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三寸金莲的美感「正说缠足一千年:三寸金莲如何从“贵族范儿” 变成了情色风」

01 双足之上,恋恋风情

在《水浒传》里,西门庆和潘金莲是这样在一起的——

也是缘法凑巧,那双箸正落在妇人(潘金莲)脚边。

西门庆连忙蹲身下去拾,只见那妇人尖尖的一双小脚儿,正在箸边。

西门庆且不拾箸,便去那妇绣花鞋儿上捏一把。

那妇人便笑将起来,说道:“官人休要罗唣!你真个要勾搭我?”

西门庆便跪下道:“只是娘子作成小生。”

那妇人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当时两个就王婆房里,宽衣解带……

此处要打马赛克,略去八百个字……

然鹅——你不觉得可疑吗?

按照现代生理学知识,这脚趾头不属于敏感部位,被捏了一下,就算是“勾搭我”了?那我每天去早班地铁踩人脚,岂不是艳福齐天?

著名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在他的《中国古代房内考》中,是这么解释的:

女人的脚是她的性魅力所在,一个男人触及女人的脚,依照传统观念已是性交的第一步。

如果他发现对方对自己表示亲近的话语,反映良好,他就会故意把一根筷子或一条手帕掉在地上,好在弯腰捡东西时去摸对方的脚。

这是最后的考验。

如果她并不生气,那么求爱就算成功,他可以马上进行任何肉体接触……

高罗佩一家人

高罗佩在1934年获得汉学硕士,《水浒传》则是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师徒,定稿于明朝初年。那至少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内,中国的男性都是“恋足癖”吗?

差不多!

不敢说百分百,但十有八九是这样的。

你看一代民国大师林语堂先生,在旅欧时蘸着洋墨水写成的《京华烟云》,把一双小脚,写得真叫一个美:

她那一双周正的小脚儿使她的身体益发妩媚多姿……

女人穿上弓鞋走起来,主要是在两个高出的后跟上,所以完全与西洋的高跟鞋效果相似。

女人穿上高跟儿,走起来步态就变了,臀部向后突出,要想不直立,绝不可能……看来正像一个比例和谐的花瓶儿,连日观之不厌,但觉其尽善尽美……

一双不裹起来的大脚,把线条的和谐则破坏无余了。

林语堂先生

此间一语道破,这脚儿要小了才美,而这小脚,又是后天“裹”出来的。

那么这股时尚潮流风,又是从何而起呢?

02 翩翩金莲何处来?

中国女性是啥时候开始缠足的?

各种考证五花八门,最早的甚至能追溯到商朝。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与今天的流行风尚一样,这是一个从宫廷显贵到草根大众,从小众到普及的过程。

一般认为,这缠足的起源,跟五代时的南唐后主有关,也就是那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

影视作品中的李煜形象

话说李煜有一个嫔妃,叫做窅(音咬)娘,身材纤细,能歌善舞。有钱就是任性,皇帝给她筑了一座“金莲台”,装饰珠宝璎珞,用金箔打成各色莲花,窅娘便用帛缠足,把脚绷成新月状,在金莲上翩翩起舞。

这大约和后世的芭蕾舞效果类似,确实赏心悦目,也正符合李煜的文青气质。

裹脚的风俗,自此肇始。

五代之后就是宋。

宋朝文化繁荣,物质丰富,市民们自然就有精力搞些情趣之事,这缠足便慢慢兴盛。

网红作家苏轼的《菩萨蛮》,被认为是史上第一首赞美小脚的词: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临波去。

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这小脚裹的,可以托在手上看了。

掌上的弓鞋

不过和今天一样,新潮流刚一露头,总不免争议和反对,比如同一时期的“键盘侠”徐积,就作诗赞扬劳动妇女的艰苦持家,“但知勒四支,不知裹两足”,也就是说,俺们每天辛苦工作,哪有闲工夫追时尚裹脚呢?

