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罗斯军工企业来说,即将过去的2014年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他们在这一年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时也推出了多项先进军用技术和多款先进装备。近日,“透视俄罗斯”网站对俄军工企业的成就进行了盘点并评选出五大领先世界的创新型装备,大大提振了因经济危机而略显低靡的民众士气。
亚森级:世界最先进攻击核潜艇
亚森级核潜艇可算是俄军工史上研制和建造时间最长的一款潜艇。自1993年立项后,因各种原因首艇“北德文斯克”号足足用了18年才得以下水。经过三年海试,该艇于今年加入俄海军服役。作为苏联解体后俄海军研制并装备的第一款攻击型核潜艇,亚森级将被用来替代阿库拉级核潜艇,并与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一起构成俄海军未来20年的力量核心。
亚森级攻击核潜艇是苏俄潜艇技术集大成者,代表苏俄潜艇技术水平的最高标准。除可携带24枚“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外,在“软件”方面,亚森级许多全新的电子设备有的甚至连西方都还尚未装备。比如其火控系统,能一次跟踪近14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来自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目标。最令美国人担心的是,亚森级所搭载的反舰巡航导弹可安装核弹头,是名副其实的“航母杀手”。
除了超强的火力,亚森级潜艇还有两大绝招,即静音与深潜。亚森级铺设了俄最新一代消声瓦,将比美国海狼级潜艇降低10分贝噪音。深潜方面,亚森级设计潜深600米,这个深度将使大部分现役反潜装备失效,美军只有三艘海狼级核潜艇可以达到与之相同的下潜深度。也就是说,亚森级潜艇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三个对手,一旦入水足以傲视群雄。因此,亚森级刚一服役就被西方军事专家惊呼为“世界最先进攻击核潜艇”。
“银柳”:火眼金睛的防空导弹
2014年俄军工另一款引以为傲的武器系统是“银柳”便携式防空导弹。目前,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在遭到防空导弹锁定时都会发射热源干扰弹以吸引、欺骗制导弹头。但这一招数在“银柳”面前将失灵。“银柳”的热导多光谱光学自动制导弹头拥有强大的目标辨识能力,可轻而易举地分辨出真正目标并将其摧毁,不会掉入被动热源陷阱。
“银柳”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可与激光反导武器抗衡。该型导弹能发现三个光谱区的目标。当敌人采用激光探照灯与“银柳”对抗时,后者能够及时转换光谱区,保护制导弹头不被激光射束致盲。宽广的“视界”还能帮助“银柳”发现并摧毁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发现这两类低热辐射目标对其他防空导弹来说不是易事,但对“银柳”却是小菜一碟。即使专门安装在直升机上用于降低发动机排气温度的设备也骗不过“银柳”的眼睛。
“银柳”防空导弹系统还能对飞行中的空中目标进行正面攻击。防空导弹通常在目标身后发射以便追踪其发动机产生的热辐射源,而“银柳”系统却能对目标实施迎面攻击。此时,“银柳”的多光谱光学制导弹头追踪的并非飞机发动机产生的热辐射,而是机翼、机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据悉,“银柳”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已开始装备俄军的一个空降营和东部军区的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未来,俄军机械化旅、坦克旅、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都将换装“银柳”,以替代上一代“针”式防空导弹。还有消息称,俄海军也看中了“银柳”的优异性能,不排除其进入俄舰载防空武库的可能。
“机器人瓦力”:走下银幕成“恶汉”
