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高塔入云盟九鼎 快招如电显双鹰(下)
■上节,红花会将乾隆囚禁在六和塔,陈家洛于乾隆以身俱疲之际,现身款待乾隆,道出二人同胞兄弟之关系。乾隆为之苦心遮瞒的隐秘身世,在红花会中已不成隐秘了。陈家洛谆谆以恢复汉家大业规劝乾隆,将满清胡虏驱逐关外,还汉家江山,而乾隆也将成为可以并肩于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人的开国帝王。就在此时,有两位高手携四犬杀进六和塔。红花会武功较次的无人可挡,常氏兄弟、周仲英等高手纷纷出马,才堪一战。其中一老妇更是杀到囚禁乾隆的十二层,在听到乾隆自称其为皇帝后,更是欲刺杀皇帝,幸得陈家洛阻拦而保全了乾隆。老妇使用的武功让群雄起了疑心,而老妇则对陈家洛拔出的霍青桐短剑紧紧追问。这两人的身份与来意也即将揭晓。
陈家洛见到她武功家数,听她二次又问短剑,已料到几分,说道:“是一位回部朋友送的。”其时男女间授受物品,颇不寻常,陈家洛虽是豪杰之士,胸襟豁达,(此八字,陈总舵主实难当之)当着众人之面也有些说不出口。那老妇又问:“你识得翠羽黄衫?”(终于还是老婆婆道出了霍青桐的名号)陈家洛点点头,应道:“是!”
周绮见他吞吞吐吐,再也忍不住了,插嘴道:“就是霍青桐姊姊送的。你也认识她吗?那么咱们是一家人啦!”(须是周绮,方能道出此语)那老妇道:“她是我的徒弟。”陈家洛行下礼去,说道:“原来是天山双鹰两位前辈到了,晚辈们不知,多有冒犯。”(来者居然是霍青桐的师傅师公。天山双鹰前已由陆菲青道出,确是前辈高人。)
那老妇身子稍侧,不受这礼,森然问道:“既说是一家人,干吗你们却帮皇帝,不让我杀他?”(在老妇眼中,黑白分明,红花会向与朝廷为敌,此时竟然干起了保镖的勾当,自然要质问一番。)
杨成协等见陈家洛对她很是恭敬,而这老太婆却神态倨傲,都感气恼。这时常氏双侠也已从窗口跳进室内,常赫志道:“皇帝是我们抓来的,要杀也轮不到你。”那老妇“咦”了一声道:“皇帝是给你们抓来的?”(杀皇帝也要讲究个先来后到。皇帝既然是由红花会劫持而来,自然当由红花会处置。常氏兄弟与那老者一直缠斗不休,常氏兄弟得能脱身,那老者必然由尚未露面的无尘或陆菲青接住。)
陈家洛道:“前辈有所不知,皇帝确是我们请来的。我们只当两位是清宫侍卫,前来打救皇帝,因此一路上拦截。两位前辈武功实在高明之极,我们众兄弟不是对手,没能拦住,以致生了误会。”其实红花会群雄已把二人截住,众人都知他这话是谦逊之辞。(虽然各有误会,但幸而未有死伤,否则难以和平收场。)
那老妇忽然探身窗外,纵声大叫:“当家的,你下来。”过了半晌,不闻回答,忽然嗖的一声,塔下一枝箭直射上来。老妇伸左手抓住箭尾,转身一掷,那枝箭插在桌面之上,箭尾不住颤动,(显见老妇功力之高,使力之猛,心中之急。)厉声喝道:“无信小辈,怎地又放暗箭?”(本已讲和,突生变故)
陈家洛道:“前辈勿怒,塔下兄弟尚未知情,以致得罪,回头叫他们赔礼。”(虽有担当,但却是代敌人受过)走到窗口,向下喊道:“是自己人,别放箭!”语声未毕,又是一箭射到。这时陈家洛也已看得清楚,下面千余名清兵已将六和塔闭闭围住,弯弓搭箭,见窗口有人探头就射箭上来。(前已有人向陈家洛报告大队清兵袭来,而陈家洛却未做出有效防范,甚至将射箭者揽在自己人身上,可谓识见不明。)陈家洛对赵半山道:“三哥,你去派人守住塔门,别冲出去厮杀。”赵半山应声下去。
周仲英道:“这位是雪雕关老师傅吧,在下久仰得很。”(以周仲英西北武林领袖的身份,跟老妇套交情大佳)
那老妇正是雪雕关明梅,是秃头老者陈正德的妻子,两人一高一矮,一个秃头,一个白发,江湖上人称秃鹫雪雕,合称天山双鹰。(天山双鹰之雅号与形象颇为契合,难得的是夫妇二人皆是顶尖高手)
关明梅听了周仲英的话,微微点头。陈家洛道:“这位是铁胆庄周老英雄。”关明梅道:“嗯,我也听到过你的名头。”(与有荣焉)说到这里,忽然张门大叫:“当家的,快下来,你在干什么呀?”她正说得好好的,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喊,把众人都吓了一跳。(大是好笑,见其性情)
周仲英道:“陈老师傅在跟无尘道长斗剑,咱们快去把事情说清楚。”(果然是无尘接住陈正德,又好一番激斗了得)
陈家洛向常氏双侠使个眼色。双侠会意,走到乾隆身旁监守。陈家洛和关明梅等奔上梯级,走到第十三层来,在梯级上却不闻刀剑之声。群雄都有点担忧,心想这两人武功卓绝,出手快速,两虎相争,难免一伤,如哪一个失手疏虞,都是终身恨事。关明梅却满不在意,知道丈夫平生罕遇敌手,决不致有甚失闪。(虽然知夫莫若妻,关明梅这一下托大了,陈老爷子遇到了一等一的高手。)
众人刚到室门,只见白刃耀眼,满室剑光,两个人影在斗室中盘旋飞舞,虽只两柄剑相斗,但金刃劈风之声,有如数十人交战一般。(果然是高手交战,声势惊人)群雄刚站定,无尘和陈正德又已拆了十余招。两人斗到酣处,剑法一招紧似一招,点到即收,双剑不交。(高手相斗,剑招皆不会用老,更不会横砍蛮刺,故而双剑得以不交。)
关明梅本来托大,但看到两人拆了数十招后,丈夫丝毫未占便宜,不由得暗暗心惊:“怎地江南竟有如此人物?”只见两人越斗越紧,兀自分不出高下。(果然是棋逢对手,一时瑜亮)
陈家洛叫道:“道长,是自己人,请住手吧!”无尘举剑一封,退后一步。陈正德杀得性起,剑招连绵,剑锋不离敌手左右,无尘退后一步,他一剑“神驼骏足”刺了过去。(陈正德亦是好武之人,与无尘可谓旗鼓相当)无尘向左闪开,还了一剑。两人又交数招。关明梅叫道:“当家的,他们是红花会!”
