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沙丘这本书「每日听一本书」

前言

2021年10月22日,超级大片《沙丘》全球公映,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部在科幻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诗巨著。不过我要告诉你,电影版拍出来的内容,恐怕还不到原著的十分之一。毕竟,《沙丘》的原著并不是厚厚的一本书,而是厚厚的六本书,这还不算层出不穷的前传、后传、外传。要呈现这样庞杂的“沙丘宇宙”(Duniverse),对于导演是相当头疼的任务,对于影视公司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风险,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只要你没有被它的厚度吓倒,然后硬着头皮挺过陌生而艰涩的前一百页,那么也许它会是你一生中非常罕见的阅读体验。刘慈欣的偶像、科幻巨头阿瑟·克拉克就曾盛赞《沙丘》:“只有《魔戒》可以相提并论。”

带你正式进入沙丘宇宙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它的起源。1957年,一个名叫弗兰克·赫伯特的年轻人远赴俄勒冈海滨,为杂志写稿,内容关于美国农业部在当地用种草来阻止流沙的实验。赫伯特发现,“流沙可以吞没整座城市、湖泊、河流还有高速公路”。对于沙丘生态的细致研究,以及研究过程中孤立于苍茫沙地上的极限体验,刺激了赫伯特的小说灵感:他决定创造一个全是沙漠的星球。

八年后,《沙丘》小说写成,但因其近900页的篇幅和复杂的自创语言,遭到二十多家出版社退稿,最后才由一家专门出版机械维修手册的小出版社接手。《沙丘》出版后,成了第一部同时拿下雨果奖和星云奖的长篇小说,并逐渐吸引到一批狂热粉丝。到1979年,《沙丘》销量已经超过一千万本。赫伯特用余生又写出五部续集,令整套史诗的深度和广度更上层楼。《沙丘》六部曲不仅深远地影响了后来包括《星球大战》和《冰与火之歌》在内的幻想作品,同时,也预言了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比如环境恶化、石油战争和文明冲突。总而言之,在沙丘宇宙里,既有通俗的快乐,也有严肃的思考,读者能得到什么,最终取决于读者她自己的心愿和层次。

我希望我的讲解,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告诉你《沙丘》宇宙最核心的情节和思想。讲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沙丘宇宙的复杂设定和原著第一部的情节,并且分析一下:天马行空的幻想故事背后,有怎样的现实基础?第二部分讲沙丘宇宙接下来的一系列变迁,然后讨论一下:这个横跨数万年的史诗,到底要表达何种哲思?

好,我们抓紧时间,这就进入浩瀚而诡谲的沙丘宇宙吧!

第一部分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距今约两万三千年以后,也就是大约在“公会后一万年”左右。小说里纪年不用“公元”,而用“公会”,它指的是“宇航公会”。宇航公会垄断了先进的星际航行技术,星球之间做生意和打仗,全靠宇航公会派飞船运输,所以其成立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意义。宇航公会的成立仰仗两个条件,一是科技,二是香料。

下面分别展开说说。

《沙丘》里的科技基于一种神奇的亚原子粒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叫“霍兹曼效应”。它有两大用途,一是可以折叠空间,让飞船超光速飞行——宇航公会垄断的就是这种技术。用途之二,是制造屏蔽场,令所有的高速武器和激光武器失效。霍兹曼效应让人类一边开着太空飞船,一边重拾冷兵器。这奠定了沙丘宇宙的调性——类似于一个太空版的中世纪,只不过封建领主的土地,扩大为整个星球而已。《星球大战》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种独特的设定,酷炫的光剑虽然名字带光,实质还是冷兵器。《星球大战》宇宙里没有智能发达的机器人,而沙丘宇宙里则压根没有机器人。原来,人类曾经和机器人爆发过一场大战,打了八十多年,人类终于惨胜,从此定下铁规:永远不得制造会思考的机器。

而香料的发现,恰好补偿了科技的停滞和倒退。香料也叫美琅脂,美丽的美,琅琊的琅,脂肪的脂,听这个中文译名就知道它非常珍贵。香料不仅能让人类的寿命翻倍,还能提升脑力,令人脑足以替代电脑。宇航公会的顶级领航员,日夜沉浸在高浓度香料里,拥有超强的计算力和预测能力,从而解决了空间折叠死亡率过高的难题。不过,领航员过度吸食香料,身体会变异退化为胖头鱼一样怪物,整天泡在缸里。而普通人服用香料,虽不至于变异,但终身无法戒除。考虑到《沙丘》写作背景,香料明显带有美国六十年代各种迷幻药的影子。不过香料也会令人联想到石油,因为它维系了整个宇宙的运作,但全宇宙却只有一个星球出产香料,它名叫厄拉克斯,完全由沙漠构成,所以俗称:“沙丘”。

