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来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货真价实 ----------王小波
能够大胆直白的把“性爱”与“人性”在人们面前毫不掩饰的剖析,露骨的展现出来的,屈指可数,首数王小波!
他用自己独有的黑色幽默,让你看懂欲望的真实,现实的荒谬。
他的著作《黄金时代》,说尽肉欲、人性追求,让人“欲罢不能”。《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宠儿”,早先很多人把这本书当成了人生第一本“小黄书”来看。男生宿舍的必备读物!
小说中的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要说明她怎会有这种见识,一切都要回溯到那一回我从医院回来,从她那里经过进了山。我叫她去看我,她一直在犹豫。等到她下定了决心,穿过中午的热风,来到我的草房前面,那一瞬间,她心里有很多美丽的想象。等到她进了那间草房,看见我的小和尚直挺挺,像一件丑恶的刑具。那时她惊叫起来,放弃了一切希望。
这本书中,王小波对男女情事的细节描写,都是为“人性”的呈现。大胆直接,一点也不含蓄的,一看就是王小波的风格,别人根本不敢这么写,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学!
故事中王二对性是“饥渴”的,但他“饥”的原因是人性被扭曲和压抑,他“渴”的原因是对梦想、自由热切的期望。看过《黄金时代》的读者,把他们二人这段男女情事,称做“屁股上拍出的爱情”。
生前无人问津,死后才爆红王小波日后相继完成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三部曲,当他满怀期待地投稿到出版社后,现实却狠狠地“抽”了他一巴掌。
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甚至被人嘲讽,说他的作品简直就是“黄色小说”,不懂的人才会这样认为,而王小波自己却非常清楚,内容虽然是以“性”为主题,但是他真正讲出来的东西,并非肤浅的“黄色小说”。
出版社并没有因为他的解释而改变想法,始终抓住一点放,那就是他的作品对于“性”描述得太过细致,所以不允许出版。
意外的是,1997年4月,45岁的王小波心脏病猝发而亡,至死都没有成功出版自己的作品,充满遗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同年五月份,中国现代文学馆专门为王小波的作品召开学术研讨会,表示:王小波同志笔下的“性”,虽然有大胆直白的描写,但却不只是颓废的日常化生活态度,而是精英化的价值伦理,我们不应该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而是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去剖析!
王小波用黑色幽默写肉欲,有人当“黄色小说”看,而王朔则给出了更高评价,高晓松把他“封神”!
他的黑色幽默,他的逻辑思辨魅力,他对人性的追问,他对底层生存状态的关注,无不在杂文集中闪闪发光。迄今也没有一位作家,可以有他那种生花妙笔,可以将复杂的道理,如此平实、家常、有趣地讲述出来,既让中学生看得兴味盎然,也能让文化名人们如醉似痴。
当你读完《黄金时代》,笑了,说明你不懂“人性”,
当你读完《黄金时代》,哭了,说明你不懂“性爱”,
当你读完哭笑不得,说明这本书,你已经爱不释手了。
王小波这套以《黄金时代》为首的“时代三部曲”,原价143元,现在只要98元,也就是一顿烧烤的钱,却可以走进王小波的“肉欲世界”,找到人性的魅力,感受那让人欲罢不能的”黄金时代“,何乐而不为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