陈正德一怔,说道:“是吗?”他势道微缓。高手斗剑,直无毫发之差,只听得嗤的一声,右边衣襟已被无尘一剑穿过,这还是无尘听了陈家洛的话后手下容情,否则这一剑当更为狠辣。(他人写二人罢斗,无非是“虚使一招,一跃而开”诸般套路。而作者却生出不少变化。先是无尘封剑退步,而陈正德却不让无尘退开,步步紧逼;再是陈正德得妻子提醒攻势稍缓,而无尘却收不住手,刺穿陈正德衣襟。二人轻易罢斗已不可能。)
陈正德大怒,喝道:“好老道!”刷刷刷连环三剑。无尘一步不退,还了四剑。(二人皆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虽为顶尖高手,却不肯吃半点亏。一方若是换作赵半山,早已收剑罢斗了。)
两人又斗数十招。陈正德使出“三分剑术”中的绝招,虚虚实实,变幻莫测。无尘展开“追魂夺命剑法”,七十二路正变中包藏八十一路奇变。(陈正德剑法是虚实莫辨,无尘则是快中生奇,俱是一流剑法。)只见陈正德一剑“冰河开冻”,向无尘右臂直劈下来。无尘向左侧让,陈正德长剑突然上撩,“夜半烽烟”,迅捷绝伦。哪知无尘没了左臂,这时反占便宜,(庄子常称道“无用之用”,无尘没了左臂,却可卷袖攻击敌人,更可在激斗中迷惑对手,抢占先机。谁说失了左臂便无用处?)喝道:“好剑法!”一剑“孟婆灌汤”,直刺敌喉。
陈正德这剑撩了个空,心头一惊:“老糊涂!他没左臂,我怎地使上了这招?”(便是熟识无尘之人,剧斗之际也会疏忽)心念甫动,无尘长剑剑尖已指到咽喉。来剑势若电闪,陈正德再也不及闪让,败中求胜,举剑横削,眼见已不免两败俱伤。(高手过招,自要既伤人,又全己;两败俱伤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众人大惊,呼叫声中,无尘突向右倒,将陈正德来袭之势让过,回剑接住来剑,只听当的一声,两剑颤动,声若龙吟,嗡嗡之音,良久不绝。(无尘无暇伤敌,先避其锋芒,避免受伤,乃是正着。)
无尘右膝跪地,双剑交并,两人都不敢移动,各运内力,势均力敌,两柄纯钢的长剑相交处各生缺口,慢慢互相陷入。(胶着之下,力强者胜,毫无侥幸可言。)
陈家洛见情势危急,接过杨成协手中钢鞭,抢上前去要将两人隔开。(以陈家洛此时内力,非但不能将两人隔开,反有被伤之虞。)刚跨出一步,只听得头顶一人哈哈长笑,叫道:“好剑法,好剑法!”语声方毕,人影下堕,铮的一声,无尘和陈正德双剑齐断。两人各向前蹿出数步,才收住势子,各持半截断剑,(若是生死之敌,断剑亦可伤人)转过身来,只见一人笑吟吟地站在中间,手中长剑如一泓秋水。
无尘见从梁上跳下来的是陆菲青,(陆菲青终于现身了,老道不地道,一现身便捡了个现成便宜。其实,若非陆菲青手持利剑,且内功颇为精深,只怕反为无陈二人所伤。)微微一笑,道:“好剑!”(以无尘脾气,若非好友削断长剑,只怕也要如陈老兄一样,扑上去拼命。)陈正德红起了眼,扑上去要和他拼斗。陆菲青笑道:“秃兄,你不认得小弟了吗?”(陆菲青前已自承,他与天山双鹰颇有交情)
陈正德一呆,向他凝视片刻,突然惊叫:“啊,你是绵里针。”陆菲青笑道:“正是小弟。”陈正德道:“你怎么在这里?”陆菲青不答他问话,插剑入鞘,回身向关明梅一揖,道:“大嫂,多年不见,你功夫越来越俊啦!”关明梅喜叫:“陆大哥!”(陆菲青是书中的关窍人物,不可或缺。与红花会和天山双鹰俱有交情,是妥妥的鲁仲连。)
原来陆菲青在第十一层上守御,见天山双鹰攻上,二人生具异相,虽然多年不见,仍是一眼即知。陆菲青和他们夫妻相交有素,知二人是侠士高人,决不会给清廷做走狗,何以拼命向监禁乾隆之处攻来,必有原因,决定躲起来看个究竟,因此关明梅闯到第十一层时无人阻截。(此时阻截,套上交情,问明来意,免增误会,岂非更好?)他见关明梅剑刺乾隆,和陈家洛等说明误会,就比众人先一步上了第十三层,躲在梁上。他轻功卓绝,陈正德和无尘又斗得激烈,都没留心。(能瞒过陈无二人,也自然是高手中的高手)他见两人奋力相拼,时刻久了必有损伤,是以全神贯注,俟机解围。
