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合肥北苑村社区「合肥瑶海区北苑小区:支部建起来 党员站出来 有话说出来」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昨日一大早,合肥瑶海区嘉山路街道板桥社区北苑小区党支部的党员及居民们在小区党群服务站汇聚一堂,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他们由衷赞叹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累累成果,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心中激荡——对于这个拥有1600多名居民的小区而言,正是坚持党建引领,才让幸福变得触手可得。

多年前,一段话语曾经在北苑小区的居民中广为流传。“停车难、晾晒难、没公厕,配套设施基本没有。”短短几个字,道出了小区问题突出,群众心中的不满。

不过,随着北苑小区党支部的成立,小区从内到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党支部建了 凝聚力来了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首先要健全组织网络,加强支部建设,把支部建在小区里、建在居民家门口,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党心民心。”

北苑小区位于新蚌埠以北,西临板桥河,东临嘉山路,小区有17栋楼,总户数624户,总人口1609人,属于嘉山路街道板桥社区的回迁小区,小区公服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居民群众多有不满。

街道将支部建到小区里,变“群龙无首”为“核心引领”,坚持把党的旗帜竖起来、让党员身份亮出来,摸排党员55人,其中在职党员11人,推动功能性网格党支部向实体化小区党支部转化,进一步充实“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党组织体系,动员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在职、退休党员从“幕后”走向“台前”,号召他们加入小区党支部班子、担任“楼栋长”“红色小管家”等,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和“联系群众全覆盖”。明确小区党支部在小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小区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社区好帮手”单位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形式,推动党的领导贯穿小区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小区党支部为我们服务小区搭建了平台。”党员居民朱昌琴激动地说,看到小区成立党支部的通知,她第一时间就“亮了身份”,希望能在“八小时”工作之余为自己所在的小区贡献一份力量。

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员来了,活力也来了。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的建设中来。

党群议事会有了 活力来了

板桥社区会议室热闹非凡,北苑小区议事会在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议事会成员们汇聚一堂,畅所欲言。

这样的议事模式,正是基于小区党支部推动建立的“一核多方”创新机制。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居委、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相互融合,实现一核多方、合作共治。各方集合起来,组成一个集议事、共建、监督于一身的“小区议事会”。对于老旧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过去业主们总感觉申诉无门,有了议事协商后,他们有了新的沟通平台,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小区议事会以党支部为核心,决策之前,所有成员积极发言,提出建议;决策之后,所有成员带头执行,心向一处,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经过充分协调形成的决策,让共商共治聚民力成为小区不断变美的秘籍。

小区议事会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服配套不足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我认为可以通过统计小区车辆信息,采用错时或临时停放、车牌号单双号停放等方式,实现车位共享。”

“可以在小区公共区域张贴禁止晾晒温馨提示牌,建立集中晾晒点,安装晾晒架,确保晾晒有场地、有秩序。”

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居民们越发认可民主议事制度。小区议事会更深层的作用也在逐渐体现,居民自治意识正逐步提高。

“只有居民当家作主的身份得到认同,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协商治理,让我们在小区内真正成为主人,而不只是住民。”北苑小区党员代表王大爷对小区成立的议事会制度赞不绝口。

氛围好了 幸福来了

走进北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路面、整齐的车位、崭新的活动场地。无论是在“左邻右舍”服务站还是活动广场,都能听见居民们欢乐的笑声。

改变源自小区党支部的成立。可以说,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员带头站出来,让更多的资源和服务下沉到了一线。

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10多名党支部成员被分配到小区各楼栋,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党员们还牵头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创建、健康义诊、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让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走进百姓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党支部还为居民打造“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让“和谐邻里情”成为小区文化的主旋律。

从居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扎实推动更多惠民实事,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样的场景在北苑小区不断上演。自小区党支部成立后,通过落实“党建 红色小管家”“入户走访”、召开“党群议事会”“微心愿征集”等方式,共梳理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逐条落实解决“停车难、晾晒难、无公厕”等急难愁盼问题19个。

推行“党支部建在小区”,打通社会治理最后100米,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不仅是对小区党建成果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更深层次推进。目前,全街44个小区已通过单独或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小区(片区)党支部36个,真正实现党的工作在小区一级全覆盖。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治理好小区、服务好居民和促进居民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把小区建设得更美丽、更文明、更安全、更温馨,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金鑫 邓雪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