厄拉克斯当然就是小说故事的主舞台了。这场大戏的开场是这样的:银河帝国的皇帝派声势日渐壮大的阿特雷迪斯(厄特雷迪)家族接管厄拉克斯的香料开采,而厄拉克斯本是哈克南家族统治的,两个家族是世仇。皇帝这一招明显是要借刀杀人,除掉阿特雷迪斯一族。而阿特雷迪斯的族长,雷托公爵,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他知道是祸躲不过,不如将计就计,于是他带着全部家人和班底,毅然离开山清水秀的老家卡拉丹星球,来到万分凶险的沙漠星球厄拉克斯。

我们知道沙漠环境是白天酷热,晚上极冷。但厄拉克斯星最可怕的还不是极端的气候,而是沙漠里出没的一种巨型怪兽——沙虫。沙虫是《沙丘》系列的标志,你也许已经在书的封面或电影宣传海报上见过它。沙虫外形像长着利齿的蠕虫,但却长达四五百米,而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也不过只有二三十米长。沙虫领地意识非常强,会攻击地表一切发出有规律声响的东西,当然也就包括开采香料的车子,所以那些开采车都是由大飞机吊着的,以便随时逃脱,但很多情况下还是逃不掉的。沙虫让香料开采工作非常危险,但香料其实本身就是从沙虫的幼体排泄物演变而来的。毁灭和创造互为因果,是同一件事的不同侧面,这也许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基于生态学的哲学观,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现在让我们先回到阿特雷迪斯家族和哈克南家族的斗争上面。哈克南家族在本地经营多年,但由于统治残暴,不得人心,真要明刀明枪地打,未必就能吃定人才济济的阿特雷迪斯家族。然而雷托公爵没有想到,关键时刻,遭到最信任的私人医生出卖。私人医生名叫威灵顿·岳,一般简称岳医生,21年电影版里张震演的就是他。岳医生关闭了阿特雷迪斯家的屏蔽场,还用毒匕首刺伤了公爵本人。岳医生出卖公爵的真实原因,在《沙丘》里是一桩有趣的悬案 ,因为他曾接受过一种特殊的洗脑,理论上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的。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总有意想不到的出格之举。

不管怎么说,岳医生的叛变,让阿特雷迪斯家族惨败,雷托公爵也死了,他的爱妾杰西卡带着身孕和十五岁的儿子保罗侥幸逃脱,得到沙丘本地土著——弗雷曼人的庇护。弗雷曼人昼伏夜出,瘦削矫健,长期生活在高浓度的香料环境中,令他们的双眼变成全蓝。对于弗雷曼人来说,水是比香料更珍贵的东西,他们身穿一种特殊的储水服,能将人排出的汗和尿都过滤回收。人在沙丘,活着不易,但活下来的弗雷曼人,不管是个人素质还是团体精神,都属于第一流的战士。

弗雷曼人很反感哈克南家族在本地的残暴压迫,而他们的部落里一直有个传说,说某天一对母子会从天外而来,这个儿子会变成弗雷曼人的救世主,带领族人脱离苦海。这种救世主/天选之人/“被选上的孩子”之类的设定,你肯定早就在无数小说、影视、漫画里见过了,不过我要告诉你,《沙丘》与它们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沙丘》里的救世主传说,是有人故意散布的谣言。这就要说到杰西卡的身份了,她可不是普通的美女,而是比·吉斯特姐妹会的成员。

比·吉斯特是拉丁语,字面意为“做好事的人”。比·吉斯特姐妹会是宇宙中最古老最强大的组织之一,成员全是女性,通过特殊药物和艰苦训练,对身体和精神具有超常的控制力——实际上就约等于《星球大战》里绝地武士团的女性版。姐妹会成员专门和各大家族联姻,目的是整合各种基因,最后生下救世主。这个疯狂的育种计划已经严密地执行了两千多年,到杰西卡这代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按计划,杰西卡应该和雷托公爵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再和哈克南家族的继承人联姻,最后生下来的儿子应该就是救世主了。

