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化外之地——话说美国崛起
美国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其先天的地理上的优势以及历史机遇,另一方面这也是美国历代政治精英决策与意志的结果,特别是她的决策层在南北战争时期及大萧条时期先后完成了两次国家内部的大调整,由此最终为美国登上“宇宙之巅”铺平了道路。
美国的崛起过程对今天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中美两国拥有着相似的地缘环境,因此两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某些相通之处,只不过,“现在”的中国并不等于是“现在”的美国,中国现在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美国身上找到可以对照的影子。
背叛不列颠——美国作配角的独立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简单来说,就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政策严重损害了当地利益集团的利益。
和在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不一样,美洲远离亚欧大陆,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夕,中美洲文明还处于城邦混战的阶段,也就相当于苏美尔文明或殷商早期的水平。南美洲稍微好一点,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刚刚形成了第一个松散的帝国——玛雅帝国,文明程度比牧野之战时的中国商朝或许能强一点。北美干脆还处于原始部族社会,连轮子都还没被发明出来。在殖民者的火枪和传染病的双重进攻下,当地人的数量很快减少到了欧洲人到来前的1/5。后来的“美洲居民”,基本就是从欧洲过去的移民。北美地区的英国殖民地情况自然也不例外,对移民者来说,英国应该被称为“母国”而非外来殖民者。所以把北美独立战争看成是民族解放战争有点勉强,这更像是一场政治分离运动。虽说是“自己人”,但“母国”在剥削的时候可是一点没有手软过。根据英国政府制定的《航海和贸易条例》规定“殖民地的某些商品只能销往英国”。这个“某些”包括什么呢?在独立战争前,只有一样东西不在这个“某些”范围之内——咸鱼,剩下的统统只能销售给英国一个国家。而对于从殖民地过来的棉花、烟草、皮毛之类的初级产品,英国又制定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标准以及分级制度,这和现在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设高门槛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对消费者有多强的责任心,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压价。好不容易把东西卖出去以后,事情还没完,在关税以外,你的商品还得再向英国派驻的殖民政府缴纳一遍“出口税”。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品大肆倾销到了殖民地,这其实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剪刀差”。而英国又不容许当地铸币,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北美殖民地的资本流失。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业品的垄断地位,英国政府还严格限制本国的技术人员(工匠)进入殖民地,同时通过立法,限制殖民地发展自己的工业——除了磨面、酿酒、制蜡,其他任何制造业都不许涉足。
1763年,英国最终赢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但政府之前筹措军费所发行的公债,还本付息需有1.3亿英镑。战后法国被迫割让了加拿大,可接管新殖民需要大量的政府人员和军队,这笔费用只能英国人自己出,这又需要一大笔钱。为了解决钱的问题,英国政府针对北美殖民地颁布了《糖税法》和《印花税法》,再之后又以更加严苛的《汤森法案》取代了《印花税法》,希望以此来增加税收,填补政府财政的漏洞。至此,原本严重的剥削最终超过了北美移民的忍受极限,于是便发生了诸如波士顿倾茶事件之类的抗英事件,反叛者们开始秘密囤积枪支、火药,而亲英势力也纷纷北上,去投靠加拿大的英军。到了1775年,以来克星顿村英军和北美民兵发生交火为标志,北美殖民地对母国的反抗演化成了一场独立战争。
这后面的历史和我们在科教书上学到的历史可能有所出入,事实上北美大陆军在和英军的对抗中并没有占到很大的便宜,甚至在整个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并非是决定性的。原因很简单,北美地区十三个州人口共计不到三百万——这里面还包括近半数“吃里爬外”的亲英派,工业基础薄弱,财力匮乏,完全没有海上力量。而英国当时仅本土人口就六七百万,算上殖民地人口则超过三千万,国家财力雄厚,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对北美十三州掌握着绝对的制海权。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单靠一句“正义必胜”是抵消不了的。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独立战争爆发时,北美的居民事实上还不能被称之为是“美国人”——那个时候大伙还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呢。这一点也不奇怪,自古以来,“国家”这个东西能够存在,从来都是被“逼”出来的。