不过您瞅准了,这是北宋,到了南宋,潮流可就又不同了。这一时期,各种文献记载和文物佐证,就多得多了。

比如考古发现的几座南宋墓葬,有了银片焊接而成的尖头弓鞋,也就是专供缠足女子所穿的小鞋,长度大多在13、14厘米左右,有的还发现了长长的裹脚布。

高跟弓鞋

得享如此厚葬,只能是高官妻女,但至少说明,缠足已成了社会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配套技术和装备,也都很成熟了。其实,即使到今天,不也是那些有钱有闲人,在引领我们的时尚潮流吗?

但谜题还没解,这缠足既为贵妇专享,该当是一种“高雅艺术”啊,那小脚又怎么像施耐庵和高罗佩所言,跟情色扯上关系了呢?

03 情色生香足下事

咱们都知道“木兰从军”的故事,可你知道花木兰凯旋回乡后的事吗?

明朝中叶的文人徐渭,也就是那个狂生徐文长,写过一出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其中就有一段,说木兰回乡后,一双天足已经穿不下小鞋了,恐怕自己嫁不出去,急得团团转。幸好她们家有个“漱金莲方子”,用药来泡脚,估计就像今天用“瘦脸皂”洗脸一样,分分钟“漱瘪了金莲瓣”,可以套上小鞋,相亲去了。

清代的缠足贵妇

这就是明清时候的风俗,小脚已完全成为了主流审美,女子如果没有一双小脚,就像今天的男士无房无车,连相亲也不受待见。

什么是“美”,原本无法量化,但现在大家普遍接受“小”脚这个标准,为什么?

其实这也难怪——

裹小脚不便于行走劳作,原本就是富贵人家的专享,慢慢演化,便成了社会地位和身份贵贱的象征,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古代,自然成为男女婚配的重要条件。这就好比今天的网红锥子脸,原本是因为从小饮食太精细,咬合不力造成的下颌骨发育不良,侧面却也体现了本人家境的优越,和裹小脚一样,是社会地位和家世贫富的一种外在表现,成了男女婚配中,更有资源竞争力的标志。

后人忘了这些由来,便只将小脚、尖脸,当做“美”的标配了。

网红锥子脸

从这一点上说,今日整形削下巴者,其实和当年拼力裹小脚,倒也并无不同。

可惜,古代皇权威严,您就是想整形,都未必可行。比如朱元璋得天下后,因为当年竞争对手张士诚的旧部曾激烈反抗,因此下令将他们编入“丐户”,永远锁定为下等人,其标志就是:

男不许读书,

女不许缠足。

可见,缠足为贵、小脚为美,至少在明初,就已经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了。

既如此,那就只好小些小些再小些。宋朝的裹脚,还只要小巧可爱就好,《宋史》里就说,宋理宗的宫妃把脚裹得纤直,很方便就插进马镫里,美其名曰“快上马”;而到明清时期,就必须要弯折趾骨和跖骨,强压成“三寸金莲”,即使筋断骨折,变成残疾也在所不惜了。

人体脚部骨骼

萎缩变形的足部,其实并不好看,甚至有些恐怖,只好重重包裹,再套上精美装饰的各色弓鞋,平日隐于裙下,只有行床帏之事时,才换上软鞋,与枕边人相示。如此,反而平添些许暧昧和香艳气,小脚成了女子的隐秘和性感部位。就如明末清初的大文艺家,《肉蒲团》的作者李渔所说:

瘦欲无形,

越看越生怜惜,

此用之在日者。

柔若无骨,

愈亲愈抚摩,

此用之在夜者也。

卧榻之上的缠足女子

那具体怎么用?

还是那位“大才子”的唐伯虎说得好:

新荷脱瓣月生芽,

尖痩帮柔满面花。

从别后不见她,

双凫何日再交加?

腰边搂,

肩上架,

背儿擎住手儿拿。

你品,你仔细品——好有些变态是吗?

确实,按照马未都先生的观点,审美有四个层次:艳俗、含蓄、矫情、病态,越往后越小众,但是能量输出也越大。明清时期的中华帝国,专制保守、日趋衰落,社会审美也到了病态的顶峰。

可这就奇怪了,清朝明明不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异族入关,全体国民连头发都剃掉了,可这裹脚布为啥还是摘不了呢?

