伯虎。
前戏部分①
【 命该断崖的天才 】
说唐伯虎,我先为大家读一首唐伯虎过五十岁生日的时候写得一首诗: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我们都知道唐伯虎自己给自己曾刻了一方印,叫“江南第一才子”,一生风流倜傥,但为什么他五十岁写得诗却如此沧桑,甚至有点心酸呢?我们就来解答下这个问题。
成化六年,也就是公元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等。
为什么叫唐寅呢?有一种书法是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所生,所以叫唐寅。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出生在庚寅年是对的,剩下都不对,唐寅是生于庚寅年、己卯月,癸丑日。那为什么字伯虎呢?这个也简单,家中老大,寅年属虎嘛。其实这种思路挺酷的,比如我姓聂,属马,如果叫聂午字仲马是不是也很拉风?
唐寅的家世往上倒还是很显赫的,出了好几位将军和肱骨重臣,但到了唐寅父亲唐广德的时候,已成为一个小商人佬,经营着一家小酒馆。
但唐寅的少年时代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生在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的苏州,看尽江南的繁华。
唐伯虎曾经也过一首诗歌颂当年的苏州,写得真好,叫:
江南人尽似神仙,四季看花过一年。
赶早市都清早起,游山船直到山边。
贫逢节令皆沽酒,富买时鲜不论钱。
吏部门前石碑上,苏州两字指摩穿。
说实在的我听着都羡慕,都想穿越回去度个假,这应该是唐伯虎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不过唐伯虎的父亲老唐当酒吧老板,家里物质虽然不匮乏,但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却不高,老唐还是希望儿子小唐能有一天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家族的阶层越迁,所以从小对唐伯虎就展开了不计成本的教育投资,唐伯虎也是聪明好学,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名,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子,从而受到文坛前辈文林(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的父亲)的关注,并收为学生,文林很欣赏唐伯虎,于是把年轻的唐伯虎介绍给苏州的士绅和当时的一票文坛翘楚,因此唐伯虎结识了沈周、吴宽和大书法家祝允明等等。
大家对唐伯虎的才华也都是交口称赞,也是因为成名太早,所以年轻的唐伯虎难免轻狂,就和今天很多一夜成名的小鲜肉一样,开始放荡不羁,大部分时间和金钱都花在泡吧、把妹抽水烟上。所以《明史》上说唐伯虎叫: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孺子狂童。
也就是这段时间,唐伯虎认识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朋友。首先就是比他大11岁的苏州文坛领袖祝枝山。大家千万不要被周星驰拍得《唐伯虎点秋香》里陈百祥演得那个猥琐祝枝山误导,事实上历史上的祝枝山才华绝对不再唐寅之下,而且这个人胸襟开阔。当年是祝枝山主动向唐伯虎示好好的,但那个时候唐伯虎恃才傲物,觉得自己宇宙无敌,还看不起祝枝山,对老祝爱搭不理,但老祝也不介意,多次给唐伯虎写信,交流文学诗歌,唐伯虎终于发现老祝不是一般人,于是两人成为好朋友。当然,还有文徵明、张灵,也都是那个时代苏州文坛的耀眼新星,哥几个气味相投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仗着年轻,有才任性,可以说是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快活的很。
周星驰拍得《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个情节是江南四大才子化妆成乞丐在街上泡妞,貌似是周星驰设计出了的搞笑情节,但其实还真有其事,比如有一次唐伯虎与张灵、祝枝山哥仨就闲的无聊,打扮成乞丐,在雨中的街头装可怜,唱莲花落,得了打赏的钱,然后高高兴兴去买酒痛饮。
说实在的,年轻的时候干点乖张快活点事儿是挺让人羡慕的,老了以后都是回忆嘛。
唐伯虎胡闹归胡闹,19岁那年还是结婚了,娶妻徐氏,小夫妻感情也不错,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唐伯虎是顺风顺水。
但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顺风,唐伯虎到了二十三、四岁的时候,短短两年时间,家庭陡生变故,母亲、妻子和钟爱的妹妹先后去世,这让轻狂浮浪的唐伯虎第一次意识到了人生的沉重,于是开始收敛自己的心性,远离诱惑,转而一心准备科举考试。
给了给自己励志,唐伯虎曾经写过一首《夜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境:
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就这样到了唐伯虎28岁的时候,在南京的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相当于今天江苏省高考第一名,当时叫叫解元),如果后面在礼部的会试中又考了第一,那就是会元,然后在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如果殿试再被皇帝点为第一,就是状元了。如果一个人连续拿下三个第一,这就叫连中三元,连中三元在中国古代是非困难的,有人统计,中国自有科举制1200多年时间里,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
这个时候的唐伯虎应该说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小高潮,他在中了解元之后志得意满恃才傲物,每天喝酒泡妞流连欢场,实话说有点不太着调,连他当年的那些哥们儿们也看不下去,祝枝山就劝他,说,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容易栽跟头。文徵明也写信给唐伯虎说,我老爹,也就是你的老师一直说你比我有才华,但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很担心你,让我劝你,说你再这么轻浮下去恐怕会一事无成。但这个时候的唐伯虎根本不把朋友们的话放在心上,还给文徵明回信,大体意思是,我生来就这样,你要看我不顺眼,就别和我交朋友。这就有点不像话了。
就这样,信心满满的唐伯虎于第二年赴北京去参加礼部的会试,以当时唐伯虎的才气,很多人相信拿下个连中三元也是有可能的。但可能唐伯虎自己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次参加会试,唐伯虎卷入一场风波,从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关于这桩历史悬案,我们要好好说一说,在弘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98年,29岁的唐伯虎以前一年江苏省高考第一的成绩赴北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结伴进京遇到了同样赴京赶考的江阴富家子弟徐经, 徐经这个人虽然是个妥妥的富二代,但也有点才学,并且也爱玩儿,赴京赶考随船还带了六七个戏子,每天搞文艺演出,唐伯虎本来就生性风流,再加上徐经早就听说过唐伯虎的大名,频频向唐伯虎示好,于是两人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徐经吃喝玩乐都带着唐伯虎,因为不差钱嘛,所以在经济上也对唐伯虎有很多的支持,抵京之后,两个人经常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票戏子招摇过市,说实在的,这种派头也是有点太高调,这其实还好,但这哥俩最不应该的是居然在考试前公然带着厚礼出入于部长、副部长的家门,说是按礼数拜访同乡,但这就很有跑关系的嫌疑。这些被拜访过的官员里面就有后来做了主考官的礼部右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事程敏政和礼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等人。
于是有蹊跷的事儿出现了,考试之后,原本三月初二就是放榜日,结果足足拖了五天仍不见动静,相反传来一个消息,当时的给事中华昶弹劾主考官程敏政泄题,并且直接说考生唐寅、徐经贿赂考官,提前获得考题。
此事一出,舆论哗然,当时的明孝宗非常生气,敕令严查此事,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唐寅科考舞弊案”,在这儿要多说一句,本来这件事儿的主要发起人是徐经,但为什么唐伯虎似乎成了第一当事人呢?其实就是因为唐伯虎的名气比较大嘛。
我们还是说回案子本身,在皇帝的追查下,案件爆料人给事中华昶首先被投入了监狱,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因为第一轮调查结果很快出炉,这次考试程敏政的录取名单中并没有唐伯虎和徐经二人,从这个角度讲受贿之事就无从谈起,所以华昶涉嫌诬告。
但华昶不服,在狱中一口咬定徐经和唐伯虎确有贿赂之事,于是紧接着徐和唐也被抓了起来,在严刑逼供之下,两个人都交代确实给了程敏政见面礼,徐经给得是金币,唐伯虎则献上一幅求来的墨宝,但两人打死都不承认“买题”一说,就这样查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定案,“贿赂考官买题泄题”查无实证,但徐和唐确实在考前给主考官送过礼,属于行为不端,也应受到惩肃,于是徐和唐被剥夺了功名,从此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只可以充任县衙小吏使用,也就是相当于这辈子只能在县级机关当个科员,体制内晋升就别想了。而另一当事人程敏政皇帝也给留了点面子,没有直接处罚,而是让他自己退休,老程是又憋屈又心塞,退休回家四天之后就抑郁而终了。
经过了这一次风波,唐伯虎和徐经灰头土脸回到老家,徐经呢,倒也学乖了,从此闭门读书,期待着朝廷是不是啥时候来个大赦,还有机会再申请一张准考证,当然,我们知道他到死也没等来这个机会。
而本来就心高气傲的唐伯虎被一棒子打得晕头转向,首先觉得在县里当科员这事儿是对自己的侮辱,压根儿没去上任,在家里很是颓废,导致夫妻失和,最终离婚,反正就是劳燕分飞吧。
注意,这一年仕途被画上句号的唐伯虎29岁,在那个时代这和被判了死刑没什么区别,那么唐伯虎的后半生该如何度过呢?