压力可以把泥土夯实,同样也可以聚人成国。一个自然灾害、一个外敌入侵,这两个外部压力迫使一个区域内的人必须要结合起来,并且要接受一定的等级分工,如此便出现了国家。一般而言,越是生存压力大的地方,越会强调国家意志,道理便在这里。而北美偏偏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都极少,当地土著被杀光之后,留出的生存空间足够当时的移民们可劲儿折腾,这种少有外部压力的环境孕育出了后来美国人特有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但却难以产生很强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所以美国历来特别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但凡大的集会大伙都要自发唱国歌。美国历史上有三次民族主义特别强势的时候:二次独立战争英国人打进了一番烧杀劫掠一把火烧了白宫、珍珠港事件、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都是老百姓明显感觉到外部压力的时候。
而就独立战争前夕而言,虽然英国政府的苛捐杂税让人感觉到肉疼,但这个压力怎么说也和外敌入侵、自然灾害不能相提并论,真正侵犯到的其实当地“不干涉别人也不被别人干涉”的个人主义。当然,也不是一点国家的概念的也没用,原本北美殖民地是作为英国的一个外延存在的,所以要说国家认同感,移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英国,美国众多地名干脆就是在英国地名前面加了一个“新”字(new)而已——所以独立战争爆发时半数人会是“亲英派”。名不正,则言不顺,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士兵是靠高额军饷才募集来的,这和后来中国老百姓自发打日本鬼子完全是两个心态。1776年以后,受财力的限制,大陆兵力逐年递减,从最高峰的4万多人一直减少到最后的13000多人。这里多提一句,这种募兵制[1]一方面需要巨大的财力才能支撑,另一方面军队的士气和军纪往往都不会很好——所谓吃粮当兵,如果命没了自然就没得吃了;至于军纪,在这种金钱雇佣关系下同样难以保持,驻海外美军走哪都必须要治外法权,为的就是尽可能减少麻烦,如今日本韩国时不时爆出来的美军强奸案便是一个佐证。后来过了二百多年以后的2003年,由于电脑系统问题导致当时正在伊拉克作战的美机步三师防空营的工资没能即时到帐,结果引起了战场上的美国大兵的骚动,无奈之下,军方高层只能临时开通一条卫星通信线路让前线士兵查银行转账记录,这才平息了这场骚动。
回到正题,由于战争爆发前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形式估计严重不足,战争初期完全大陆军有心算英军无心。战争爆发时英国在北美十三个州总兵力不过6000多人,正是在这种局部劣势下,英军在邦克山战役中惨败收场。不过“美独势力”的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之后大陆军北上进攻加拿大的英军便被打了回来,1776年回过味的英国人开始向北美增兵,在纽约击溃了华盛顿率领的18000多大陆军,大陆军撤至特拉华河畔时,华盛顿带出来的士兵不过4000余人。
需要继续说明的是,大陆会议推选年轻的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其实和其个人威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华盛顿是独立派高层里唯一一个有军事素养的成员。而且这个位置在“系统内部”也不是很受欢迎——当时大伙都知道输的可能性比赢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旦事败,“总司令”必然是要上英国人的绞刑架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776年北美独立派在英军剿杀下即将支撑不足的时候,英国人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开始向美国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是:欧洲各国正在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地,英国正处于欧洲众矢之的的位置。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资金援助使得大陆军在当年从2万7千余人扩编到了4万6千多人,之后荷兰和俄国也加入到了援助美国的行列,荷兰向美国提供了700万英镑的金币,而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派遣俄国舰队为来往于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中立国”商船护航。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都是要打击英国,扩大自己的地盘。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北美独立战争”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英国和法国。对法国而言,北美独立战争其实是其同时期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英法战争的一部分。法国仅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参战的陆军就超过1.65万人(1000名军官和15000名士兵)。法国皇家海军参战人数则达7.5万人(7.25万名水手和2500名军官),其中仅直接参加约克镇战役的法国海军官兵就超过了1.5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北美大陆军的总兵力。除此之外,在同一时期,法军和英军在西印度群岛也正打作一团,英军因此始终没法向北美增兵。到了1778年,西班牙海军也加入了北美战场,至此英军在北美已经完全处于劣势。
