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未来单兵外骨骼「单兵作战外骨骼」

来源:中国军网-国防部网

据西班牙防务新闻网站报道,该国陆军的第一款单兵外骨骼系统已完成初步设计,预计明年开始测试。近年来,军用单兵外骨骼技术发展迅速,已有多款成熟产品问世或小范围列装,其发展路线和关键技术方向日渐清晰。

单兵外骨骼按照有无动力源,分为动力外骨骼和被动式外骨骼两种类型。其中,动力外骨骼技术发展受电池技术限制较多,被动式外骨骼技术发展更成熟,多用于后勤工作。

拓展单兵作战能力

单兵外骨骼系统的直接作用是增强士兵负重能力。以西班牙研发的单兵外骨骼系统为例,其负重高达40千克,能协助士兵长途运送物资。2019年,法国阅兵式上曾展出一款被动式外骨骼系统,能将士兵身体承受的一半以上的负荷传递到地面上,有效减轻士兵在长途负重行进中身体对下肢的压力。

相比之下,具备动力源的外骨骼装备的承载能力更突出。美国雷神公司推出一款全身外骨骼系统,采用液压加缆线驱动,穿戴者可轻松将90千克的重物频繁举起。同时,通过加装传感器和辅助程序,部分外骨骼还可以实时监测士兵的身体状况及疲劳程度,或为士兵提高射击精度提供支持。

提高单兵智能水平

随着科技发展,单兵外骨骼已从简单的机械辅助装置,逐渐向可穿戴式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过渡。美国一家科技公司设计的“超柔”机械外骨骼系统,能够借助各种传感器和计算机,采用运动预测与性能增强算法,预判穿戴者的动作,提高运动适配性。西班牙一家机器人公司表示,将为该国第一款单兵外骨骼系统提供非侵入性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

当前,单兵外骨骼系统正越来越向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通过集成温度调节、健康监控、伤情反馈甚至自主治疗等功能,与士兵智能化装备实现融合,解决单兵装备智能化后出现的负重高等问题。

未来,单兵外骨骼或将采用脑控方式实现人机交互,通过读取脑电波,进行指令传输。如果进一步解决电池问题,外骨骼的大范围应用指日可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