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雍正为什么对皇后冷漠「无情」

雍正为何“冷漠无情”

◆甘正气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洋洋130余万言,曾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香港《亚洲周刊》将其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一。鸿篇巨制,可称道之处多矣,其对清代改革艰难险阻的描绘,读之尤为惊心动魄。

雍正身为康熙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的父亲,其荣光反而被罩在了康乾的身影之下。雍正是不幸的,康熙在位61年零10个月,乾隆在位60年,而他仅在位13年,只相当于康乾各自在位时间的五分之一。在这短短的13年中,他不仅要清理康熙在位期间的积弊,选好并培养继承人,还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命运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近300年前,雍正进行的改革,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具有前瞻性,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他废除贱民制度,减少旗人特权,厉行摊丁入亩,推行官民一体承担赋税,实行火耗归公、改土归流。严格地说,他的改革措施对于实现人人平等、减轻人民负担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但他的改革又无一例外地是向既得利益集团“虎口夺食”,是“与虎谋皮”,所以其改革充满明争暗斗、血雨腥风,遇到重重阻碍也是理所当然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二月河用他的如椽大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励精图治,为改革殚精竭虑、宵衣旰食、选贤惩劣的新雍正形象。读《清史稿·世宗本纪》或者《血滴子》、《吕四娘》可以看到雍正的勤政与冷酷,但是却看不到这表象下的良苦用心。

雍正即位时,财政亏空,赈灾、治河、平叛的资金捉襟见肘;官场腐败,官商勾结、朋党为患;雍正的众多兄弟也对其皇位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想抓其疏漏掀他下台。但雍正一次次绝处逢生,用铁的手腕和不屈的意志与既得利益集团生死较量。他虽然胜利了,却得罪了无数权贵。用书中邬思道的话说:“皇上要‘振数百年颓风’,他就要得罪几乎所有的人哪!别看他高坐在龙位之上,其实他也是在荆棘中一步步地走着啊!”

人言可畏,雍正不畏人言,不怕艰险,不避琐屑,宁可背负“冷漠无情”的骂名,矢志不移地进行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他所说的“雍正改元、吏治刷新”目标,为乾隆年间的国家兴盛奠定了基础。

康熙皇帝的和光同尘,雍正是不取的,他对阻碍改革的恶势力毫不留情,所以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既不如康熙那样完美无缺,也不像乾隆那样风流潇洒,而是一本正经、毫无人情味。书中十三阿哥允祥的遗言最为精当地揭示了雍正的特别之处和他被人贬损的根源:“自古勤政爱民的,您是第一人;可先帝爷留下来的却是个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烂摊子。你为了收拾这个局面,得罪了多少人啊!可老百姓却不知道这些内幕,他们也不知道国库已经被那些黑了心的人掏空了,他们更不会知道,国家已到了既救不起灾,也打不了仗的程度了。皇上您为此耗费了多少心思,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你累坏了,可这些墨吏却只会咬人。他们咬人一口,就能入骨三分哪!因为他们在忌恨你,你一道旨意颁下,就堵死了他们的发财之路!”

古今虽异,其理则一,改革者被骂自古已然。《论语·子路》篇中子贡与孔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意思是说,所有人都说他好,此人不一定是好人。孔子认可的好人,是好人喜欢、坏人痛恨的人,二月河笔下的雍正皇帝就是这样的好人。

读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不仅可以让我们见识一个不一样的雍正,还将引发从政者的深度思考。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大家读读这本书或许不无裨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