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万米高空的飞机「宇航员降落点」

为了严控新冠疫情输入,凡是有重点国家或地区旅居史者入沪,一律要隔离14天。对许多人来说,隔离可能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体验。但是对于服务这些航线的空中乘务员们来说,隔离则是为了下一次进入密闭的飞机客舱前的休整。

东方航空客舱部曾经制作过一组提示语,其中一句就是“@亲爱的乘务员,密闭的客舱,是我们共同的战场”。乘务员们更是在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为防控境外新冠疫情的输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注体温,也是现在服务的温度

在许多人看来,她们是空中的“女神”;在父母眼中,他们是家里的宝贝;在家中孩子的心里,她们更是依靠。然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却义无反顾地冲到了第一线连续“作战”。问她们害怕在飞机上被感染新冠病毒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她们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这样一个决心:再难,也要坚守下去。

“为了减少潜在感染人群范围,我们公司决定日韩航线三天由一套机组完成。相比正常的飞行执勤,这样连续三天执飞航班要辛苦许多。由于是执飞高风险疫区航班,每次执行航班在进行检验检疫的时候,需要漫长的等待,这也大大增加了乘务组的疲劳度。”东航客舱部乘务四部客舱经理李莹华说,“我们专门辟出客舱最后三排右侧座位作为航空器临时隔离点。在必要时,可将疑似或发热旅客安置于此。同时还将后部右侧盥洗室设为隔离人员专用,以避免交叉感染;安排专人穿防护服对该旅客进行服务并做好防护,并对飞机进行预防性消毒。”

为了三天的连续飞行,李莹华还写了一个很长的小贴士,发给乘务组成员。其中包括:

航班过程中如有旅客发烧或地面测温超过37.3℃的旅客,如何按机上防疫工作程序处理;所有机组在单独一层进行集中隔离居住,每人一间房;记得每天发车时都再测下自己组员的体温等等。

因为疫情的影响,此次东航从日本等地飞回来的航班中,采用了降舱飞行的模式。东航客舱部乘务一部头等舱乘务员唐黄莺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乘客,在她看来,飞行过程中除了要做好服务,还要观察是否有疑似的新冠病毒携带者,并防止交叉感染。

唐黄莺的母亲是一位在外地的医护人员,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一直坚守岗位。“这段时间,我妈妈一直安慰我说,航班减少了就在家好好休息,最近医院也不忙还有轮休的,你看卫生局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吃的,你就放心吧。” 唐黄莺说着说着,眼眶有点湿润了,“我也偷偷瞒着父母在疫情开始时就自愿申请做志愿者,飞武汉包机。现在报名连续飞韩日航线,并且要隔离14天。因为有这样坚强的妈妈,我想我也应该比普通的孩子更加勇敢一点。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让妈妈乘坐我的航班来上海看看我生活的地方。”

戴上口罩,依然能传递善意和温暖

在平日的日本航线中,飞机上不仅有各种精美的餐盘,还有各种口味的冰淇淋和饮料。但是因为疫情,现在都换成了简易的小瓶矿泉水和方便袋包装的食物,但是许多乘客都表示赞同和理解。“虽然我们都戴着口罩,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但是有时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感到十分暖心。” 唐黄莺说。

“前两天,我们的飞机落地上海之后,检疫人员通知乘客要分批次下机,得知可能需要两小时左右,我走到客舱中了解旅客的诉求,回答旅客的疑问。让我一直很关注的是一对80多岁的爷爷奶奶,从填各类单据到测量温度,一系列流程都没有寻求过我们任何帮助,他们的疫情期间回国攻略甚至比很多小年轻们做得还要足,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唐黄莺说,“第一批下机的时候,我们广播先让转机旅客下机,爷爷奶奶也一直配合我们,等待第二批下机期间我开始感觉到老奶奶有些不舒服。于是,我先把老奶奶和老爷爷安排到离我座位最近的相对宽敞的空间,两位老人非常温暖地跟我说,知道你们年轻一辈要生活要工作,所以非常体谅我们的工作,这也让我感到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在一些疫情严重国家飞来的航班上,不少旅客的心理压力都非常重,甚至还会焦躁。对于乘务员来说,如何安抚旅客情绪,消除旅客顾虑,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段时间从韩国飞往上海的航班中,许多乘客都是一家人,有时候空中乘务人员会遇到乘客没有戴口罩的情况。这个时候,她们就会拿出自己备用的口罩给乘客。并且有许多乘客对于落地后的检疫政策和隔离政策都不是很了解,因而在空中及时跟乘客解释清楚,可以让乘客感受到一种温暖。