陈正德道:“哼,陆老弟,你的剑真是宝物!”(老陈言下之意:老陆不知天高地厚,你拿把寻常之剑再来试试?)陆菲青知道此老火气极大,笑道:“这是别人的东西,暂且放在我这里的。”原来这便是张召重的凝碧剑,骆冰在狮子峰上取来后交给了总舵主。陈家洛以这是武当派历代相传的名剑,转交给他。(理当如此。交给马真,势必又要落入张召重之手。)陆菲青又道:“亏得这把剑好,否则两大高手斗在一起,天下又有哪一人拆解得开?”这句话把陈正德和无尘两人一捧,两人心气顿和。(可知陈家洛如上前隔开,势必要吃上大亏)陆菲青道:“不打不成相识,陈大哥,我给你引见引见。”于是从陈家洛起,逐一引见了。
陆菲青道:“我只道你们两位在天山脚下安享清福,哪知赶到了江南来杀皇帝。”(正是红花会群雄所欲问的)关明梅道:“你们都见过小徒霍青桐,这事就由她身上而起。皇帝派兵去打回部,青桐的爸爸木卓伦领兵抵抗,敌不过清兵人多,连吃了几个败仗。后来清兵的粮饷在黄河边上给人劫了……”(从关明梅口中又道出回部。故此书红花会一番作为为主线,而回部抗击清廷为副线。)陆菲青插嘴道:“那便是红花会的各位英雄,为了相助木卓伦老英雄而劫的。”(陆菲青适时道出红花会义举,以增加双鹰二人对红花会的好感)
关明梅道:“嗯,在回部时我也听人说起过。”望了陈家洛一眼,道:“怪不得她送这短剑给你。”(关明梅颇识大体,正可与老陈互补)陈家洛道:“那是在此之前,木卓伦老英雄率众夺还经书,我们在途中遇到了。”关明梅道:“夺还经书,你们也帮过忙的。回人说起来,把你们说成个个是大英雄,哼!”言下之意,是说今日相见,却也不见得如何高明,(便似好事都教红花会干了,则其万里而来行刺乾隆也不过如此了)又道:“清兵没粮草,败了一仗,木卓伦便提和议,双方正在停战商谈,哪知兆惠得了粮草,又即进攻。”(兆惠大军远征回疆,岂是去跟回部和谈的?回部危矣。)
陆菲青道:“朝廷官兵原本不守信义。”关明梅道:“回部百姓给清兵害得很惨,木卓伦老英雄抵敌不住,邀我们去商量。我们夫妇本来并不想理会这种事……”陈正德插门道:“都是你,现下又来撇清。”关明梅道:“怎么都是我?你瞧着清兵在回部杀人放火、残害百姓,心里安么?”陈正德“哼”了一声,又要接嘴。(天山双鹰虽然脾气粗暴,性格古怪,倒也算是侠义中人,颇有一份古道热肠。只此一点,便教人肃然起敬。)陆菲青笑道:“你们老夫妻还是这么一副脾气,一说话就吵嘴,也不怕年轻人笑话。大嫂,莫理他,你说下去。”(这一番话,也只是陆菲青这样的老朋友方能道得)
关明梅向丈夫白了一眼,说道:“我们本想去刺杀统兵的兆惠,后来一想,杀了这个什么狗屁定边大将军,皇帝又可另派一个,杀来杀去没什么用,不如把皇帝杀了来得直截了当。(倒也有些见识。皇帝一死,新君初立,势必暂缓军事行动,回部可得喘息时日。)于是便赶去北京,路上得到消息说皇帝到了江南。靠了那几条狗,我们老夫妻在杭州追踪了大半夜。原来你们是从地道里把皇帝抓走的,害得我们一路跟踪,也钻了一回地道。我们正自奇怪,皇帝为什么大发雅兴,要钻地道。”(皇帝钻地道者古已有之。古有郑伯,前有赵佶,今有弘历。)陈正德道:“什么?皇帝是你们抓来的?”陈家洛把捉到乾隆之事简略说了。(红花会利用玉如意捉拿乾隆,虽然神不知鬼不觉,但须防乾隆秋后算账,应将玉如意妥为安排,至少要远离江南之地。)
陈正德道:“这一手做得不坏,只是不够爽快,何必饿他?一刀杀了,岂不干净利落?”(天下之大爽利事,无过于一死。呜呼哀哉!)无尘冷冷地道:“国家大事,岂是一刀一剑就能办得了的。”陈正德怒道:“道长剑术高明之极,咱们还没分高下,道长如有兴致,再来玩玩如何?”(二人武功难分轩轾,本当惺惺相惜,奈何脾性刚硬,自负甚高,谁也不服谁。)无尘道:“瞧你这大把年纪,还没你徒弟霍青桐这女娃子有见识。咱们是自己人,何必再打?”(没有霍青桐见识者,大有人在,岂独陈老爷子乎?)关明梅笑道:“你瞧,我说你糊涂,你从来不服。现下人家也说你来着,怎么样?”眼见老夫妻又要抬起杠来。陈正德道:“就算我没见识。”转身又对无尘道:“咱们又不是拼命,比试一下剑法打什么紧?你剑法确是不错,那叫什么名堂,倒要请教。”(虽然说是请教,但言语之中殊不客气)