独立战争情形其实非常像20世纪50代的朝鲜战争,法国在其中扮演了中国加苏联的角色。当然,法国人的目是为了和英国人争夺殖民地,至少不能让英国人得到它。独立战争的最后一个大战役,约克镇战役结束后,在受降书上签字的三个人里两个是法国人——法国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海军中将德格拉斯伯爵,剩下一位是华盛顿。而法国人把没有任何爵位的华盛顿拉进来,其实还是为了在谈判桌上最后羞辱一把英国人。
最终以1783年美法英在法国巴黎签署的《巴黎条约》为标志,独立战争宣告结束。历时八年的战争,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美国。它基本摆脱了英国的控制,成了美洲首个获得独立国家。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美国当时还处于欧洲的阴影之下,时常会被英国和法国粗暴地“干涉内政”。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在美国的领土上仍旧占领着不少据点。此外,英国还在加拿大设立基地,训练和武装印第安人,不断对美国西部的白人定居点进行“恐怖袭击”——这和后世在苏阿
战争中美国人训练本拉登们袭击苏联人基本是一个套路。
英国自然是输家,不但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受北美战争的拖累,在西印度群岛以及斯里兰卡地区和法国人的战争中,英国人也吃了败仗。
而法国最终的结局也同样不妙。虽然使英国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但疲弱的法国已经无力吞下这个战利品,只能成全了美国。由于直接参与包括北美战争在内的一系列大战,并且给予美国大量的援助,原本在七年战争后已经一团糟的法国财政至此彻底宣告破产,并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革命的最初缘起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出一辙,由于天灾而导致法国出现大面积饥荒,而国王和贵族对饥民们不闻不问,于是老百姓揭竿而起,资本家们也就跟着趁势而起了。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资本家们推上了断头台,前文提到的罗尚博伯爵在雅阁宾派执政期间被丢进了监狱,所幸最后捡了条命,活到了拿破仑时期得以善终,而德格拉斯伯爵则丢了性命。持续的高强度革命也让法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先机,在后来与英国的竞争中,经济上始终慢着半拍。
当然,之所以写这些并非是要在历史问题上去揭谁的短,事实上美国人自己并不避讳这段历史,独立战争中法国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美国的许多历史文献中看到。一个国家的自豪感说到底是来自于它的现状而非历史。
二元经济——为何无人能做美国的国王
关于华盛顿,在很多文章中都有类似这样的描述: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摇身一变为“华盛顿一世”,而是在连任了两届总统后,恬淡心安地回到弗吉尼亚的佛农山庄,在平静中走完一生……如此这般。
不过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古人的心思,笔者自然是没有办法去揣测的,但仅就当时的政治态势来看,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没法把自己变成“××一世”。美国自身并没有主导独立战争的胜负,因此没有哪一支政治力量通过战争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更遑论出现单个的强势政治人物。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政治群龙无首的背后,是美国经济存在明显的“二元制”。
战后(独立战争)美国国内的政治派系主要有两支:由亚当斯和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和杰弗逊领导的民主共和党。联邦党人非常喜欢英国的王室体制,曾主张建立君主制,不过他们考虑的人选并非是华盛顿,而是从欧洲找一位根红苗正的“蓝血贵族”来做国王。最后因为联邦党缺乏权威性,没法“统一意见”所以搞不起来,于是退而求其次,主张建立强势中央政府,搞精英政治。民主共和党人恰恰相反,他们反对中央集权,主张强化地方政府,最好搞邦联制才好。华盛顿自称自己是“中立派”,不过在具体行事上他更倾向于联邦党一些。美国独立伊始,中央的权力主要掌握在联邦党手里。这是因为汉密尔顿当时身为联邦的财政部长,手里有2000多个位置可以作为回报送给选民(注:美国一直以来实现的都是猎官制,将政府职位作为回报给予自己的支持者是完全合法的),而民主党的党首杰弗逊是国务卿,他管理的国务院没什么油水——当时外交对美国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提供不了多少有吸引力的职位,所以也就吸引不了选民。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民主共和党主张强化地方权力,根源恐怕就在这里——任何一件事情出来了,对于其初衷,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出很多种“道理”来,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当事者而言,他们做某种选择,主观上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所谓“深谋远虑”,他们肯定得先着眼于眼前的问题。对政治人物来说,“眼前的问题”肯定就是如何强化自己手里的权力,联邦党人主导着联邦政府,自然要强化中央集权,相应的,民主共和党肯定就要搞强枝(民主共和党)弱干(联邦党),以保证自己的权力。
