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成年后才读懂:
海藻去见宋思明时特意换衣服,才是她最狠的算计。
趋利避害,终究是人的本能,若要往骨子里深究,能看到的,也难免是那份不可挑战的人性。
趋利避害的本能
在宋思明说自己是他心头上的珍珠,说他夺走了自己的第一次的那一刻,海藻不是没有犹疑的。
她想过反驳。
只是,人骨子里本能的趋利避害的属性,在那一刻,终究还是占据了上风。
感性和理性交织,终究是理性占据了上风。
何况,人在面对诱惑时,难免是要经受挑战的。
宋思明想要的,不过就是一个“青春梦圆,”而自己现在已经给了他满足这个的梦想的条件和愿望,又何必愚蠢地将实话给说出来呢?
况且,如果真的将实话说出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会不复存在。
而海藻当然清楚,自己之所以待在宋思明身边,不只是因为她开口向他借的那六万块。
海藻似乎早有预料,在她走进宋思明办公室张口借钱,并知道自己还不上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她已经准备好了,她既不惊慌也不迟疑,温顺地被宋思明拉着去这里或那里,一言不发。
六万块不过是海藻沦陷的一个契机,说到底,即便没有这六万块,宋思明也会用别的方法将海藻弄到手,只不过是时机不同,方式不同而已。
同宋思明一夜贪欢后,海藻拿到了六万块,但同样的,海藻的心也堕了。
自此之后,海藻同宋思明之间的接触愈发频繁,从被动利用到主动出击,海藻只用了一个晚上。
原著里,海藻甚至还对这种隐秘的偷欢有一种莫名的期待。
宋思明又载着海藻去了第一次偷欢的别墅,一靠近那条路,海藻的心就开始怦怦乱跳。她明知道会发生什么,可她逃不开。这种奇怪的关系像一块磁铁,让你在正面相对的时候拼命抗拒,而在背身过后又期待被拽入磁场。
只是这一次,从开始的抗拒,海藻学会了迎合。
青春女人的皮肤,在灯光下泛着丝绒光泽,手指触碰之处,像蜜汁藕一样薷糯,像睡莲一样水灵。海藻这一次乖巧地闭着眼睛并不看。
因为,宋思明并不期待将自己并不年轻的身体就这么暴露在一个年轻女孩子的面前。
是以,这个骨子里本就有小女人因素的女孩儿,选择了迎合。
而从此之后,海藻的目标也改变了。
小贝的生活是,有肉就高兴了。这却不是海藻的目标。快乐的人生应该是“一亩土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首先你得有土地,有牛,然后才能招来老婆,然后才能有孩子。没有人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亩土地两头牛”的,连老农都懂得这个道理。海藻在笑,笑自己面对着几片牛肉和一碗泡菜的时候,很有哲学思想。
她本以为,自己会同小贝就这么慢慢走下去,恩爱白首,有一座小小的房子,有自己心爱的孩子,吃饭能够有肉,一步一步就这么跟着小贝的步调走…….可梦想终究抵不过现实的冲击。
有对比才会有不满,在宋思明日复一日的金钱攻势,和无尽的帮助之下,她终究是沦陷了。
在那一刻,海藻顺应了这种沦陷,并且对自己的人生产了疑惑。
她想:
或许,只要诱惑到位,底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大女人与小女人
或许事实正如原著所到的:
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宋思明沉迷海藻,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小女人姿态。
这个小女人,表现得总是很倔强,而行事上总是很顺从,可爱。
在面对海藻时,宋思明是自在的,是并不那么“正派”的。
他总是喜欢调笑,甚至以自己手中的权势和能力一点一点诱惑海藻,正如《白雪公主》中会实施魔法的巫婆一般,就这么慢慢引诱白雪公主吃下那颗有毒的苹果——即便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如此美丽充满光泽,实则内里是十足的毒药。
而这两点十分相同的是:
巫婆下毒害白雪公主是为了自己,而宋思明以金钱和权势引诱海藻,也是为自己。
面对海藻时,宋思明总是梦回自己的青春时代。
海藻低头一笑的时分,突然间就魂回到了大学时代。
大学时代的宋思明是很自卑的,那时候的他是一个穷小子,只敢暗恋教授的女儿苏蕙。暗恋而不敢表白,他对苏蕙朝思暮想,好不容易才苦苦熬过爱极却不敢表白的青涩年代。
是以,在面对海藻时,他总是自觉自己还保留着年轻时的那份青涩与纯真。
原著里这样写道宋思明对海藻的珍惜:
“海藻,是上天放在他眼前的那个弥补的机会。让他有机会重新活过。也许,这20年的奋斗,都是为等待。”
对于面前的海藻,宋思明怀着的,始终是一种愧疚和补偿心理。
可很显然的是,他的愧疚和补偿,永远都是面对自己,补偿自己的。
因为得不到,所以在往后漫长的余生中始终都觉得这是一场遗憾,是对自己整个人生的一种不公;而也正是因为之后凭借所拥有的东西得到了,却也会在此后并不会珍视。
是以,在面对海藻这个典型的小女人时,宋思明总是会心旌摇曳,把持不定,近乎放弃自己的原则。
但他更为头疼的,还是家中的大女人。
宋思明的妻子,则是典型的大女人,为了宋思明的上升,她几乎放弃了一切,全心全意为他安定家庭和大后方,但可悲的是,宋思明的花心并没有因为妻子多年辛劳的付出而感动就此打住,而是变本加厉。
文中更是这样形容他的婚姻:
婚姻的热度由滚烫的浓咖啡,转向温牛奶,到现在的凉白开。
期待走进婚姻的是他,同样的,被婚姻束缚住的也是他。
他发现,他的期望,一个都没实现。首先他无法朝九晚五,他的日程表里没有家庭时间。如果需要,他可以连续工作几天几夜,如果没事,他会被相邀去推杯换盏。他越来越少有机会回家吃饭,每天回去的时候,甚至不能和孩子说上一句话。好不容易到了周日想陪孩子太太转转,发现她们已经各人都有了自己的世界。孩子要上各种补习班,而妻子则陪着孩子车轮飞转。她们空闲的时候,他在忙碌,他空闲了,她们又不见影踪。
他感叹:
当初是他选择的婚姻,现在却被婚姻牵着鼻子四处乱转。
当初选择姜淼淼成为自己的妻子,更多的还是因为前途,在这段他几乎并不曾重视的婚姻里,他拥有太多的遗憾。
比如未曾完整地得到妻子。
在原著中,对于海藻同小贝同居后没有发生关系这一层,宋思明显得异常重视:
海藻是我的!宋思明想到海藻的紧张,把自己的舌头咬得生疼的牙齿,和发抖的小身体。“我要让海藻呼风唤雨。我可以,因为,她是第一个属于我的女人,完全彻底。”
原著里对宋思明的一段话的描写,非常详细地描写出了他骨子里对得到“处/女”表层身份的渴望:
“呵呵,每个女人对出墙的向往,就像每个男人都渴望占有一个处/女一样,这是无法抑制的念头。”
可人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实际中,都是会喜新厌旧的。
即便是面上未曾显露半分,可往往暴露本性的,往往都是生活中的自己。
海藻也好,宋思明也好,都未能坚持自己的底线。
是以,他们在沦陷乃至覆灭的时候,都要比常人来得更为块。
同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归根结底,海藻和宋思明能够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就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本质上,他们是一样的人。
为了金钱和权势,海藻可以选择放弃爱情,伤害小贝;而为了身体的满足和个人的私欲,宋思明可以放弃掉整个家庭和前途。
在这一方面,这两个人是有共同点的。
编剧六六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觉得是一种交换的利益。我说最直白的一点,如果宋思明是一个奋斗不息的中年下岗工人,你觉得海藻会爱上他吗?他总是披着爱情的外衣,就像这种交换披着爱情的外衣。他们俩心里早就清楚这是一种交换,但两个人都愿意以爱情的名义进行。这种爱情是社会的一种传染病,它对这个婚姻集体的破坏是致命的,而且我认为但凡对婚姻对家庭对社会抱有期待的人都应该去谴责这种行为。
两个自私的人以爱情作为楦头,作为借口,做的却是实打实伤害旁人的事情,如果这都算爱情的话,那么,这样的爱情,其实并不值得提倡。
本质上,海藻和宋思明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以实际利益构成的关系。
正如海藻母亲所说的:
就算宋思明现在没有遇到海藻,那么将来他的身边也会有水草,珊瑚,无论海藻是或早还是或晚出现在他身边,他都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只不过是身边的人不同罢了。
从根本上来讲,这不过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凑到一起的合谋。
只不过,他们所图的,是从旁人身上汲取利益,而看不到他们的痛苦而已。
而如此自私不负责任的人生,终究会迎来短促的悲哀结局。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