陆菲青怕两人说僵了再动手,伤了和气,忙插嘴道:“你的剑法叫做三分剑术,道长的叫做追魂夺命剑,都是震古烁今的绝技。”(陆菲青之“柔云剑术”可鼎足而三乎?)陈正德道:“也未必能将人追去了魂,夺得了命。”(剑法名称再牛气又有何用?端的在于使剑之人,陈老爷子就第一个不服。)
无尘本来瞧在陆菲青分上让他一步,哪知这老头十分好胜,简直不通情理,听了这几句话心头火起,说道:“好吧,那么咱们再来比比。我输了以后终身不再用剑。”(意气之争,何至如此?)群雄一听,都待出言劝解,陈正德说道:“我们夫妇离开回部时,说过杀不了皇帝决不回去,既然你们不让杀,那也得拿点本领出来,叫人心服了才算。道长肯赐教,那是再好没有。我输了转身就走,决不再来行刺。”(陈老爷子言下之意,我若赢了,乾隆还得杀。可见乾隆之性命,竟操于无尘之手。)语声方毕,已从关明梅手中夺过剑来。
陈家洛走上一步,长揖到地,说道:“无尘道长虽然剑法精妙绝伦,但火候总还逊老前辈一筹。大家有目共睹,何必再比?”(陈家洛身份超卓,这个劝解必须要有的)
陈正德傲然道:“陈总舵主你又何必客气?你师父是世外高人,(让人想到第二回中,其貌不扬、投子下棋的庄稼老者,颇有神龙夭矫之态。)不屑跟我们凡夫俗子动手,我只好向你领教了。我先请道长赐教,再请你教训教训我这老头子如何?”众人都觉这个老头儿委实不近人情,却不知他和天池怪侠袁士霄素有心病,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一口气发作在陈家洛身上。(陈家洛代师受过,那也无话可说)陈家洛忍气道:“我更不是老前辈的对手了。我恩师平时常对晚辈说起天山双鹰,他是十分佩服的。”(此话大是不假,所谓爱屋及乌是也)
陈正德一指关明梅,怒道:“你师父佩服的是她,不是我。”关明梅叫道:“当着这许多新朋友,你又喝什么干醋了?”群雄相顾愕然。陆菲青笑道:“秃兄,你们两夫妻都是六十开外的人啦,这件事吵了几十年还没吵完吗?”(《天龙八部》中谭公谭婆,如出一辙)
陈正德横性发作,须眉俱张,忽然如一枝箭般从窗中直蹿出去,叫道:“小道士,不出来的不算好汉。”(倚老卖老,不算好汉)
红花会群雄都觉陈正德未免欺人太甚。杨成协道:“可惜四哥不在这里,否则定可和他斗上一斗。”(文泰来所长者非剑术,未必是陈正德对手)无尘听了这一句激将之言,忍无可忍,叫道:“三弟,把剑给我。”这时赵半山已从下面上来,(众人齐集十二层,吵得热火朝天,赵半山不可能一个人呆在十三层。作者此处交代一声,显得文思合缝,滴水不漏。)把剑递了给他,低声道:“二哥,要顾全咱们和木卓伦、霍青桐的交情。”无尘点点头,挺剑跃出窗去。(赵半山识得大体,武功又高,人才难得。)
塔下的清兵见塔角上有人,早已箭如飞蝗般射将上来。无尘道:“咱们到下面去打,在箭丛里较量一下如何?”陈正德哪肯示弱,道:“好极啦!”(两人艺高人胆大,将一干张弓搭箭的清兵视为打斗之背景,可谓别开生面。武是豪斗,文生锦绣。)双脚一挺,头下脚上,直扑下去,从第十三层顶扑到第六层,左手在塔檐上一扳,已在第五层塔角上立定。他外号秃鹫,轻身功夫自是高明之极,这一扑一翻,当真如一头大鹫相似。(秃鹫之名,竟由此而来?如此下塔,亦有与无尘较量之意。)塔中群雄齐声喝彩。塔下清兵箭射得密了。陈正德竟不回头,持剑拨箭,仰视无尘动静。
无尘双脚并拢,右手贴腿,如一根木棍般笔直堕下。塔下清兵齐声呐喊,纷纷让开。无尘堕到第五层时仍未止住,眼见要向第四层堕去,突然右臂平伸,剑锋已在塔檐上平平贴住,手一使劲,赵半山那柄纯钢剑剑身柔韧,反弹起来。他一借劲,已站在第五层上。(无尘下塔,又与陈正德不同,精彩之处犹在陈之上。作者胸有丘壑,故能妙笔生花。)