而这两党的政治斗争背后,则是美国南北经济模式之争。联邦党的支持者主要是北方新英格兰地区的工商业资本家,当地气候寒冷,不适宜搞农业种植,所以只能搞工商业,对他们而言,加强中央集权有助于统一国内市场,政府有能力通过关税壁垒和财政补贴来扶持资本家搞工业。而搞精英政治则可以在话语权问题上把南边的土包子们排除出去,同时他们还希望国家建立强大的军队,为“资本主义事业保驾护航”;民主共和党的支持者则是来自于南部的农场主,人家大老远从欧洲移民到北美,追求的就是“桃花源”式(对他们来讲可能说“乌托邦”更合适)的田园生活,自然不会欢迎一个什么都管的强势政府,他们也不希望建立庞大的军队,特别是“烧钱”的海军,因为对他们而言这只意味着高赋税。外交方面,联邦党比较“亲英”一些。原因很简单,仗已经打出结果了,后面该做的生意还是要继续做下去——西方式的实用主义,表现的就是如此直接。民主共和党则比较“反英”,原因一样很简单,对政客们而言,“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对他们背后的农场主而言,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为了打击美国经济,以“正义”的名义,解放了不少南方农场的黑奴,农场主们因此损失惨重——这一招后来在南北战争中又被北方资本家给学去了,继续用在南方“红脖子”们身上。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印第安“游击队”袭扰,吃亏的主要也是南部的农场主。
在这种政治态势下,无论是谁,真要是头脑发热做了“××一世”,他的下场恐怕只会比中国的袁世凯更糟糕——国王的存在远不止是意味着一个家族可以世代无偿享受尊荣,对国家而言君主制的建立意味着国家拥有一个统一、且一以贯之的利益取向,反过来说,一国内部完全相悖的有势均力敌的利益集团完全可以把台上的君主撕的粉身碎骨。拿破仑之所以可以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能成为法兰西皇帝,一是由于他通过军功在军内和民间积累了足够的威望;二则是因为法国经济是以工商业为主的一元制经济,国内不存在两种诉求完全相反、力量对比又相差不大的政治力量。
美式政治——不是谁都玩得起
如果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显然当时北方的主张更靠谱一些,拿现在的话来说,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北方的政治主张,归结起来就是要搞工业,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如果不这样,光搞种地之类的“低端产业”,那么美国经济只能一直依附于英国或是别的欧洲列强,继续给别人做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到底还是别人的“经济殖民地”,日后甚至在政治上被人家翻盘也未可知。美国能在内部松散的情况下维持统一和独立,完全得益于欧洲各国正打作一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去加强中央集权,那么日后一旦欧洲局势安定下来,以农业为主的美国就是一块没被瓜分的蛋糕,各国必然纷纷要向美国伸手,届时缺乏权力核心的美国只怕比中国的晚清时期还要惨,国家陷入分裂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
现在美国的政治体制根源,便始于其独立初期的政治态势。比如,其联邦制,就是主张中央集权和主张地方为大的两派几番斗争之后妥协的产物。除此之外美国政治体制里还存在一个基本特质,那就是这本质上是一种“赢家至上”的游戏。
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几派政治力量在一个大伙认可的原则之下进行选票竞争。姑且不论这里面资本的影响有多大,也不论靠煽动公众情绪上位的竞选人有多少真才实学[2]。只说基本原理,投票表决多数时候决定的不是什么“对错”的问题,而是一个利益归属的问题。谁的票数多,就按照谁意志的来,完全可以不考虑输家的利益。那反过来说,谁都知道跟着赢家有肉吃,这就意味着赢得投票的一方可以再下一轮获得更多的支持,那必然赢的更多。如此我们便发现一个有悖于我们一般认识的问题,投票表决最后达成的竟然是“马太效应”,这显然和公平是扯不上关系的——什么是公平,“损有余补不足”才是公平。再功利一些说,就是投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平息争论,但它无法实现平衡,而失衡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系统必然是无法维系的。
我们再来看美国的政治结构。美国行政机制是总统集权制,而官员选拔则是猎官制(spoil system)。所谓总统集权,就是说竞选人一旦当选,那么行政权力将最大程度的集中在他的手里——美国不存在集体领导的概念,她的总统一直有“帝王般的总统”之称。而所谓猎官制,是指各级官员都是由总统委任,每一次总统大选结束之后,华盛顿换掉的都不止是一个总统,上千名政府官员要跟着搬家,而新的委任则是作为竞选中给予总统支持的回报——所谓的“支持”无外乎是提供资金或是政治上的交易。而在美国这是完全合法的且社会早已接受。这其中所掩藏的腐败或者是“合法的腐败”是显而易见。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之后曾一下子就把当时1639个公职中的1457个位置换了人。
