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林徽因回忆徐志摩「林徽因,我准备用一辈子来回答」

那一年的乱世相逢中,夹杂着几分上天安排好的彻骨缠绵,如果不是缘分使然,又怎么会安排他们相遇在伦敦那个美丽多情的城市。

林徽因随着父亲游学,而徐志摩则是为了心中所谓的“革命”,殊途同归,然而猜中了故事开头,却猜不中结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始终被禁锢于现实,恨情长纸短。

林徽因初遇徐志摩那一年,才16岁,而徐志摩已经是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比林徽因大了几年不止。张幼仪,这个原配夫人,也是值得我们记住的。她独立,自强,不依靠于任何人,所有人都会觉得她可以胜任一个妻子的角色,除了徐志摩。是的,性格上的差异使得他们终于还是分道扬镳。

再说徐志摩,在伦敦这个浪漫城市的街头,与林徽因接触久了,情感的天平开始倾斜,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即便你捂住嘴巴,还是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年龄尚小的林徽因自然是懵懂无知,然而其父亲却没有放过这个细节。为了爱女的前途,迅速回国,以绝后患。

而这个时候的徐志摩还在自己革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在多伦多这个美丽的城市,张幼仪怀孕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徐志摩完全没有意识到林徽因的去路。

另一方面,回国后的林徽因,在父亲的安排下与梁思成开始接触,甚至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订下了婚姻。待到徐志摩得知消息,已经是为时已晚。

我们无法确切的得知,当年的林徽因对于徐志摩到底用情几何,只是通过两件事,可以隐隐窥见。待多年后的林徽因在北京协和的一场讲座里,徐志摩得知后,立刻乘坐飞机从南京出发,不幸罹难,终结了年纪轻轻的生命。当远在北京的林徽因得知消息后,并没有立刻写文悼念徐志摩,而是默默停留半晌,也许在怀念,也许是麻木。几天后,一篇《悼志摩》横空出世。

第二件事,当初林徽因年轻时候才名在外,追求她的人绝不在少数,尤其出名的就属于徐志摩和金岳霖。新婚夜的当天晚上,梁思成对她说:“有些话我只问一次,以后再也不问。你为什么选择我?”而林徽因的回答是这样的:“这个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你做好准备了吗?”

后人对于两个人的感情,遗憾有之,感叹有之,亦有人觉得林徽因拒绝徐志摩是一件十分正确的事儿。毕竟,不可否认的是,徐志摩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风流才子,他可以在不爱张幼仪的情况下,娶妻生子。也可以不顾及世俗的眼光,决心娶了当时已经有丈夫的陆小曼。他还曾与仅有一面之缘的美国作家暧昧…

百年后的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当年两个人的爱情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故事开头结尾。

那一场民国的风花雪月,终究是落下了帷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