陈正德见他这手功夫中轻功、内力、剑法、胆识,无一不是生平罕见,哪里敢有半点轻忽,(对酌应有知己在,比剑还须抗衡人)待他站定,说道:“进招了!”剑走偏锋,斜刺左肩。
清兵见两人拼斗,只道其中必有一个是自己人,怕有误伤,当下停弓不射。无尘道:“咱们各掷一箭,引他们放箭!”陈正德道:“好!”(清兵不射箭,而两人竟招惹清兵射箭,妙不可言。)两人各从塔顶捡起一枝箭,以甩手箭手法甩了下去,射伤了两名兵卒。塔下清兵高声呐喊,千箭齐发。(在如雨箭中比剑,场面何其壮观。想当年诸葛孔明草船借箭,也不过如是。)
这时离地已近,每一箭射中都可致命,两人攻防相斗,同时拨打下面射上来的箭枝,(既要防敌,又要挡箭,可谓险象环生。)如此比武可说从所未有,(他书也无)群雄都奔到第六层观看。关明梅暗暗担忧,心想这道人剑法狠辣异常,丈夫年事已高,耳目已不如昔日灵便,平地斗剑决无疏虞,现下身处高塔,清兵箭如骤雨,实是凶险万分,手中暗扣三粒铁莲子,站在窗口相护。(夫妻关心,情理之中。陈家洛手中当也扣了几枚棋子,随时击箭救人。而以赵半山暗器身手,可随时以暗器拦阻飞箭。)
两人在箭雨中斗得激烈,连在第十二层上看守乾隆的常氏双侠也忍不住探首窗外,向下观战。两人各握住了乾隆的一只手,防他逃走。乾隆双手柔软细嫩,给常氏兄弟这对精擅黑沙掌的粗手巨掌握住了,总算他兄弟不使劲力,否则一捏之下,乾隆手骨粉碎,从此再也不能做诗题字,天下精品书画,名胜佳地,倒可少遭无数劫难。(作者嘲讽乾隆,盖生而有之,聊借本书发之。若以今日当政者看来,巴不得本地多上几处乾隆题字,打造几个旅游景点。)此时乾隆虽知来了救兵,但自己身在红花会手中,倘若他们败了,恼羞成怒,说不定会给自己一刀,心想宁可让红花会得胜,听陈家洛口气,定可释放自己。(这一番心思,未知陈家洛、李可秀知否?)
塔角上双剑于万箭攒射中狠斗,胜负难决。陈家洛大叫:“两位剑法神妙,不必再比了。”两人斗得正紧,哪里停得住手?陈正德心想:“这道人剑法果然高明,看来我无法取胜。”他逞强好胜,缓缓移动脚步,面向东方,背朝塔下清兵,这显是十分不利的地位。口光耀眼,受箭又多,心想只须打成平手,无形中已然胜了对方。(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好强争胜,高手所不能免。张召重是这样,陈正德亦是如此,只不过张召重心狠手辣,欲置人于死地,陈正德则将己置于险地而求堂堂一胜。)
无尘见他故意抢占恶劣地势,已知他用意,心道:“你自讨苦吃,可莫怪我无情。”使出追魂夺命剑中上八路剑法,专刺他面目咽喉,剑尖映日,耀眼生花。(无尘亦非圣人,有便宜不沾,枉为人也。)陈正德连拆三剑,暗叫不妙,忽听背后呼呼数声,六七枝箭射了上来。陈正德矮身低头,一剑“平沙落雁”,疾刺无尘右臂,同时那些箭枝也向无尘射来。(陈正德矮身能尽避来箭,我看不见得。便是伏在塔面上,亦难免为乱箭射中。陈正德矮身避箭,反而变成无尘当面受箭,优劣顿转,让人意想不到。)
无尘剑拨箭杆,左腿疾起,向陈正德太阳穴踢去。陈正德不知他腿上功夫如此精妙,吃了一惊,吸一口气,倒退一步,(无尘腿功,可补左臂缺失之不足,更能收出奇不意之效。)正在此时,忽然一枝箭劲急异常,突向他背后射到。这箭是清宫侍卫中高手所发,来得劲急,他向后疾退,恰是以背迎敌。关明梅叫声:“啊哟!”发铁莲子救援已然不及,群雄也齐声惊呼。(陈老爷子腹背受敌,场面情势又再逆转,当真好看煞人。)
无尘忽施“马面掷叉”绝技,长剑脱手,把那枝箭碰歪,长剑和箭枝同时向塔下跌去。群雄喘了口气,刚要喝彩,下面又射来数箭,无尘手中没剑,无法拨打,只得闪避。关明梅铁莲子发出,打落三箭,陈正德也回身拨打。(之前已分析,当两人在箭雨中比剑之时,赵半山、陈家洛两位暗器高手,自当有所防范,以在危急时刻助两人脱险。此处只提到关明梅,显然为作者有意疏漏,自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两人本来狠命厮拼,这时却互相救援,塔下官兵大为不解。
