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护士与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最年轻死者」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3月13日,年近七旬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原某军医大学退休的甘教授,经过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二病区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激动之余,老教授在火神山医院的大门口用歌声来表达心声,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参加一线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他的歌声赢得在场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阵阵掌声。

2月初,甘教授在武汉照顾92岁的母亲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很快发展至危重症,于2月12日转至火神山医院救治。一个多月的时间,甘教授在医务人员的科学救治和精心护理下,成功战胜了疫魔。

甘教授为医务人员点赞

临床救治、集智攻关战疫魔

最初几天,由于病情持续恶化,甘教授一直高烧不退,体温在38.3℃以上,最高甚至达到了41.2℃,肺上的磨玻璃病灶也在逐渐扩散,一度成为该病区危重症患者。转至火神山医院的第二天,在医院例行组织的全院专家会诊中,医院专家对甘教授的病情进行了仔细的讨论,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向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征求治疗意见。

获悉新收治的患者是一位退休军人的消息后,火神山医院领导和专家多次赶往病区探望,副院长徐迪雄穿着防护服,紧紧握住甘教授的手鼓励道:“甘教授你放心,我们一定给你好好治疗,一定让你康复回家!”

甘教授向医务人员表示敬意

为与“死神”抢时间,感染一科二病区主任杨仕明等医务人员,在科室成立医疗救治小组,组建“救治微信群”,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医嘱。药物、饮食等医嘱和治疗方案在医疗小组的会商后快速下达。

经过精心救治,甘教授的体温逐渐下降,慢慢恢复到了正常,CT复查显示肺上的病灶也停住了扩散的脚步。

身心呵护、关怀备至树信心

2月16日,武汉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午后暖阳,刚刚高烧退下来的甘教授意识开始慢慢清醒。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护士长彭渝把甘教授推到病区内走廊,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帮他树立信心。

午后暖阳,宋彩萍、胡明冬、彭渝推着甘教授在窗前沐浴阳光,此刻,他的内心燃起了希望

看着窗外阳光下春意初显的平静景色,甘教授说道:“这个世界太让人眷恋了,到了火神山,就像到家了一样。”宋副主任扶着他说:“甘教授,你要相信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把你治好的,你也要振作起来,一定要有信心,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疫魔!”

为了帮助甘教授早日康复,医护人员还专门联系食堂蒸鸡蛋羹,改善伙食营养。在病情稳定后,他们又请来“老中医”程金波专门为其抓配中药,精心调理。“宋主任的几句鼓励,就像当时外面初春的阳光,温暖地笼罩着我的全身,胡明冬、张诚、陈燕红等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鼓励,让我重新燃起希望、树立信心、振作精神,抗击病魔。”甘教授感慨地说。

即将出院的治愈患者与医务人员合影

唱响歌声、书写长信言感激

得知即将康复出院时,面对把自己从“鬼门关”拉回来的火神山医院医务人员,甘教授写下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信里这样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认为你们在这场抗疫斗争中,至少创造了三个奇迹。第一,将火神山这个患者心目中的鬼门关,变成了一座英雄山;第二,将一个传染病医院变成了新生命的绿舟;第三,你们将一个临时医院变成了一座永远的丰碑,用自己的牺牲精神和精湛医术及辛劳汗水,不断创造和刷新着我军卫勤保障的新业绩、新纪录、新水平,树立起了我军卫勤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座丰碑。这些彪炳史册的抗疫战绩,也必将永远地镌刻在我军乃至全国战“疫”胜利的丰碑上。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3月13日,作为新冠肺炎康复者的一员,为了表示对全体医护人员昼夜不息、坚守岗位,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义无反顾、抗击疫情,对党组织无微不至、温情关怀的感激之情,老教授在面对镜头时动情地唱了起来。

甘教授出院时,再次感谢火神山医院的医务人员

出院时,火神山医院张思兵院长、原华政委前来为康复患者集体送行,甘教授来到他们面前,再次表达感激之情,副院长徐迪雄说道:“甘教授不仅是军医大学曾经的老师、众多患者中的一员,更是一位老专家,我们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给予他精心治疗,也代表了人民军队对老军人、老干部的关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