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包公包青天,知开封府一职居然只是个临时工作,随时可以解雇。这就牵涉到宋代特有的官、职、差遣的官制体系。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北宋的包拯这个人物家喻户晓。
历史上有
小说评书里有
戏曲里有
影视作品里有
甚至庙里也有。
大家对他的称呼有包公、包青天、包龙图、包待制、包孝肃、包黑炭等。
大众形象就是个不苟言笑的大黑胖子,对权贵相当不鸟,当朝驸马也说铡就铡,坐在开封府正堂惊堂木一拍大喝:“来呀,龙头铡伺候!”
包公是个临时工
如此叶良辰,如此龙傲天,到底是什么官位,什么级别呢?
按已知分析:
1、想了解一个人的级别,可以看看他的办公室——包公坐在开封府正堂,大家都知道北宋的首都就是开封府;
2、想了解一个人的实力,可以看看他的对手——他在各种小说戏曲里的主要对头是个宰相级别的庞太师,当朝首辅;
3、想了解一个人的权力,可以看看他的下属——他手下的护卫以展昭为首动不动就四品五品;
4、想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可以看看他的业绩——破获众多大案要案,三口铡刀下人头无数,得罪那么多人地位仍然稳固;
如此推断,看来他的官位不可能低啊。
那么我要告诉你,“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时候,级别并不很高,也并非正式的首都市长。他当时的官名是“右司郎中”,而开封府只是他的一个临——时——工……作!
想想当今,公权力一旦出点什么事,背锅的往往都是临时工。吃肉的继续吃肉,喝汤的继续喝汤,只有背锅侠一茬接一茬地换,好不便利。其实一千年前我大宋便已深谙此道,而且做的更彻底,从宰相到地方官都是临时工!
想知道包公到底是个什么官,就要小小地了解一下北宋的奇葩官制。
在说官制之前,首先出道题考考大家。
下面有两串官衔,请根据这两串官衔分析出这两个官衔的所有者分别是管什么的?
阅读官衔的注意事项和免责声明:
1、不要度娘,因为度也度不出答案。
2、读时请注意换气,否则由此引起大脑缺氧造成晕厥或休克,笔者概不负责。
官衔一: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
官衔二: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检校太傅行尚书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始平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
别晕别晕,看不懂可以猜猜,答案后面公布。(此处应有议论纷纷、一脸问号及对作者的崇拜眼神)
再问大家个问题,在语法上,官名应该是什么词性?
那位说了,官名官名,当然是名词。
答对了。官名当然应该是名词。但是动宾短语的官名你见过没?
有人说,见过啊——掌柜的、当家的、扫地的、洗菜的、端茶的、倒水的、杀猪的、卖枣的、修车的、剃头的、编草鞋的……
Shut up!难道就因为这里面出了刘备关羽张飞它们就是官名吗?岂有此理,滚粗!
且慢,再滚回来~~~
其实说的不全错,这些虽然不算官,却是职务或行当,能很直观地表示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别看这样的动宾短语看起来很low,在宋朝,官名里带这种短语的,才是有实权办实事的官员。
包公为什么能在开封府正堂吆五喝六呢?
就因为他的官衔里带着这么个短语——“权知开封府事”,翻译过来就是“临时代管开封府那摊子事的”。
很low很没品吧?
确实很low(级别不高),也确实很没品(不带品级)。
有人问?官名不应该是府尹或知府吗?
府尹确实是官名,古来就有,地位很高。宋朝的府尹是不常置的,尤其是开封府尹,如果真的让某个人去当开封府尹,并且恰巧他又是赵家人,那么妥了,这个人就是接班人,不出意外过几年就要登基的。
不姓赵你也配当府尹?
而知府之名虽然起源于宋朝,但是明清才作为正式官名,且有品级。
在宋朝,没有知府、知州、知县这样的官名,只有“知某府事”、“知某州事”、“知某县事”这样的动宾短语组成的头衔。它既不是“官”、也不是“职”,而叫做“差遣”。
官、职、差遣是宋朝官职头衔的不同组成部分,还有官职之外的头衔如爵、勋、功臣号、食邑等。
官——薪资凭证书
“官”分本官、阶官、加官、检校官等。
官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也不用干,只用来领薪水。
比如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时候的官是“右司郎中”,那么他就领右司郎中的俸禄。
官是有品级的,那么右司郎中是几品呢?
