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把滚烫的心放进与人民同心的作品里「心同心」

【短评】

李迪的老伴儿魏桂兰说,李迪写作的时候常常在书房里呜呜地哭,边写边哭。她知道,老李把自己和故事里的人融在一起了。他泪中带笑,他和故事里的人同笑同歌。

一位作家,如何能做到这样情动于衷、物我两忘?

看看李迪吧,为采访新疆沙漠公路旁的一口水井和常年守护公路的一对夫妇,他会从北京万里迢迢跑三趟塔克拉玛干;为书写山西永和县脱贫攻坚,他五去永和,山山水水走遍;为讲好警察和在押人员的故事,他七进看守所,甚至要求住在在押人员的隔壁;即使在病榻上,他也要拼尽最后的力气,为十八洞村那些可爱的人写完最后五个扶贫故事……他下的是“笨”功夫,也是苦功夫,他心无旁骛地用笔,诚恳地向生活的深处、再深处开掘。

正如燃烧是火的天职,写作则是作家的使命。李迪深爱着中国广袤的土地,深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每天正在发生着的活跃跃的创造。他的热爱催生了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他的使命感驱使着他自觉地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付诸文学实践。面对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李迪不做旁观者,不做空谈者,俯身大地,扎根人民,像一团传递着温暖和光明的火,用燃烧的激情感知时代的脉搏,用深情的笔触书写着人民的故事、时代的故事、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他在书写的“墨水”中配比了高浓度的血,因此他能够与笔下的人物同声相应、息息相通。他以对文学的虔诚、对时代的责任、对人民的深情,完成了生命最耀眼、最令人动容的升华;从他作品的字里行间,读者也会感受到文学塑造人类灵魂的高贵品质和无上尊严。

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期待着深刻、诚意而细致入微的文学书写。在这条生机勃勃的道路上,李迪是其中一个醒目的路标。

(作者:邓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