前面提过,杰西卡是雷托公爵的爱妾,而实际上公爵并没有正妻,正妻只是吸引大家族联姻的虚位而已。杰西卡和公爵非常恩爱,她决定为公爵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为此不惜破坏姐妹会的千年大计。这里说明一下,姐妹会成员对身体的控制精确到细胞,所以可以自行控制孩子的性别。杰西卡擅自生下了男孩保罗,等于让救世主提早一代到来,那么早来的救世主正宗不正宗呢?这个问题,姐妹会暂时搞不清楚,读者也心存疑虑,但对于弗雷曼人来说,问题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原来,姐妹会有一个附属组织,叫护使团(Missionaria Protectiva),几千年来专门在宇宙各地的原始部落散播姐妹会成员带着救世主降临的传说。这种传说总是模模糊糊,很容易就误打误撞对上,所以说不定哪一天,在宇宙的哪一个角落,会给姐妹会带来好处。这不,杰西卡和儿子保罗有传说的加持,很快融入了弗雷曼人的族群。保罗也有了一个很接弗雷曼人地气的新名字:穆阿迪布——那是一种生活在沙漠里的老鼠。

随后,保罗用特殊工具驯服了最大的那条沙虫,成了弗雷曼人的新领袖,等于用自身过硬的实力支撑了救世主的传说。这部分情节,当年电影《阿凡达》几乎一模一样地照搬了去,只是把沙虫换成了飞禽而已。在充满香料的环境中,保罗的预知能力也渐渐觉醒。此时,姐妹会送来了特制的生命之水。沙虫遇水会痛苦地死去,死前的分泌物同水混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生命之水,它等于浓缩升级的香料,有剧毒,但姐妹会有调节身体的秘法克服剧毒,从而获得和姐妹会所有祖先意识联通的超能力。保罗的母亲杰西卡通过了生命之水的考验,升级为姐妹会的圣母,而保罗成了第一个喝下生命之水而不死的男性,也就是史上首个男圣母,可以同时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符合姐妹会对于救世主的要求。

好了,现在保罗从身体到精神的各项能力值都拉满了,他率领弗雷曼人用游击战的方式破坏香料生产,令皇帝不得不御驾亲征。而保罗趁着沙尘暴发起了总攻,一举击溃了哈克南家族和皇帝的联军。保罗本人也在随后的单挑中杀死了哈克南家族的继承人。皇帝被逼退位。保罗娶了皇帝的大女儿,成为银河帝国的新皇帝。

《沙丘》第一部的核心情节大致就是如此。如果你觉得第一部的情节有点老套,那可能是因为有太多后来者模仿,《星球大战》《阿凡达》《冰与火之歌》,而这些超级大IP又不知会衍生出多少模仿。如果说后来者是在套用成功的故事模板,那么《沙丘》的故事本身则遵循着某种更为隐秘的必然性。

让我们回到开头,一步步推演。一开始作者想写一个沙漠星球,他对沙漠自然生态颇为了解,但这还不够,他还必须为沙漠里生活的民族设计一种文化生态,包括语言、风俗、宗教。这样他就必须参考历史上西亚沙漠诞生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都相信某种形式的救世主。好,现在作者手里有沙漠的环境,还有救世主型的英雄,这两者相加,必然得出一个历史人物:托马斯·劳伦斯,也就是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此人是一个英国上校,在一战的时候来到阿拉伯世界,帮助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在《沙丘》初稿里,劳伦斯故事的痕迹很直露,后来作者才为小说添加了层次更丰富的外壳 。

我这样分析,并不是想说作者缺乏想象力,恰恰相反,我想说的是,最绚烂的幻想之花,总需要错综复杂的现实根基,现实无形中规定了想象的方向,也为想象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养分。好的科幻小说,拼的不仅是对于科技和未来的想象,也是对于传统和现实的理解。也就是说,优秀的科幻小说应该像喝下生命之水的保罗一样,同时看到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将其当做一个整体去思考。

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沙丘系列做得极好。第一部已经立起了相当扎实的人物和世界观,而后续的故事会更加波澜壮阔。且听我说下去。

第二部分

系列的第二部叫《沙丘救世主》。保罗·阿特雷迪斯在第一部里大获全胜,最后兼有三重身份,第一是银河帝国的皇帝,第二是带领弗雷曼人摆脱帝国压迫的救世主,第三是姐妹会千年育种计划培养的天选之人。但弗雷曼人和姐妹会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救世主的定义和称呼也不同,弗雷曼人称救世主为“李桑·阿尔-盖布”(Lisan al Gaib),意思是“天外之音”,而“天降大救星”本是姐妹会护士团的宣传,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姐妹会称自己的救世主为“魁萨兹·哈德拉克”(Kwisatz Haderach),字面有两种意思,一是“能同时出现在很多地方的人”,这说的就是保罗开天眼的能力,二是“捷径”,这也不难理解,既然你开天眼了,就要当历史的领航员,带人类文明走发展的捷径。