白振见无尘手中没了兵器,他在两湖中较艺曾输在这道人手上,心中记恨,叫箭手齐射无尘。(看来白振与范中恩也是一般无二,都一心欲报私愤,只不过一五十、一百步而已。)一时羽箭蝗集。无尘东躲西避,闹了个手忙脚乱。陈正德叫道:“别怕,我给你挡住!”挺剑上来,正要拨打,忽然第六层窗门中飞身纵出一人,抢在其前,尚未立定,转瞬间双手已接住十几枝羽箭,使开甩手箭手法,掷箭出去击打来箭,手法奇妙,快速已极,随来随接,随接随掷,竟无一箭落空,一个人便似生了几十条手臂一般。(“千臂如来”,不独指施打暗器,接打暗器亦是如此。无愧红花会中响当当的高手。)
塔下清兵看得呆了,都停了放箭。杨成协俯身大叫:“今日叫你们见见千臂如来的手段!”清兵队中兵将侍卫衷心佩服,彩声如雷。赵半山微笑抱拳,躬身答谢。众官兵见他风度如此,更是情不自禁地鼓掌。(赵半山、袁士霄、阿凡提为书中最有风范人物,令人心折。在《飞狐外传》中,之所以没有放过陈禹,实因此人心肠太过毒辣,天理难容。)
三人纵身跃入塔中,群雄都过来道贺。陈氏夫妇这时才真心钦佩无尘、赵半山的武功,对无尘舍己救敌的侠义心肠尤为敬服。(能让天山双鹰折服,实为不易。双方终于嫌隙尽消,让人拍手称快。)众人互相谦让赞誉了几句,塔下清兵鼓噪又起。(乾隆为红花会拿住,众人虽然忠心耿耿,但要救出皇帝,却是大难。)徐天宏道:“我去叫皇帝压服他们。”说罢飞步上楼。(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徐天宏机智)
过了半晌,只见乾隆从第七层窗口探出头来,叫道:“我在这里。”
白振叫道:“皇上在塔上。”率领众人,伏地高呼:“万岁!”乾隆叫道:“我在这里有事,你们别吵!”隔了一会,又道:“各人退后三十步!”李可秀奉旨,勒兵后退。(见识过红花会折磨人的手段,乾隆自然对徐天宏指示言听计从)
陈家洛笑道:“七哥指挥皇帝,皇帝指挥官兵,这比冲下去大杀一阵好得多啦。皇帝者,天下之至宝也,与其杀之,不如用之。”群雄听得陈家洛掉文,尽皆大笑。(文章虽然掉得好,但不知天山双鹰听了,作何感想?)
卫春华望着清兵后退,见队伍中有几名猎户牵着猎狗,说道:“我正想不通他们怎会找到这里,原来他们也带了狗。”从小头目手中接过弓箭,弯弓搭箭,居高临下,嗖嗖两箭向塔下射去,只听得几声长嗥,两条狗被射死在地。清兵发一声喊,退得更快。(红花会高手如云,居高临下,又有皇帝在手,白振等人投鼠忌器,当真拿红花会没有办法。)
陈家洛向陆菲青道:“陆周两位前辈,请你们陪陈老前辈、关老前辈说话,我上去和皇帝再谈。”众人都道:“总舵主请便。”他上楼时红花会群雄都站起来相送,陆周两人也欠身为礼。陈正德和关明梅坐着不动,但见陈家洛形容清贵、丰神俊雅,年纪又轻,群豪对他却都执礼甚恭,颇以为异。(一会之主,不唯武功高强,更兼能服众。)
陈家洛走到第七层上,常氏双侠和徐天宏行礼退出。乾隆怅然若失,闷坐椅上。(与红花会结盟,举复汉大旗,成就千古一帝,其事虽然伟岸,但毕竟还是画饼居多,乾隆宁得不深自思量?)陈家洛道:“你打定了主意没有?”乾隆道:“我既落入你手里,要杀便杀,何必多说?”(不是肝胆硬气之语,而是无可奈何之语,亦可知乾隆对签城下之盟颇有怨言。)陈家洛叹道:“可惜,可惜!”乾隆道:“可惜什么?”陈家洛道:“我一向以为你是个雄才大略之人,庆幸我爸爸姆妈生了你这好儿子,我有一个好哥哥,哪知道……”(先以亲情动之)乾隆问道:“哪知道怎样?”
陈家洛沉吟半晌,道:“哪知外表似乎颇有胆量,内里却是胆小万分。”乾隆怒道:“我什么地方胆小了?”陈家洛道:“不怕死,那最容易不过了。匹夫之勇,有什么可贵?可是图大事、决大疑,却非大勇者所不能为。这个你就不能了。”(再以怯勇激之)
乾隆怫然而起,道:“天下建大功、立大业之事,有没有被人胁逼而成的?”