正六品。跟印象里的地位相比一落千丈有没有?
按其本官,他的形象应该是坐在开封府正堂上穿着一件看起来非常环保的官服——绿色。
宋承唐制,一二三品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包拯只有六品,那他手下动不动就四品的护卫们当然也就是假的。在宋代,武官坐到五品的位置就已经可以类比现在的中将少将军衔(观察使、防御使),能当大军区副司令或分区司令(XX路行营副都部署、部署)。而展昭等虚构人物,类似于首都警察局长的工作,肯定达不到这么高的品级。
如此说来,单看品级,包拯的政治地位在中等偏下,妥妥的受气包角色。不过别急,政治地位也不能只看本官。下面说“职”。
职——精英认证书
“职”容易理解成实际的职务,其实在宋朝这是一个限定性很强的头衔,特指馆阁学士的头衔,级别分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
各个馆阁的地位也稍有不同,如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就是宰相专用的职衔。还有“监修国史”这个头衔,虽不带学士字样,也是馆职,并且也是宰相专用。三者的排序是昭文>监修>集贤。
所以如果是宰相衔加昭文馆大学士,就是首相;加监修国史就是次相;加集贤殿大学士就是排位最末的宰相。宰相最多3个名额,也经常只有2个,首相既是昭文馆大学士又是监修国史。
除了这三个宰相专用馆职之外,观文殿大学士、端明殿学士也是地位很高的,一般是宰相之外的重要政策顾问。还有翰林学士,参与各种政策的草拟,属于决策层的秘书机要人员。
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时候的职是“龙图阁直学士”。这也就是“包龙图”称呼的由来,只不过在戏曲小说里被拔高成了“龙图阁大学士”。在龙图阁直学士之前他的馆职是“天章阁待制”,比直学士低一级。
那他需要干什么吗?不需要,这只是皇帝看他骨骼清奇赏给他的头衔。
牵强附会地说,有点像现代的学术职称,标示学术地位,所以武将肯定是不会有这个头衔的。
但这个“职”也不完全是虚衔的,能得到这种头衔,就是文学侍从之臣,见到皇帝的机会就比较多,入阁参政的机会就很大。
刚才说过,包拯的本官右司郎中只有正六品,那他的龙图阁直学士又是什么地位呢?
根据元丰改制以后的厘定,龙图阁直学士视从三品,也就是他的政治地位并没有本官所标示的那么低。身上有馆职的官员,可以说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干部,当前品级不高不算什么,身为国家认证的精英,前途无量。
差遣——真正的工作
“差遣”才能反映实际的职权和责任,具体管什么事就有什么样的差遣。
比如包拯的差遣“权知开封府事”,那么他就是在开封府没有府尹的情况下,临时性地担任开封府的行政一把手,负责京师的治理(不过大内不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在权知开封府之前,包拯也曾有过知端州、知池州、知江宁府等地方差遣,也有过“知谏院”这样的中央机构的差遣,因为开封府的政治意义很大,所以惯例加个“权”字以突出其临时性。
差遣在语法上一般是个动宾短语,动词一般有“知”、“判”、“提举”、“提点”、“直”、“签书”等,如果是副手,前面加个“同”字,如果是代理,前面加个“权”字。除了动宾短语之外,还有很多的差遣是“XX使”,比如“三司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指挥使”等。注意,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和刺史这些唐代就有的并不是差遣,而仍然算作官,在宋代是武将专用。
除此之外,还有宰相衔、副宰相衔,和枢密衔。
宋代的宰相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个带状语的动宾短语,翻译过来就是——“跟中书省和门下省长贰官一起处理国事”。
为什么要弄个这样的头衔?