“我们的飞机是当地时间3月5日中午从巴黎起飞的,于3月6日清晨抵达浦东机场。记得飞机上有一位胡小姐刚上机就焦虑不安,我们在巡舱时发现她的焦虑情绪,通过沟通得知她是一个人从意大利转机到巴黎的,自我隔离了一周后来上海。之前她有慢性支气管炎并且咳嗽,一直担心自己不能回中国,于是在法国做了个全面体检,并把X光片子拿给我们看,她说话的时候情绪很激动。”东航客舱部乘务二部客舱经理王怡婷说,“我们把现在上海的隔离政策跟她进行了一个说明,但是她还是焦虑不安,说周围都是从意大利转机过来的客人,于是我们帮助她调换了一下座位,她的情绪一下子平缓了很多,下机的时候还感谢了我们。”

及时沟通,让乘客配合检疫

据王怡婷介绍,当飞机抵达浦东机场后,地面的检疫人员表示,因为有60名意大利转机回来的旅客,所以需要一一排查,“当时我们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我们估计整个过程时间比较久,而且飞机上还有很多转机客人。于是我们乘务员一一耐心沟通和解释,并提供饮料服务,并进行情绪上的安抚。我们的乘务员还配合检疫人员进行机上每位旅客的体温检测,并帮助检疫人员记录,最终取得了乘客们的理解,并且积极配合检疫,我觉得这也是展现了我们城市的‘温度’。”

现在从重点国家飞来的航班上,对旅客的防疫管控也较为严格,像上海出发至韩国的航段,会在平飞后由指定乘务员对旅客进行逐一测温,如发现有温度高于37.3℃的旅客会立即报告带班人员及机长,对其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而回程由韩国出发至上海的航班由乘务员在机门口对旅客进行逐一测温,进一步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行。

“我们曾经遇到过航班大部分为韩国旅客,但当班没有韩籍乘务员,因此我们立刻通过机上广播,寻找懂韩语的中国籍旅客,请其帮忙将有关配合检疫的内容翻译成韩文并广播给乘客,以便让所有乘客都能理解。”东航客舱部乘务五部杨茜竹说,“如果仅仅是中文和英文广播的话,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而通过韩语广播,可以更好地让乘客配合工作。”

因为加强了检疫,会导致乘客等待较长的时间,一些旅客难免会发生恐慌,这时乘务员与乘客的及时沟通,对做好检疫工作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的航班3月5日从东京回到上海,为了防止疫情的输入,机场检疫部门对日韩进港航班排查格外严格,50人一批次放行。我们落地后正逢另外一个日本航班落地检疫,他们正在放行第二批次。我们这架飞机上的乘客一开始觉得排队接受检疫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排查速度非常慢,在等待较长时间后,部分旅客产生恐慌,觉得我们是在用缓兵之计,要把他们都隔离。一些旅客还有些所谓的‘小道消息’,说机场方面已经隔离了很多人。”东航客舱部乘务三部客舱经理李珺说,“我们在机门口和放行检疫人员进行了沟通,把旅客们想知道的信息进行及时传递,不少旅客在了解真实信息之后,都表示非常理解,不少旅客在下机时,还会加一句‘你们辛苦了!’”

戴着口罩,她们还有爱笑的眼睛。平日里端庄靓丽的空姐们,她们也许不像医护人员那样冲在一线,但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岗位,默默地为抗疫工作做着贡献。

新民眼工作室 方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