陈家洛道:“当年唐高祖在太原起事之初,犹豫不决,他儿子李世民多方部署,令他迫于情势,不得不从。宋太祖如无陈桥兵变,岂有黄袍加身?这两位开国之主虽受儿子或部下所迫,不得不冒险自立,终成大事,但后世何尝不对他们景仰拜服?”(以陈家洛其时的历史视角来看,李渊、赵匡胤确有因人成事之疑;然以今日之史料佐证,则二人举事早已筹之久矣,一旦得到天下,自当掩饰其事,将篡夺恶名由儿子和部下来承担。)乾隆沉吟不语,颇为心动。(陈家洛一番说辞,以唐高祖、宋太祖之事激励乾隆,乾隆焉得不为之心动?而从心动变成行动,可就为难乾隆了。)陈家洛又道:“何况哥哥你才能远胜李渊、赵匡胤。(此马屁不得不拍,乾隆十分受用)只要你决心恢复汉家天下,我们这许多草莽豪杰立时听你指挥。我可拍胸担保,他们从此决不敢对你有丝毫不敬,不尽为臣之道。”
乾隆不住点头,心下尚有一份顾虑,却是不便出口。陈家洛猜到他心意,说道:“我只要见哥哥把胡虏赶到关外,那就心满意足。那时要请你准我归隐回疆,和我手下这些兄弟们赏花饮酒,共享太平,以终余年。”(功成身退,逍遥江湖,古已有之,范蠡、张良之流是也。陈家洛秉持此心,甚得乾隆心意。)乾隆道:“这是哪里话?如能成就大事,天下军政大计都要请你辅佐才好。”陈家洛道:“咱们活说在先,一等大事成功,你必须准我退休。须知我们这些兄弟不知礼法,如有不合你心意之处,反而失了君臣之礼、兄弟之义。”
乾隆听他说得斩钉截铁,去了心中顾虑,(原来乾隆心中顾虑所在,便是陈家洛和红花会过河拆桥,一旦将胡虏驱除关外,便再也不要乾隆继续当皇帝,而他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乾隆能虑计及此,亦不算太过糊涂。)伸手在桌上一拍,道:“好,就这么办!”陈家洛大喜,道:“你再没犹豫了?”乾隆心想今日若不应允,终究难以脱身,(乾隆一意只为脱身解厄,岂是真心为了复汉大业?)于是说道:“没有了。只是我要托你一件事,你们故总舵主于万亭,有几件东西放在回部,说是我出身的证据,你去拿来给我瞧瞧。我看了之后,对自己真是汉人这件事才没丝毫疑心,那时必定和你共图大事。”(乾隆拿到之后,并非是去除疑心,定是将证据消灭干净,永除附骨之忧。)陈家洛心想这倒也合情合理,道:“好,这些东西听文四哥说要紧非常,我明日就动身亲自去拿。”(陈家洛欲说动乾隆兴建大业,这等小小要求, 自然不会在此关头,跟乾隆斤斤计较了。)
乾隆道:“等你回来,你先来御林军办事,我把你升作御林军总管,统率护军、骁骑、前锋三营,过些时候,再兼京师九门提督。(这是私生子福康安的官职。乾隆若为汉人,则福康安亦为汉人。将侄子兵权交给亲叔,亦无不可。一笑可也。)大下各省兵权也慢慢交在咱们亲信的汉人手里。等到我命你做兵部尚书,把八旗精兵分散得七零八落之后,咱们就可举事了。”(乾隆并非一味颟顸,忽悠起陈家洛来,倒也无懈可击。)陈家洛大喜,道:“皇上计谋深长,何愁大事不成。”(若徐天宏在侧,不知有何计较?乾隆计谋固然深长,但久则生变,焉知事情不会败露,空欢喜一场?)当即跪下行君臣之礼,乾隆忙伸手扶起。
陈家洛道:“今日之事,须和众人立誓为盟,不得反悔。”乾隆点点头。陈家洛双掌一拍,命心砚取来乾隆原来的衣冠,服侍他换过了。(终于让乾隆做回了皇帝)陈家洛道:“请大家进来参见皇上。”
群雄入内。陈家洛说明乾隆已允驱满复汉,朗声道:“以后咱们辅佐皇上,共图大事,如有异心,泄露机密,天诛地灭。”当下歃血为盟。乾隆也饮了一口盟酒。(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就此缔结盟约,只是未免草草。)只有陈正德和关明梅在一旁微微冷笑。(并非天山双鹰老成持重,而是他们压根不相信皇帝)
陆菲青道:“大哥、大嫂,你们也来喝一杯盟酒!”陈正德道:“官府的话说得再好听,我也从来不相信,何况是官府的头脑?陈总舵主,你太信了皇帝,只怕是书生之见了。”(给陈家洛泼冷水者,必是此老也。此话说得有些重了,陈家洛只能腹诽。)关明梅道:“恢复汉家山河,那是咱们每个黄帝子孙万死不辞之事。只要皇帝真有此心,如有用得着我们夫妻的地方,陈总舵主送个信来,我们这对老骨头赴汤蹈火,决没半点含糊。这口酒,我们是不喝的了。”(天山双鹰究是正道中人,虽然性格有些古怪,但也教人十分可敬。能为小徒之事,以白首之身,间关万里,冒险杀帝,有古侠士之风;为恢复汉家山河之大计,愿为红花会驱驰,更有大义所在。)陈正德右手一伸,忽地插入墙中,抓下了一大块泥土砖石,厉声说道:“要是谁狼心狗肺,负义背盟,出卖朋友,坏了大事,这就是榜样!”手指一发力,砖石都碎成细粉,簌簌而落。乾隆见墙上那洞指痕宛然,甚是惊骇。(跟乾隆小儿,不须多所诮诮,简单粗暴方为至理。陈老爷子真高人也。)
陈家洛道:“两位老前辈虽不加盟,和大家也是一条心。这里都是血性朋友,我也不必多嘱。但愿皇上不可三心两意,忘了今日之盟。”(乾隆若是三心两意,自有人给他来个三刀六洞,步“先帝”雍正之后尘。)乾隆道:“大家尽管放心。”陈家洛道:“好,我们送皇上出去。”卫春华奔到塔外,叫道:“你们过来迎接皇上!”