名义上的宰相应该是三省长官和贰官(副职),也就是中书省的中书令(长官)和中书侍郎(贰官),门下省的侍中(长官)和门下侍郎(贰官),尚书省的尚书令(长官)和左右仆射(贰官)。
但是三省长贰官的地位太高,尤其是很多皇帝即位前就担任过,所以轻易不授予人,一旦授予必然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老革命,年资功绩不攒够憋不出这样的大招,而国家需要的是老成持重但同时又年富力强的人拜相,于是就有了这么个名目,意思是你还年轻国家不能给你这么高的官阶,但是给你宰相的职权。
这种办法不是宋人首创,唐朝就有“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样的宰相衔。
副宰相衔是宋朝人根据唐代的临时头衔固定下来的“参知政事”,辅助宰相理政,起到一定对相权的分权作用。
枢密衔有枢密使和枢密副使,本是官而非差遣,北宋中期也曾改为“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使其更具差遣属性,其下还有更低的“签书枢密院事”。
以上都是差遣范畴。
在北宋,从宰相到地方官,实际任事的几乎都是用这种带有这种临时性质的头衔来授权,而不用正式官名,他们在职权上都是临时工。
那么包拯的官是“右司郎中”,职是“龙图阁直学士”,差遣是“权知开封府事”,他除了在开封府上班,用不用去尚书省(右司郎中所在官署)和龙图阁(宋太宗遗作、藏书、及革命事迹展览馆)打卡呢?
不用。
尚书省在哪办公他都找不到,龙图阁的图书管理工作也不用他来操心。
官只是个名字,只对应待遇,是年资和功劳的体现,并无实际工作,不管你的“官”看起来多像某个衙门管事的,你也不去那个衙门办事。
户部尚书管钱粮和户口吗?——钱粮户口归三司使管。你只管领户部尚书的薪水。
兵部侍郎管军队吗?——军队的调动权归枢密院,管理权归三衙(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你只管领兵部侍郎的薪水。
太师太傅就要指导皇上读书吗?——这工作有翰林侍读学士和翰林试讲学士。在宋朝能当上太师这种正一品官的在魏晋基本可以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了,你只需要领你那天价薪水,然后时不时地发表点高瞻远瞩的见解指导下面人怎么做事就行了。宰相天天都得来政事堂办公,您老太师身体要紧,三五天来一次指导工作就好(对,我说的就是蔡京)。
事实上包拯甚至可以忽略掉自己是右司郎中,忽略掉自己是龙图阁直学士,他要办的事和它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的官衔不管是虚的还是实都要记在心里,除了要用来领薪水,这里面每个头衔是皇帝的恩典,写奏章署名的时候要一一写上,越是正式的上书头衔越要写全。
既先进又混乱
乍看这种官制简直太乱,国家正式封的官不管事,又发明出个差遣来管事,简直就是巧立名目。
要我看,确实看起来很乱,但在理念上却很先进!为什么先进?
以前是官员随着年资和功劳的累积,官越做越大,管的事就越来越大。但是有个问题——有劳者和有功者就一定胜任更重要更全面的职位吗?不一定啊,能当好县公安局长不一定就能当好县长,当县长不只要维护治安还要抓经济、抓人事、抓统战,其所需能力不是一个公安局长当好了就可以天然具备的。
但是有劳者有功者你又不能让人家原地踏步吧?所以,年资和功劳可以用逐步提升的待遇来回馈,但实际权利和责任就要看你的能力和国家的需要,而绝不能拿来当奖励。
所以,用官来体现年资和功绩,职来表示重点培养的人才,差遣来反映实际权力和责任,三套系统并行不悖,至少在理念上还是很先进的。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官没有差遣,就只拿钱不任事,致使北宋有冗官之费。不过这种事情直到现在也是有的,公务员按行政级别拿基本工资,按实际岗位拿岗位津贴,按工作量拿绩效工资,暂时没有岗位的公务员也有基本工资可以拿。
宋代是把考上公务员(进士)的都纳入国家干部序列,包分配,不管当前有没有具体事务给你办都是要包养到底的。我们几十年前的大学生不也是如此吗?即使是现在的本科生也依然是国家干部身份,只是不包分配了而已。所以先不论是否合理,北宋的人事政策直到一千年以后还没有完全被摒弃,是不是也算很超前呢?
但是它又确实很乱,乱在哪?
乱在名上。前人留下的实打实的官名变成了空壳子,名不副实,十分别扭。别说我们看着别扭,宋人自己也别扭,总有人提意见。到了宋神宗这个处女座终于不能忍了(宋神宗:”胡说!朕分明是双子座!“),于是有了元丰官制改革,部分实际职权才重新跟官名对应起来,而这一套看起来十分混乱的官制系统在北宋已经实行了120年。
现在我们回到开始时出的测试题。
顶着那两长串头衔的官员到底是管什么的呢?