这三重身份虽然碰巧在保罗身上汇合,但彼此并不兼容。作为银河帝国的皇帝,他希望宇宙太太平平的。但骁勇善战的弗雷曼人却在四处发动残酷的“圣战”,无数星球的几百亿人惨遭屠戮,关键是这圣战打的还是“穆阿迪布”的旗号。穆阿迪布,沙漠之鼠——你应该记得,那正是保罗的弗雷曼名字。保罗跳上了弗雷曼人的神坛,点燃了弗雷曼人的宗教狂热,以此击败宿敌,但他本人最终却无法约束这把野火。而且弗雷曼人的军队本就是他当皇帝的最重要的砝码,他没法自废一臂。至于姐妹会要求的捷径,保罗确实用预知能力看到了,书中称为“黄金通道”,但保罗却迟迟不愿往那个方向走,因为他也预见到走上黄金通道,他本人和全体人类都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此时的保罗大概是全宇宙最孤独的人。阿特雷迪斯家族的故旧大多死于战场,曾经并肩作战的弗雷曼朋友,此刻成了盲目跪拜的信徒,这种无可奈何的疏离感,就像鲁迅《故乡》里的闰土,再见到童年玩伴的“我”,只会叫一声“少爷!”。而保罗为政治联姻而娶的老皇帝的女儿,也是姐妹会的成员。保罗厌恶那套操控育种的行径,不愿配合皇后生孩子。保罗和他父亲雷托公爵一样,真正爱的是妾,一个名叫契尼的弗雷曼女子,两人在第一部里是出生入死的革命情侣。但契尼遭皇后下毒,无法怀孕。全知的保罗当然明白其中原委,却听之任之,因为他预见契尼会死于生产,不怀孕反而能暂保爱人一命。至于帝国里的其他家族和势力,自然都是各怀鬼胎。

很快,对保罗不满的势力,包括姐妹会和宇航公会在内,联手策划了一起复杂而精密的刺杀。保罗被一种特制炸弹炸得双目失明,但他的预知知能力弥补了眼睛的功能。另一边,契尼最终还是怀了孕,并生下一对龙凤胎,然后如保罗所预见的那样死去。在婴儿的啼哭声中,保罗丧失了预知能力。双目失明的他按照弗雷曼人的传统,自我流放到厄拉克斯的茫茫沙漠中。至此,他终于卸下了皇帝的头衔和救世主的重任。而这重任就落到了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身上。

系列接下来的两部《沙丘之子》和《沙丘神帝》。故事跳到保罗自我流放九年以后。此时帝国的摄政王是保罗的妹妹阿丽亚。你应该记得,当年保罗的母亲杰西卡逃到弗雷曼人的部落,是怀着身孕的,而杰西卡喝下生命之水的时候,也是怀孕的状态,所以生下来的阿丽亚天生就具有圣母的能力,能联通姐妹会所有的祖先,也就是说,阿丽亚生来就不是一个孩子。这里我要补充一个情节,第一部的大决战中,年仅四岁的阿丽亚故意让自己被哈克南家族抓到,然后伺机用毒针杀掉了哈克南的老族长弗拉基米尔男爵。由于姐妹会复杂的配种计划,男爵其实是阿丽亚的外公。一般的圣母只能联通女性祖先的意识,只有阿丽亚和保罗天赋异禀,也可以联通男性祖先的意识。阴差阳错之下,阿丽亚被男爵的意识附体,开始了残酷的统治。

保罗的一双子女,雷托二世和妹妹珈尼玛,成了各方势力追杀和觊觎的对象,这是小说的主线之一。而在另一边,厄拉克斯的沙漠里,出现了一位盲眼的传教士,极力反对穆阿迪布的神话,而这个反对保罗神话的传教士,正是保罗本人。后来,雷托二世也终于回到厄拉克斯的沙漠,通过香料完成了自己的进化——和无数沙虫的幼体融合为一,成了半人半虫的强悍怪物。保罗的女儿,龙凤胎中的妹妹珈尼玛答应了前任帝国皇帝外孙的求婚,婚礼现场成了各方人马决战的舞台。保罗妹妹阿丽亚的手下最终杀死了盲眼的保罗,而雷托二世又打败了阿丽亚,后者跳楼自尽。保罗这一代都死去了,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成了帝国的新皇帝,也就是下一本小说标题里的“神帝”。