04登峰造极“爱莲说”

其实,早在顺治皇帝登基那年,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曾下令:

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后在顺治二年(1645年)、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三年(1664年),朝廷三番五次下令,要求禁止妇女缠足,这个劲头,不比同时期的强制削发来的轻。无奈民间积弊已重,病态审美深入人心,当时的社会风气,凡不缠足的女子:

母以为耻,

夫以为辱,

甚至亲串里党传为笑谈,女子低颜自觉形秽……

近代的弓鞋样品

你说该怎么办?

强制剃发留辫,已经杀了一批男人,总不能为了放足,再杀一批女人吧?直到康熙七年,满族统治者终于妥协,撤销了禁缠足令。

那是中国女性最为黑暗的时代,有清一朝,缠足的摧残登峰造极,像当时风气最盛的陕西兰州、山西大同等地区,缠足最小的,甚至还不到三寸,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甚至做活的仆妇,也全是小脚。时人记载:

常过河南、入两陕,见乞丐之妻,担水之妇,其脚无不纤小平正,峭如菱角者。

她们日常劳作之步履维艰,简直不可想象。

清朝末年一家人:老小主仆皆缠足

而那些大户人家的妇女,更不消说,平日就靠做鞋面、选鞋面打发时间,以至有“一日三开箱”的说法,也就是一天要换好几套弓鞋,一早穿的鞋,绣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下午再看,已经换成花儿全开的鞋面了。很难说,这是不是性压抑之下的一种挑逗行为。

但这还不算是最无聊的,更奇葩的是号称“香莲博士”的方绚,出了一本评述小脚的专著《香莲品藻》,在缠足的尺寸、形状等方面给出了细致规定。如根据脚的形色,总结出十八种样式,称“香莲十八名”,是为:

四照莲、锦边莲、钗头莲、单叶莲、佛头莲、穿心连、碧台莲、并头莲、并蒂莲、同心莲、分香莲、合影莲、缠枝莲、倒垂莲、朝日莲、千叶莲、玉井莲、西番莲。

《香莲品藻》号称缠足的百科全书

其中:

介于三寸与四寸之间者,曰四照莲;

大于四寸者,曰锦边莲;

大于五寸者,曰千叶莲等等。

还有小于三寸者,那就连走路都成问题了,得搀着走甚至抱着走,此曰“抱小姐”。

书中还按照优劣高下,将小脚分为神品上上、妙品上中、仙品上下等等九个等级,曰“香莲九品”,把缠足的病态美,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这样变态的恶俗,就无人反对抵制吗?

05 缠足千年事:消亡与反思

小儿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

这是南宋大儒车若水说的一句大实话,他也是目前已知,最早发文反对缠足的人。

一代理学大师程颐,非但没有当“封建卫道士”,反而举族反缠足,他的六世孙程准家的女性,直到元朝仍不缠足。

岳麓书院的程颐程颢画像

清代文人袁枚,更是发出这样的狠话,说残害儿女的手足,来充美貌可爱,那简直是,跟烧了父母的骸骨,去换取福利一样下作。

直到清朝末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新之风劲吹,缠足甚至被认为是导致国家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像严复就认为,男子吸食鸦片、女子缠足,是中国危害最深的两大恶俗。

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帝下诏维新,“禁缠足”与废八股、办报馆、兴学校、废发辫等等并列,是重大维新举措之一。

1901年,废止了新法的慈禧太后却不废放足,也颁布懿旨,劝禁妇女缠足,端方、袁世凯等等地方大员纷纷响应。

然而历史和文化的惯性是巨大的。

直到1922年,距今还不足百年,阎锡山在山西,还要靠强化警察执法,配合“查脚员”深入民宅稽查,才能查禁女性缠足。

外科整形

俱往矣,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女性去为了取悦他人而去缠足了。只是,那些千篇一律的锥子脸、杏核眼、尖峰鼻、DEF罩杯……又是因何而来呢?

全剧终。各位小伙伴如果感兴趣,想要深度了解,也可以借助头条搜索,点击下方小卡片,搜索“缠足”,做出自己的结论判断哦!

本文作者【齐文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更多深度长文,欢迎点击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