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怕得乳腺癌想把乳腺切除「乳房」

她曾有一头瀑布般靓丽的长发

这是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

直到被宣告得了乳腺癌

做了几次化疗后

头顶的骄傲已不复存在

爱美的她

无论多热都会戴着假发出门

但还是怕别人看到自己没头发

手术后

她的胸口下插着引流袋

无论睡觉、出门都要带着

不然血水就会流出来

回家后

她拒绝照镜子

只因一时不能接受

自己空荡荡的胸口

咳嗽、腰疼、腿麻...

只要身体有一点小问题

她都会整夜整夜睡不着

这就是乳腺癌患者

多数都会遇到的一个难缠问题——

心病!

今年65岁的安阿姨,曾在罹患乳腺癌后,又得了抑郁症。

动手术那时候还行,完就好了。但我没想到化疗这么凶猛,化疗是把你精神都给打垮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安阿姨

那时候,她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各种消极想法让她几乎精神崩溃。

她想到了死。

甚至心里头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死最痛快。

“想来想去,也没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家人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恐惧,才让她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但面对医生给她开的精神类药物,她又不敢吃,这让她在抗癌的路上,走得比其他人更苦。

安阿姨的经历,不是个例,而是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缩影。

想得最多,还是一个问题:我还能活多久?手术顺利吗?我能扛过去吗?我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和家人在一起?

——知乎网友,27岁乳腺癌患者

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报告,2017年乳腺癌占深圳女性肿瘤的17.27%,稳坐女性癌症的头把交椅。

△2017年深圳男/女恶性肿瘤前10位

这个“头号杀手”,给女患者带来的是身心两重打击——癌症的忧虑、缺失乳房的痛苦。

有国内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为11.6%-52.9%,焦虑症发生率为14.9%-61.9%。

近100%的患者,在最初的治疗结束后会常常担心复发;

近70%的患者有显著的恐惧;

超过40%的患者在疾病治疗三年后,仍然非常担心肿瘤会再次出现。

2003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深圳市二医院”)召集本院的乳腺癌患者开了一次座谈会,发现她们在治疗后,除了康复管理,还面临着回归社会、家庭的问题。

于是,在甲乳科主任王先明带头下,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医护人员为主导的乳腺癌病友康复俱乐部——汝康会。

借助这个平台,患者不仅可以随时向医护人员咨询问题,一些已康复的患者,也会到医院跟新病友聊天,现身说法地鼓励她们摆脱恐惧。

2015年1月,一位百岁老人在该院做完手术后,科室就组织了这帮义工来陪老人家,护士也24小时陪伴着,给她翻身喂饭。

康复出院时,老人特意向科室赠送了锦旗。102岁时,医院妇委会和团队医护人员代表,还专程去养老院看望正在安享晚年的她。

目前甲状腺、乳腺的诊疗模式,在深圳各个医院差距不会特别大。

但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有温度的诊疗照护,让他们有家的依赖,心情愉悦接受治疗,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科护士长宋淑芬

很多患者即便住得远,也要坚持坐车来这里治疗,“这里能给我家的感觉。”

一位小学生甚至在网上写下母亲在该院就诊的经历——

谢谢医护人员救了我妈妈!

很多医院病人出院后就不再管了,可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组建了汝康会,为病人提供出院后的康复服务。

我跟着妈妈参加过他们的活动,更多地了解了乳癌。当时我在现场对病人阿姨们说:‘我们孩子需要妈妈们与病魔斗争。’

阿姨们流着泪对我说:‘我们为了孩子们,要和癌症斗争!

——一位妈妈不幸罹患乳腺癌的小学生

现在,汝康会已有千余名会员,组织了一百多场大型公益讲座,还创立了汝康操、汝康歌、汝康学院,编写激励书等。

在医护人员鼓舞下,病友们主动“走出去”,还参加了五届“全球华人乳癌病友组织联盟大会”,展示了深圳乳癌患者的风采。

张阿姨也是一名乳腺癌患者。

确诊时,其他医院的医生说:“你就算了吧,别治疗了,就好好去吃去玩,就三个月。”

但是到了深圳市二医院,医生却告诉她:“如果不抛弃不放弃的话,你可以活更长的时间。要是你信任我们,我们就一起努力。”

张阿姨选择了信任。

即便在化疗过程中,头发掉光、恶心呕吐、手指甲脚趾甲都脱没了,还起血泡,她都很坚强,非常配合治疗。“没事,我来了就交给你们。”

在医护人员的坚守陪伴中,张阿姨活了5年。宋淑芬回忆起和她最后一次见面,都忍不住哽咽——

那是她最后一次抓着我手,叫我“小宋”。五年的陪伴,五年的感情,都在这一天结束了。”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科护士长宋淑芬

张阿姨离开以后,家属来到医院收拾遗物。

走之前,他们到每一个办公室致谢,向每一位医护表示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话,张阿姨或许撑不过5年。

直到现在,家属逢年过节还是会给宋淑芬和其他医护人员发上一条节日问候。

“人性化”是深圳市二医院甲乳科一直倡导的医学模式,就连护士们在护理上,都很是用心。

2010年开始,她们就率先深圳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抓细节、抓质量、抓服务,最终成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今年3月,这个科室又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33名医护人员中,有25名“巾帼”,占比达到76%。

一直以来,我们都不忘初心,爱心付出,为病患营造着有温度的诊治照护氛围。

这次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是认可是荣誉,更是责任,也是一种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科护士长宋淑芬

-End-

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余海蓉、“新新报” “健康界”微信公众号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