1881年第20任美国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因为无法满足猎官者的要求而被人刺杀了,这时候美国人才开始正视猎官制的缺点,在1883年美国国会最终制定了《联邦公务员法》,但这也仅仅是限制了猎官制的范围。时至今日,美国除军官以外,联邦政府各部的局长以上级别官员在总统离任后依旧会全部换人,这就意味着这些职位都将通过猎官制来产生新的人选。
除了“合法腐败”之外,总统集权 猎官制的体制更意味着在四年任期当中,白宫几乎就是完全由一个小圈子内的人来掌控,这就是“赢家至上”的含义所在。而在不同派系利益常常南辕北辙的美国,派系利益是如何调和的呢?答案是根本不存在调和。
独立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就迎来了长达60年的疆土扩张。先是不断向西部开拓,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1803年美国以1125万美元从法国手里买到了自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的整个地区,其中包括现在的路易斯安那;1845年,吞并了原属于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州;1846年美国向墨西哥宣战,并在1848年打败了墨西哥,战利品就是现在美国西海岸的各州,面积大概相当于当时墨西哥全境的三分之一;接着以“和平的方式”从英国手里获得了俄勒冈地区,到1849年基本上完成了美国本土的扩张……这就是美国人处理“赢者通吃”和派系利益矛盾的办法,通过不断的扩张让所有人都能获利,区别仅仅是谁多谁少而已。赢者通吃,但输者同样有利可图。
而当利益一旦无法扩张时,问题也就随之出现。1849年领土扩张基本结束之后,美国迎来的就是南北间的矛盾升级,在差不多十年后这便演化成了南北战争。而最终真正消弭南北矛盾的并非是林肯,而是1898年开始的美西战争。看清了这一层,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美国历史上会对外征伐不断,同时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总统频频有人遇刺。
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接受甚至是原样照搬了美国的政治模式,不过他们非但没走上像美国那样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反倒内乱不断,有些干脆到了爆发武装冲突的地步——比如埃及,又比如菲律宾。这并非是因为南橘北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利益扩张空间,相反他们本身还面临着国际资本的剥削。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只能在本国范围内进行,而这根本就是一个封闭体系,利益没什么扩张余地,你多占一分必然就意味着别人多损失一分。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彼此斗得你死我活,又怎么可能有其他的释放途径?
而即便是对美国而言,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有无休止的对外进行利益扩张?而一旦有朝一日美国无力再维系国外利益不断输送入美国,那么等待这个国家的又将是什么呢?
不甚光彩的启动资金
美国建国时的18—19世纪是一个特殊到绝对无法复制的时代,文艺复兴和科技成果井喷式的爆发将西方国家代入到了文明时代,而种族主义、白人至上观念又让他们并不拒绝野蛮。距离现今最近的一次种族灭绝发生在美国,这颗星球上最后一个大规模的奴隶制经济体同样来自美国。而正是那个“青黄不接”的时代,使得美国在当时没有承受一丝道义上的压力。
土地是最基本的经济要素,任何一国的崛起,无不是以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为起始。近现代时期,日本的“版册奉还”,中国的土地革命,印度废除柴明达尔制等等无不是经历了激烈斗争。而美国人的“土改”却要轻松容易的多——直接把当地的印第安土著杀光了,它的残酷性远远要甚于欧洲“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北美新大陆是一块被“上帝保佑”的拥有大量待开发资源的大陆。几乎一半的面积被森林覆盖,有超过五百亿棵树,还有两万公顷的沃土有待开垦。肥沃的土地吸引了大量欧洲移民的到来,而这给北美印第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印第安人的人口从100万锐减到25万,幸存下来的则被迫离开富饶的土地,被驱赶到由政府设定的保留地,这个机制一直延续到现在。
任何经济模式当中,人都是永远无法被省略的、最基本的经济要素之一,自资本主义发端以来,通过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甚至使用童工来压缩人力成本对资本家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由此带来的社会管理成本急剧升高同样不是什么新鲜事,1920年代,英国工人就曾因不堪忍受资本家严酷的剥削,最终发起了席卷“宪章运动”,这才有了延续至今的“8小时”工作制。而美国在资本原始积累对人力成本的经济方案同样简单,压缩人力成本最决绝的办法就是不把他们当做是“人”——美国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基本上完全是靠黑奴来完成生产过程的。
在华尔街成为金融中心之前,曾是北美最大的黑奴交易市场。北美贩卖黑奴的血腥交易始于17世纪上半叶,到1800年,被贩运到美洲的黑人达到1000万至1500万,死在贩奴路上的大约7500万。严格说来美国曾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奴隶制国家。
所谓美国民主,普世价值不外乎是披着美丽的外衣的恶棍,抹着蜜的荆棘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