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湘军屠城南京 死亡人数「屠城」

屠城,古代胜者对战败方的惩罚形式之一。人们印象中,这种形式的报复行动应该存在于遥远的古代,可近代就发生了惨烈的屠城事件,最有代表的是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进行的屠城事件。

1863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攻陷了雨花台,湘军水师也进入护城河,南京被湘军死死包围着。太平天国这次是难以回天了,次年六月,洪秀全病死,李秀成辅佐年幼天王洪天福贵,拼命死守了一个半月。

南京城墙尤其坚固,眼看死攻死伤惨重,湘军在靠近太平门附近的城墙根下挖掘地道,埋设炸药。1864年7月19日清晨,随着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坚固的城墙被炸开了一道二十多丈长的口子,湘军蜂拥而入。

尽管太平军组织了多次反击,可都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就此灭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太平军这次连寇也做不了了,曾国藩的报复随之开始。资料显示,湘军进入南京之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财物和女子就抢。

据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关于对湘军屠城的记载,“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究竟杀了多少人?至少10万人。屠城行动共历时三天,杀的南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随着河流涌入长江,几乎致使长江阻塞。由于清朝对记载屠城事件的资料进行了销毁,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只言片语的记载中管中窥豹。

“(湘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自五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这次屠城过后,南京城内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了,这座城陷入到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除了屠城,湘军还将南京城内的财物洗劫一空,“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在读书人眼中,曾国藩的形象是这样的,“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步行极厚重,言语迟缓。可曾国藩在南京城内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至今仍有很多人以“曾剃头”来称呼他,借此形容他在攻打南京时,屠杀了数以万计的老百姓。

参考资料:《能静居日记》、《曾国藩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