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抗日战争平顶山惨案「日军在东北做的惨案」

1932年9月16日,在抚顺平顶山村,日军屠杀了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平民,烧毁了整个村庄。在日军的高压政策下,侥幸活下来的54人被迫离开家园,忍辱偷生。在抗战胜利之前,他们甚至不敢提“平顶山”这3个字。

起因

平顶山位于抚顺市区南面约4公里处。1932年9月15日,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晚,当地民间抗日武装辽宁民众自卫军,为纪念“九·一八”一周年,策划进攻抚顺日军。他们途经平顶山村,与日军守备队、宪兵队发生激战,打死日寇10余人。为了报复,日寇决定对平顶山村进行大屠杀。

屠杀过程

1932年9月16日上午,日本宪兵抚顺分遣队队长小川一郎和守备队中队长川上精一率领大批日本兵进袭平顶山村实施报复。日军以照相为名,用刺刀将百姓和矿工逼赶到平顶山村南面的洼地里。洼地北面是铁丝障;西面为陡壁断崖;东面放着六个被红布蒙着的东西,大约午后1点多钟,突然,红布被揭开,露出了六挺机枪。一声令下,机枪疯狂地向人群扫射。活着的人们拼命地往外冲,只有南面一个缺口,早有日军设防,冲出去的人幸存者甚少。平顶山村3000多骨肉同胞倒在血泊里。同时,日本兵把居民的房子全部泼上汽油点着,整个平顶山被火吞没。

日军刚要撤走,没死的人都挣扎着往外跑。日本兵马上跳下车,一个个端起刺刀,从北到南挨个地往人身上刺。屠杀历经三个小时,直至傍晚结束。昔日的平顶山村,只剩下一座老君庙。

日军掩盖罪行

屠杀后的第二天,日军雇人到平顶山村,用钩子将尸首垒到山崖下,浇上汽油焚烧,之后用炸药将山崖炸崩,以掩埋罪证灭迹;接着,又以守备队的名义,命令抚顺县长在平顶山村、粟家沟和千金堡的废墟上制作假房,拍成照片,以掩盖其屠杀罪证。事后,日军布告全县,不准收留平顶山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百姓,违者即是“通匪”,其全家将处死。

△幸存者郑殿龄向人们控诉日军暴行

新中国成立后 彻查平顶山惨案

平顶山惨案在日军的高压政策下被掩盖,直至抗战胜利,平顶山惨案的幸存者才敢对别人说起他们的遭遇,被日军严密封锁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再一次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开始彻底调查当年的平顶山惨案。

1951年清明节,抚顺市第一次举办了“平顶山惨案三千同胞公祭大会”,向沉冤地下的3000同胞致哀。1970年,抚顺市政府在平顶山惨案遗址就地修建了“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1972年9月16日正式对外展出。

然而,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承认日军在抚顺平顶山杀害了3000平民。关于平顶山惨案,日本国内流传有好几个版本,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是在千方百计地否定史实。日军抚顺守备队中队长川上精一的女婿田边敏雄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根据参加屠杀的兵士的证言推断人数在400至800,理由是当时平顶山附近居民总数1400人,牺牲者应在600人左右。

惨案发掘现场录像震惊日本国内

真相终究大白于天下。1972年,日本记者本多胜一所著《中国之旅》出版,介绍了侵华日军在平顶山山村屠杀平民的暴行,日本民众在震惊的同时更多的是怀疑。

当时,只有20多岁的中林良夫还只是名古屋电视台的一名实习记者。看过《中国之旅》之后,他和名古屋电视台几名同事组成摄影小组来到中国。

1972年,中林良夫用摄像机拍下遗址发掘过程

中林良夫一行来到抚顺平顶山时,平顶山惨案的遗骨发掘、清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在发掘现场,名古屋摄影小组看到了成堆的白骨。名古屋摄影小组用镜头如实地记录下了发掘现场,并采访了几位幸存者。回到日本后,他们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并在日本名古屋电视台播放。一时间,这部纪录片在日本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96年,平顶山惨案的幸存者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承认制造平顶山惨案这一事实,并给予经济赔偿。经过10年的跨国诉讼,日本终于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承认了平顶山惨案是由日方军队所为。

2006年11月18日,已经成为名古屋电视台台长的中林良夫又一次来到了抚顺,向正在扩建中的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捐赠了他们制作的录像资料。

如今,这部珍贵的录像每天都在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的资料和文物厅中循环播放。

(资料来源:辽宁日报 百度百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