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维多利亚女王战争「为女复仇 血洗罗马军队 屠城伦敦 她是女王维多利亚的偶像」

文/艾栗斯

巾帼不让须眉,战争从来没有让女人走开,女武将的英勇事迹总是更广为流传。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也许只是传说、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国的“圣女贞德”借着上帝之名有点玄幻,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不列颠,有一位正儿八经靠武艺和胆量冲锋陷阵的女武士,又称红发魔女“布迪卡(Boudica)”,她带领自己的凯尔特族人在英国南部阿尔比恩海岸的白色山崖上为自由而战,血洗罗马军队、屠城伦敦,只为了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复仇,苏格兰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事迹跟她相比也黯然失色。

英国人把她的事迹编成儿歌放进小学英语课本,在伦敦的西敏寺旁,还竖立着女王驾驶战车冲锋陷阵的雕塑。“绿灯侠”中的铁娘子布迪卡(Boodikka)角色的原型也是来源于她 –今天学院君要讲的,就是这个传奇女王的故事:

丧夫受辱:

有关布迪卡女王披挂上阵前的个人历史记载少之又少,只知道她出生在大约公元后30年的一个贵族家庭,于豆蔻之年嫁给凯尔特爱西尼族的首领普拉苏塔古斯,为其生下一对女儿。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将这位王后描述为一个非凡的人物:

“身材高大,外貌可怖,拥有亚马逊女战士的强健体格,并且有着一副粗嘎刺耳的嗓音。一头丰盈闪亮的红发如火焰闪耀,直披到膝部:她戴着一副粗大的编织的黄金项链,穿着件颜色繁多的束腰外衣,在束腰外衣上罩着一顶厚斗篷,用一枚领针扣紧。”

彼时的不列颠处于罗马的殖民统治下,而罗马对其统治有两种方式:一是一些大的港口和城市,以及军事险要由罗马总督直接控制管理;一种是像布迪卡西尼族这样的小部落偏隅岛国一角,则暂时委任那些部落首领自己管理,但是约定一旦部落首领去世,则统治权就得交回罗马,由其再作委派。

冲突就是从布迪卡的丈夫早逝的西元60年以后开始的,虽然他在遗嘱里将自己的领地分给了两个女儿并指明由布迪卡代两位未成年的公主摄政,但这并不能阻止贪心的罗马人想借此机会吞并更多直接管辖地的胃口,他们要求布迪卡按照规定乖乖交出统治,强悍的布迪卡当然不会忍气吞声,以强硬的姿态拒绝了罗马方面的命令。

于是罗马人用血的教训给这位新女王送上警告:他们侵占了爱西尼族部分领地,抓住布迪卡给了她一顿鞭笞作为羞辱,甚至还强暴了她的两个女儿作为严厉的惩戒。对于这个只剩下女人统治的弱小部落,罗马人一度觉得他们似乎可以为所欲为。

血债血偿:

然而很快罗马人就要为他们招惹了布迪卡这种强悍的女人而付出血的代价,被欺负了以泪洗面才不是她的作派,以牙还牙,血债血偿才是布迪卡的人生原则。她以非凡的魄力鼓动起所属的爱西尼,以及其他一些领近部落——如特里诺凡帝(Trinovantes)、克洛维(Cornovii)、以及名为杜罗提格斯(Durotiges)的多塞特凯尔特部族(Celts of Dorset)联合起来,她的起义宣言是这样掷地有声鞭打着族人去摆脱罗马统治:

“我这么做,并非出于贵族女人的身份,而是身为人民的一分子,要为国家失去的自由,我受到的鞭笞折磨,以及我女儿的贞洁受辱复仇......这是一个女人的决心,至于(不抵抗的)男人,他们只会苟延为奴。”

这支全副武装的队伍约有一万人,三周以后迅速扩充到十万——由布迪卡和她的两个女儿率领着,全身涂面油彩以恫敌,浩浩荡荡去给罗马人一些颜色瞧瞧:他们先是袭击了罗马人防卫布局较弱的殖民城市卡姆罗多努(今天的科尔切斯特)、接着是朗蒂尼亚姆(Londinium),即今天的伦敦,伦敦城里的罗马占领者和他们的家人来不及撤离,被惨遭血洗,罗马人的头颅被割下以祭祀、布迪卡女儿受到的侮辱由罗马贵族妇女加倍偿还;接着是第三座罗马在不列颠的大城市维鲁拉米亚姆(Verulamium,今圣·奥尔本)被攻陷,至此罗马及其领地的军队和住民死亡人数已达7万。

尽管已将三座城市夷为平地,布迪卡女王的怒火却仍旧没有平息,她过于急切的乘胜追击之心成了自己的绊脚石:在今天英格兰的中西部,布好雁形阵营的罗马人将布迪卡的力量围剿殆尽,布迪卡服毒自尽,她的两个女儿下落不明,有的说战死战场,有的说在布迪卡的保护下伪装出逃。

女王的激励:

布迪卡虽然最终败于罗马的成熟强大的武力,但她的传奇故事一直没有停止被传颂,古罗马的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在描写布迪卡屠城之举时竟然没有站在罗马人而是女王的一边:“罗马人尝到的这些苦果都是由一个女人一手造成的,他们因而感到格外羞辱。”

布迪卡的名字在古威尔士语中为“胜利”,而这正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英文名“Victoria”同样有胜利之意)的力量来源,维多利亚女王对这位强悍的武士女王如此赞赏,以致于维多利亚女王的桂冠诗人丁尼生为布迪卡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但见布迪卡王后昂扬立于战车上,

挥舞长枪,锐利目光流转如母狮,

女儿左右伴,厉声嘶喊挥兵杀敌。”

而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尔伯特(Prince Albert)更是为爱妻的偶像竖立起一座雕塑,如今,布狄卡女王和她女儿们驾驶刀轮战车的雕像就矗立在横跨泰晤士河的威斯敏斯特大桥的西端,俯视着整个伦敦城。

直到今天,“布狄卡对阵罗马人”的纪念活动还会在英国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附近的广场定期进行,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上阵游行,重现布狄卡女王带领民众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历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