雷托二世的权力是沙丘宇宙里空前绝后的。他对厄拉克斯进行生态改造,沙漠星球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星球,这是弗雷曼人无数代人的梦想,但讽刺的是,当梦想成真,弗雷曼人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而绿洲星球上怕水的沙虫无法生存,全宇宙的最宝贵的香料,全靠雷托二世藏起来的库存和他本人分泌,他就这样抓住了全宇宙的命脉,各大家族、宇航公会甚至比·吉斯特姐妹会,只能乖乖地俯首称臣。一切星际航行需要神帝本人审批,然后给领航员分配极为有限的香料,星际贸易大幅倒退,星际战争再也打不起来,各个星球都陷入孤立。神帝与沙虫合体,几乎杀不死,而且寿命极长。他挫败了一次又一次暗杀,一下子统治了3500年,这是宇宙里最和平,也最死气沉沉的3500年。

而这,原来就是保罗曾预见而不敢走的“黄金通道”。雷托二世比他爹更加孤独,因为他必须把自己变成极致的暴君,来激发民众在思想和科技方面的进步。思想方面的进步就是国际歌里唱的那两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神帝的统治,就是为了告诫人类,以后千万别再相信任何神仙皇帝。而科技方面的进步,就是要人类发展出一种可以屏蔽预测的技术,因为雷托二世已经预见,将来人类会遇到一个大敌,会用预测的能力把人类赶尽杀绝。而过了3500年,人类果真发展出了屏蔽预测的技术,然后利用沙虫怕水的特性,把雷托二世淹死了。临死的神帝很欣慰,因为这件事他真的预测不到。雷托二世的身体分解为无数沙鲑,也就是沙虫的幼体,沙鲑不怕水,它们都带着雷托二世的一部分意识,又回到了厄拉克斯,把绿洲重新变为沙漠。当然,香料也随之回来了,甚至有了人工合成的香料。人类又可以肆意星际航行了,被压抑许久的探索欲望,让人类飞往前所未知的广袤空间。

雷托二世的死就像《百年孤独》里奥雷良诺上校的死,小说虽然还有下文,却再也达不到这样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强度。沙丘系列后面的两部小说《沙丘异端》和《沙丘圣殿》,新一批人物粉墨登场,但主题方面并无太多突破,我在此就先略过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沙丘》最终还是没有写完,雷托二世预见的大敌是谁,并没有揭晓,但在作者儿子根据笔记写成的后传里,这个大敌就是千年前就被明确禁止的人工智能。可见故事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开始新的循环。

如果要为这段横跨千万年的史诗提炼出一种贯穿始终的思想,那也许是一种基于生态学的哲学。我们知道,整部史诗源于弗兰克·赫伯特对于沙丘生态的着迷。赫伯特说:“生态学研究的是因果关系。” 而沙丘故事展现的就是因果复杂的互动和循环。就自然而言:沙虫制造了香料,也令香料开采极度危险。就文化而言:弗雷曼人改善了险恶的沙漠环境,却丧失了独特的民族身份。就文明而言,带来奇迹的神仙皇帝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当然,也只有大灾难才会激发大变革。一切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好或那么坏,种下因的人往往想不到果。

在科幻领域,也许只有阿西莫夫的《基地》七部曲堪与赫伯特的《沙丘》六部曲并列。实际上《沙丘》也受到了《基地》的影响,两者有很多相似,也有一些关键的不同。《基地》讲的是下大棋,每个棋子背后总有一个更高级的棋手,所以历史总能向前发展。《沙丘》里的核心人物保罗、神帝和姐妹会,也在下大棋,却并没有一个更高级的理性来保证结果,因此历史总是可能陷入循环。也许可以这样说,《基地》对于理性更为乐观,而《沙丘》对于因果的莫测有更多敬畏。

结语

好,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

总结一下,《沙丘》系列是科幻史上成就最高的史诗巨作之一。作者弗兰克·赫伯特从想象一个全是沙漠的星球开始,创造出一个横跨千万年的沙丘宇宙,并且在其中注入了庞杂的历史、宗教、哲学、语言和生态学知识。小说以阿特雷迪斯家族为主线,描写了英雄走上神坛和跌落神坛的循环,展现了人类企图操控生态、文化和文明的种种努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复杂后果。在通俗文化的层面,《沙丘》的剧情深刻影响了后来包括《星球大战》和《冰与火之歌》在内的幻想大IP。而在严肃思考的层面,《沙丘》警告我们福与祸,破和立,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如果看不清其中的因果联系,就可能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