简单说,就是用自我放逐对抗惨淡的人生。首先就是通过旅游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唐伯虎于弘治十四年也就是1501年,开始远游,到 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后来生病才回家养病。病好之后,弟弟唐申可能是觉得这个哥哥有点不可救药,就提出分家,于是兄弟分家。不过弟弟唐申为了哥哥以后能有个依靠,还是过继给唐伯虎一个儿子。
而唐伯虎则索性放飞自我,不是天天喝酒,就是去色情场所寻求性服务。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唐伯虎结识了一位青楼女子沈九娘,沈九娘虽然出身风尘,但才情出众,很快成为唐伯虎的红颜知己,给了唐伯虎重要的精神慰寄。所以,唐伯虎后来就娶了沈九娘为妻,沈九娘为唐伯虎生下一个女儿,这也是唐伯虎第三任妻子,当然也是唐伯虎生命里最后一位妻子。在沈九娘的陪伴下,唐伯虎终于重新建立了对人生的希望,也不再瞎逼浪了,开始在家里面潜心作画,这一时期唐伯虎啊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当然,唐伯虎作画也不光是为了简单搞艺术,其实还是为了谋生,活着就得挣钱嘛。因为当官无望,唐伯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画画的手艺,所以也是只要给钱什么活儿都接,比如这期间唐伯虎就帮别人当枪手,伪造了不少历代名家的假画,这些唐伯虎伪造的假画今天传下来的不少,搞得后来的收藏家很头疼。除此之外,唐伯虎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还画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春宫图,怎么说呢,站在今天的角度有传播淫秽物品的嫌疑,但在那个时代其实无所谓,食色性也,即便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八小时之外也是龌龊的权利的,更何况唐伯虎也得养家糊口嘛,用葛优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挣钱嘛,不磕碜。
我们知道唐伯虎的美人画得很好,这其实就是与他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经常练手有很大的关系。
唐伯虎以为自己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结果没多久突然出了一档子事儿,就是当时皇帝的叔叔——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突然给唐伯虎发了一封offer,让唐伯虎去当顾问。终于又有了一个干公务员的机会,唐伯虎非常开心,屁颠屁颠就去了,结果没想到又掉进了大坑。到宁王公司没半年,唐伯虎就发现这位老大居然准备造反,关于宁王这一段我们在之前讲王阳明那期讲过,就不细说了,后来被小唐伯虎两岁的王阳明给干翻了嘛。
但当时唐伯虎吓坏了,发现自己进了贼窝,想走还走不了,实在没办法唐伯虎只好搞“行为艺术”,正史记载叫“佯狂使酒,露其丑秽”,每天喝尿吃屎还裸奔,说实在的,为了保命牺牲也是蛮大,最终宁王看不下去就把唐伯虎赶了出去。
经过这一次死里逃生,唐伯虎彻底看破红尘,返回苏州之后,皈心佛教,自号六如,但也依然过着纵情饮酒以及颓废的生活,同时继续作画以维持生计,我们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个时候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唐伯虎,笔下艺术境界达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时间唐伯虎在画堂声名大噪,也赚了点钱,于是唐伯虎又与朋友们借了些钱,在苏州附近的桃花坞建了一所庄园,自号桃花庵主,不仅在那里遍植桃树,还相继修建了桃花庵、梦墨亭、蛱蝶斋、学圃堂,又在草堂周围种上梅兰竹菊。
那时的唐伯虎早已被被命运KO的满头大包,也反思自己荒唐任性的少年,也与之前的好朋友们恢复了联络,在桃花庵的时候经常邀请祝枝山、文徵明、沈周等当年的老弟兄饮酒作诗。可以说彻底看破红尘,每天疯疯癫癫,喝醉之后有时大笑,有时大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唐伯虎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就这样,时间到了公元1523年的一个冬夜,身染重病的唐伯虎挣扎写下一首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然后撒手而去,时年53岁,死后就葬在桃花坞北。
前戏部分②
【 被历史IP化的符号 】