李可秀与白振听了,将信将疑,怕红花会又使诡计,(两人多番见识过红花会手段,已成惊弓之鸟)率领兵卒慢慢走近,见乾隆果然从塔中走出,忙伏地迎接。白振牵过马来,乾隆上了马,对白振道:“我在这里和他们饮酒赋诗,贪图几日清静。你们偏要大惊小怪,败了我的清兴。”(乾隆说得轻松自在,却不知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白振连说:“臣该死!”(白振自然明白,该死者在于不是打扰了皇帝清兴,而是没有保护好皇帝,落在红花会手里逾两日。乾隆不予深究,可谓皇恩浩荡了。)当下前后拥卫,旌旗招展,打起得胜鼓,威风凛凛地奏凯回杭。(回城排场大是不小,乾隆总算威风一把)只是金鼓声中,偶夹几声猎犬的“汪汪、呜呜”,略嫌美中不足。(妙趣横生,又讽刺了乾隆一把)
红花会群雄正要重回六和塔,陈正德道:“我们老夫妇今日会到江南群雄,见了素来仰慕的周老英雄,又和分别多年的陆老弟重逢,实在高兴得很。得与无尘道长两番交手,更是生平第一快事。我和老妻另有俗事,就此别过。”(两人虽然皇帝没有杀成,但只教乾隆真与红花会结盟,则回部之忧患可解,两人也算不虚此行。何况与老友重逢,更与旗鼓相当的高手激斗两场?)
陈家洛忙道:“两位前辈难得到江南来,务必要请多住几日,好让后辈多多请教。”陈正德白眼一翻,道:“你师父本领比我大得多,你向我请教什么?(陈正德虽然自负,但对于袁士霄,却不得不服。)无尘道长,将来咱们再斗一斗酒量,看谁厉害。”无尘笑道:“那贫道是甘拜下风。”(两位高手再来一场酒后论剑,亦是人生快事)
关明梅把陈家洛拉在一旁道:“你娶了亲没有?”陈家洛脸一红道:“没有。”关明梅又道:“定了亲么?”陈家洛道:“也没有。”关明梅点点头,微微一笑,忽然厉声道:“如你无情无义,将来负了赠剑之人,我老婆子决不饶你。”(关明梅爱护徒儿,明白徒儿心意,是好师傅。)陈家洛不禁愕然,无辞以对。(霍青桐赠剑之意,陈家洛不可谓不知,而却不敢应承,自是为了以后移情别恋开脱。)
那边陈正德叫道:“喂,你蝎蝎螫螫的,跟人家年轻小伙子谈什么心?好走啦!”关明梅眉头微皱,转身过去,忽然撮唇作哨,四条獒犬从树林中奔了出来。其中一犬后腿折了,奔跑时一跛一跷。(作者心细如发)两夫妇向群雄施了一礼,带了四犬便走。(天山双鹰倏然来去,无所羁绊,真江湖奇人也。)
陆菲青叫道:“大哥、大嫂,你们去哪里?”两人不答,不一会,身影已在林中隐没,只听犬吠之声渐渐远去。(余音袅袅,自有逸响)
常氏双侠愤愤不平,常赫志道:“倚老卖老。”常伯志接口道:“没点礼数。”(兄弟俩识见差矣)陈家洛道:“世外高人,大抵如此。咱们到塔里谈吧。”
众人回到六和塔内。陈家洛道:“我答允了皇帝,要到我师父那里去拿两件要紧物事,现下咱们先去天目山看望四哥和十四弟的伤势,然后再调配人手如何?”众人齐声答应。(杭州之事,终于了了。小说亦将开启新的篇章。)
出得塔来,马善均、马大挺父子自回杭州。(乾隆眼前自不会追究红花会作乱之事,马家父子可操昔日营生,不必藏躲起来。)
群雄乘马向西进发,次日到了淳安,又一日到于潜,上山来看文泰来和余鱼同。(红花会群雄为救文泰来而来杭州,并意外得余鱼同之助,亦将杭州之行绾结在二人身上。)
■本节,老者老妇身份揭晓,居然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天山双鹰,霍青桐的受业师傅,陆菲青的多年老友。与红花会一番恶斗,也算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天山双鹰为了徒儿和回部,不远万里、不避凶险前来行刺皇帝,有古之专诸、荆轲侠士风采,令人钦敬。
天山双鹰本与红花会化干戈为玉帛,陈正德却与无尘从口角之争而至再次拔剑相斗,更将决斗场所置于清兵乱箭之下。决斗场面,可谓别开生面,两人亦奉献了一场势均力敌、惊险万分的高手比拼。最后由无尘冒险救下陈正德、而终教陈正德折服收场。
乾隆为摆脱红花会掌控,不得已与红花会签下盟约,相约驱满复汉。天山双鹰并不看好乾隆,坚不加盟,但答应到时助上一臂之力。陈家洛承诺将乾隆身世的证据从师傅处拿来,交给乾隆。文章由此开启新的篇章。
红花会前有劫粮赈灾之义举,今有驱满兴汉结盟乾隆之追求,已非寻常之江湖帮会,让人高看一眼。
※金庸小说,博大精深,逐章逐句,含英咀华,收获颇丰。虽然无法写出颇有研究的文字,但也不无创见,不负一把辛酸。当然更希望大家给予关注,参与讨论,贡献心得,发现更多有价值有意义有噱头的文字、情节和人物,更多层次地展现金庸小说魅力,让金庸小说更好看,更耐看。本人这一抛砖引玉之举,冀望得到众多热爱金庸小说的同仁的认同和响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