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山乡春早阅读「溪山春晓作者」

#我在头条写小说#


(五)

柳富贵毕竟见过世面,思维和想法与其他村民不一样,不仅仅是让客人睡好吃好,生活服务他。他把重点放在客人体验乡愁记忆上,迎合都市人向往返璞归真的心态,到乡村放慢为生活奔波的脚步,放松心情。


他将村旁的农田租来办起了开心农场,有偿让客人种菜,这类客人大多是退休人员,也有企业的白领。他们认领一块地或一畦地,种什么我的地盘我做主,走后由柳富贵雇村里的老农照料,菜的长势不时拍成视频发给他们,有的还会让把成熟的菜收拾干净后用快递寄给他们,他们说自己种的菜环保、生态安全。按成本折算这菜的价格并不便宜,然而,这不是讨价还价的菜市场,讲究的是心情。有的客人会过一段时间又会来住上十天半个月的,菜地倒成了他们的牵挂,走时都会把自己种的菜什么的带走,回家后送给邻里品尝。还有的客人包上一丘田种上山区老品种稻子,自己时不时过来住几天,看看自己的稻田。


稻田雇村里人照管,不施农药化肥,自然农法,能收多少是多少,收割晒干碾成米带回家,当做礼物馈赠,大受欢迎。村里有几个老农常年帮柳富贵给客人照料菜地、稻田挣钱,活轻松、工钱不低,十分感激他。村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客人是大家的财神爷,要敬重,都自觉搞好村里的卫生环境,过年过节办喜事,村民会到客栈邀请客人去过节,感受民俗风情。


好客的乡民,山青水秀的环境,独特的风俗习惯,被客人在网上热传,刘家堂渐渐名声鹊起。


柳富贵还有一招,让客人对刘家堂村流连忘返。他诱导客人做一回刘家堂人,根据时节他会带着从未上过山的城里人去挖春笋、扼山笋、摘猕猴桃、采野草莓和覆盆子、挖野菜,甚至,他还会把客人带到村边山上砍柴,教客人酿客家人特有的白米酒,用稻谷酒糟烧土烧酒。客人喜欢他用柴火灶做饭烧菜,他做饭烧菜时客人就帮他烧火和他聊天。客人来此散心,更多的是体验乡村生活,有的还真有乐不思蜀的感觉。客人有的称柳富贵为“刘家堂堂主”,有的称他为“客家大叔”,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客人的朋友圈里,成了当地民宿的代言人。


民宿生意红火了,柳富贵招了几位村里的留守妇女作服务员,宋春艳也经常被叫回村里当“二老板”,因为柳富贵要给村里办事就要往乡里、县里跑,“柳家客栈”的业务几个服务员也忙得下来,客人也多是常客,宋春艳就腾出手事帮忙民宿。时间长了,客人知道她同柳富贵的关系,同她开玩笑都叫她为“老板娘”,她也会做个鬼脸用手指指屋里搪塞道:老板的娘在里面。

一日,一位从省城开自驾车来的作家,要在驿站住一个多月,说的是为省电视台创作剧本。作家随和没架子,喜欢吸烟、喝酒,车主后备箱装是名烟名酒,还有当作酒配的小吃,他说这是创作时的标配。有时会开着车子到邻近村庄去采风,找村民聊天,听村民讲风土人情,在村民家里吃饭,吃完饭他就从车上拿出那些大城市才有的食品作为回赠。


有时他一整天都呆在房里创作,晚上就找柳富贵喝酒,拿出小吃和好酒,酒有茅台、水井坊、五粮液。一次柳富贵请他吃宵夜,弄了几个土菜,腊肉蒜苗、苋菜、猪脚炖笋尖、腌山蟹,酒是存放了五年的本地土烧酒,作家端起酒杯咪了一口,只见眼睛一亮,问道是什么酒?绵酽滑润不伤喉。


“这是存放了五年的当地纯粮烧制的土烧,不是勾兑酒,有毒有害的物质都已挥发,醉了也不上头”柳富贵告诉作家白酒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喝。

“名酒也没有这土烧好喝啊”作家喝下一大口土烧称好,要用茅台换土烧。

“这螃蟹真是味道好极了,我是第一次吃到”作家对腌山蟹十分好奇。

“农历九月后在山间小溪抓的,用盐、白酒、辣椒腌制三个月才可食用,当地特色民间美食”柳富贵解释道。

一个月时间在山乡慢慢流逝,作家和柳富贵、宋春艳成了好朋友。剧本要杀青那天下午,作家走出房间,很高兴对柳富贵说任务今晚即可完成,感谢他对自己创作所提供的帮助,现在,要把来自省城的一份礼物给他,礼物已发到他手机了。柳富贵打开手机发现是省城都市报的电子版,作家用了一个整版讲述了刘家堂村的前世今生,柳富贵、宋春艳的故事也在其中。柳富贵知道这这份都市报发行量很大,是一份受都市市民喜欢的报纸,一个版面的广告费就要十多万,这份礼物确实有点大。


“谢谢大作家的大礼,你抓紧时间做好收尾,宵夜狗肉锅等候”柳富贵心情特好。

此时已是冬季,吃狗肉暖胃又暖身子,狗肉锅自然是宵夜的首选。

“把老板娘也叫回来”作家对柳富贵眨了眨眼。

晚饭后,柳富贵就开车去省城搭宋春艳,顺便处理了县城的一些事务后回到村里已是八点多钟了,俩人开始准备狗肉锅,狗肉是用柴火灶的小锅慢火炖着,俩人一边炖着狗肉一边仔细阅读作家写的文章,将近两个小时的慢炖,狗肉的香味弥漫在整座房子。作家走出房间说,狗肉香使我没法干活了,只好明天再继续了。柳富贵又找了两三位会喝酒会吃狗肉的客人,一道品尝土狗肉的味道。

“把小风炉放在地上,大家坐小凳围着吃肉喝酒,来个‘围炉夜话’,这样既有氛围又能烤火取暖”作家看到桌子上的小风炉的炭火燃得很旺,将锅里的狗肉煮得沸腾,提出了新鲜的建议。

“我这次创作的剧本是反映乡村振兴,来到刘家堂后给了我很多灵感,这里自然环境好、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富有特色,每个村的红柿子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到时候向剧组推荐刘家堂作为一个外景拍摄点”作家感慨地说。

“电视剧开播了,也让我们饱饱眼福”几位外地客人向作家敬酒。

“如能在刘家堂拍摄的话,我报名当群众演员”宋春艳也向作家干杯。

“必须的,要给你重要角色,作为客‘客家驿站’大当家的角儿推出”作家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十分感谢,欢迎您以后能经常来刘家堂散心,明后年县里通动车后就更方便了”柳富贵同作家碰了碰杯,俩人将杯中酒喝完又满上。

“刘家堂的冬天渐渐远去,春天已款款而来。柳富贵、宋春艳人生的春季也在刘家堂的春天里冒出了新绿”作家朗读起他所写文章的最后两句。

“都一大把年纪了,春季早过去了”柳富贵笑哈哈道。

“第一春过去了,还有第二春啊”宋春艳有意接了一句。

“对,为第二春干杯”作家举起酒杯提议,大家举杯同饮。

冬天是春天的前站,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因为,冬天过后是春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