唐伯虎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被后人认为成就最大的应该是绘画。
唐伯虎的绘画题材其实很丰富,有山水、人物、花鸟写意等等,这其中人物画尤其出色,不仅具有高超的写实功力,而且神韵独具,最有特色的就是仕女画,无论是白描还是工笔重彩都能将人物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是非常杰出的作品。
当然,无论山水还是花鸟,也都清雅幽丽,超凡脱俗。直到今天,唐伯虎的画依然是收藏领域的顶流。
然后我们再说唐伯虎的书法,人们评价唐伯虎点书法源自赵孟頫,但又有所突破,所谓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最直观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唐伯虎临的《兰亭序》。
然后就是诗,说实在的我个人最喜欢唐伯虎的诗,我觉得唐伯虎的诗,真有一种通透,不装X,有点像李宗盛的歌词,浅显直白直指人心。有些诗还颇具嘻哈精神,比如下面这首:
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
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再比如这一首《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从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唐伯虎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却一生失败,这也成就了他癫狂通透的人生,所以,从明朝开始,唐伯虎就经历了一个不断被IP化的过程,市井中不断有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故事在流传。
各种文人笔记,比如《蕉窗杂录》、《皇明世说新语》、《风流逸响》等等,大多情节都是文学杜撰。有人甚至因为唐伯虎第三个夫人叫沈九娘,而杜撰成唐伯虎“妻妾成群”娶了“九个美娇娘”。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IP化就是冯梦龙写得传奇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这其中就写的就是我们今天都知道的“三笑点秋香”的故事。
事实上秋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还真的和唐伯虎同时生活在明朝中期的苏州,但年纪比唐伯虎大了20岁,而且也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丫鬟,而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倒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家庭不幸沦落风尘。也还真多和当时的一位文人产生过爱情故事,但这过人并不是唐伯虎。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原型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家王同轨的《耳谈》中,后来到了明朝末年冯梦龙写《唐解元一笑姻缘》就把人家故事里的主人公换成了唐伯虎和秋香了。没想到因为唐伯虎名气太大,原小说彻底被人遗忘,唐伯虎的故事却一直流传的下来。
从文旅的角度讲,唐伯虎今天至少在影视和文艺领域已经是一个大IP了,但没有机构将他做成文旅资产,这是个巨大蓝海。而对于城市来讲,苏州是最适配的城市,利用民间巨大认知势能和历史存留的供给日常运营的大量故事内容,可针对性开发一对小伯虎和小秋香的CP,形成吃、住、行、游、娱、购、商、养、学的主题矩阵王国状态。
另外,在旅游产品端,可设计一个“万里江山笔下生”的主题游学,唐伯虎和苏东坡和李白一样遍游华夏,镇江、南京、扬州、芜湖、庐山、赤壁、岳阳、观洞庭、衡山、武夷山、九鲤湖、雁荡山、普陀山、西湖、黄山、九华山…
再有,从江南四大才子元宇宙角度,那么以唐伯虎和他的好朋友们做为宇宙元点延展出与今人无缝的思想、情感、消费、社交的衔接,想象空间巨大。
【 下位神预告 】
OK,大明第一网红就说到这儿,下期穿越回春秋,拜访中古历史上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一位哲学家,猜猜是谁?
- E N D -
【天选学社】 3大申请条件
①热爱文化艺术 ②自己说了算 ③回答7道灵魂追问
著名IP策划人:聂凡鼎
中国IP商学院 院长
九麦策划 董事长
上海交大EMAB 产业IP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 首席IP专家
中商恒生集团 首席文旅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