在今年5月的加里宁格勒“胜利日”阅兵式上,一款用汽车平台运输的机器人出现在俄军队列中,许多人就此猜测俄军机器人作战平台已装备部队,但并不肯定是否能执行作战任务。一个月后,这款被称为“平台-M”的战斗机器人在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演习中再次亮相,与俄军士兵一起执行作战任务。
“平台-M”是一款履带式摇控机器人,远看就像动画片里的人物“机器人瓦力”。不过这个“瓦力”却装备有大口径机枪以及四具榴弹发射器,在俄一个演示短片中轻易就消灭了手持北约武器的武装分子,着实展现出了“恶汉”的一面。据悉,“平台-M”装备有光电和雷达侦察系统,可为平台上搭载的武器提供制导,在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跟踪并攻击、消灭静止和移动目标,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除此之外,这款作战机器人还能用于执行侦察、巡逻及警卫任务。外媒发布的一组照片显示,俄罗斯一处潜艇基地的巡逻分队已在日常执勤过程中使用了“平台-M”作战机器人。
有专家指出,俄机器人技术始于苏联的月球车时代,早在1973年就启动了研制并推广工业机器人的第一个国家计划;到1985年时,苏联已拥有全球40%的工业机器人,数量遥遥领先于美国。著名的P-700“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就使用了网络中心控制原则并引入人工智能,该导弹能在齐射后自动排列成作战序列。
苏-35:大出风头的四代半战机
在11月的珠海航展上,以明星姿态亮相的苏-35战机令俄军工企业再次大出风头。苏-35是俄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号,即四代半战机。苏-35战机可携带远中近等多种射程的空中格斗导弹以及多种型号的对地攻击武器;机载雷达系统能同时探测30个目标,并对其中8个进行引导攻击。
一位美军官员评价苏-35称:“这款飞机能携带1吨重的空对空武器参加战斗,即便是F-15C或F-18等美军现役主力战机面对它时也将只有招架之力。”另据报道,苏-35的航电系统已在各个层面赶上了美国四代半水平,而且具备强大的红外搜索能力,在进攻和自卫两方面都具备相当的优势。美空军官员不无担心地称,“尽管美国具备隐形能力,但仍将费力地应对电子攻击才能瞄准苏-35,而我们的导弹将很难摧毁它们。”
有分析称,如果苏联没有解体,那么其空军拥有的优势将从1995年一直持续到F-22服役为止。可惜这只能是假设,苏霍伊公司直到今年2月才向俄空军交付了首批12架量产型苏-35S。
636.3型常规潜艇:隐蔽性堪称“黑洞”
与张扬的核潜艇相比,柴油动力常规潜艇略显低调,但低调并不等于没有爪牙,俄海军上将造船厂为俄舰队建造的636.3型柴电动力常规潜艇正是一款低调而凶猛的水下武器。据悉,636.3型常规动力潜艇属于基洛级改进型第三代潜艇,水下舰速为每小时20节,最大潜深超过300米,可自主航行45天,装备有先进鱼雷和“口径”超音速巡航导弹,可谓是“可怕的水下尖兵”。
俄海军计划到2016年建造六艘636.3型潜艇并全部编入黑海舰队。目前,首艇B-261“新罗西斯克”号以及二号艇B-237“顿河罗斯托夫”号已建成并开始服役。据介绍,新服役的“新罗西斯克”号配备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器,弹药储备包括8枚鱼雷、4枚火箭鱼雷及24颗水雷。其最大优势在于卓越的隐蔽性。设计者称,636.3型柴电潜艇在同级别潜艇中噪音最低,探测距离比敌方潜艇大3~4倍,因此能够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由于这一特点,北约潜艇专家私下将636.3型称为“黑洞”。
俄军事专家指出,尽管常规动力潜艇在续航能力、武器携带数量等方面逊于核动力潜艇,但对俄海军来说必不可少。一艘核潜艇的造价能够建造6~8艘常规动力潜艇。与此同时,636.3型潜艇服役有助于黑海舰队保持海上优势,必要时可对敌水面和水下舰艇进行打击,维护地区战略平衡。(本文摘编自防务产业研究,以上摘编不代表本媒体观点)
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批准成立的、瞭望周刊社旗下的政策分析和经济趋势判断的研究机构。请搜索瞭望智库官方微信公号:瞭望智库,或(zhczyj)→长摁1秒复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