看了上面的东西,我们应该知道了,要有意识地分开官、职、差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官衔一:端明殿学士(职)兼翰林侍读学士(兼职)太中大夫(阶官)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宫观官)上柱国(勋)河内郡开国公(爵)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采邑数)赐紫金鱼袋(鱼袋,特赐服色,不到三品官特许穿三品以上的服色)
要想知道管什么,先找差遣。有差遣吗?有个类似差遣的头衔“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实际上是因为宋真宗宋徽宗笃信道教,发明了宋代特色的宫观头衔,用来给下放高官的闲职,属于名誉宗教头衔,几乎不管事。
还有个翰林侍读学士,照理说应该定期给皇帝讲课,但从他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来看,他应该身在西京洛阳而不是在东京汴梁,想干这差使宋代又没有远程授课的技术手段。所以他没有实际差遣,他什么也不用干。
但是!
这个顶着一大堆没用的虚衔的人,却干了一件好大的事。
他就是司马光,那时正赋闲编纂《资治通鉴》。要是真给他任事的差遣,还就不一定有时间编书呢。
官衔二: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功臣号)光禄大夫(阶官)检校太傅(检校官)行尚书户部侍郎(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衔)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宰相专用馆职)上柱国(勋)始平郡开国公(爵)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采邑数)
有差遣吗?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衔,根据后面的馆职判断,还应该是首相。他管什么的?自然是除了军事之外的所有国事都管。宋朝政事归中书,军事归枢密,号称东西二府,对掌文武二柄。
那么这个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包拯在戏曲小说里的死对头——庞籍(所谓的庞太师)。
他被描绘成奸臣是天大的冤枉,此人虽没有特别突出的事迹,也是一代名相。况且包拯这个开封府临时工只干了不到两年(1056.12-1058.6),庞籍这个宰相临时工也只干了不到三年(1051.10-1053.7),然后就被下放地方,包拯在开封府任职的时期庞籍一直在地方,那时的当朝宰相是文彦博和富弼,包庞二人在这一时期可以说并无交集。
庞籍可以说被小说家冤枉得最惨的,活活地从一个正面人物编排成了反派终极大BOSS。类似待遇的还有个潘美,本是配享太庙的功臣,被编排成大奸臣,但他的指挥错误间接害死了杨业是洗不掉的污点,可以说半冤不冤。而庞籍招谁惹谁了?
也许是宋仁宗后期确实找不出个像样的奸臣可以跟包拯作对(总不能把大名鼎鼎的文彦博、富弼、韩琦编排成奸臣吧),于是只好抓了个庞籍这么个名气稍小的倒霉蛋来当大BOSS,也是没谁了。
千古包公
包拯只当了不到2年的权知开封府事,却成了善于破案、为民做主、清正廉洁、不畏权贵、不苟言笑、敢犯天颜的化身,是否有夸大?
事迹上定然是有夸大,但为人上并无多少夸大之处,他就是这样的人。下面就说说他这几个素质的历史依据。
善于破案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日:"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包拯在知天长县任上的时候有人的牛被割了舌,请求官府破案,宋朝不许私自宰杀耕牛,但是牛被割舌也活不久,于是包拯让他回去把牛杀了卖肉。不久就有人来告发私自宰杀耕牛,包拯拍案道,就是你割的牛舌。
按现代眼光,这个纯粹是碰上了,倒也称不上断案如神,但至少肯动脑有飞智。那个年代没有监控、不能验指纹,破案的技术手段十分有限,只能靠常理分析,无头案能断出实属不易。
为民做主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衙门的制度,诉讼不能直接上大堂,需要靠墨吏来传达诉状,这其中就有很多可以做手脚和索贿的地方。包拯直接打开正门,面对面聆听诉讼之人的是非曲直,墨吏没法从中做手脚了。
清正廉洁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端州产上等砚台,作为方物上贡,之前的州官以上贡为由,私自征收数十倍的砚,用来送礼结交权贵。包拯知端州,除了上贡之外,一块多余的砚都没拿。这个应属难能可贵,砚属于雅物,读书人不爱钱的不少,不爱书籍文具的不多,作为当地父母官私拿几块,只要吃相别太难看,不会有人说什么,朝廷更不会追究。而他能克己奉公,也用实际行动杜绝了行贿之人的念想。
不畏权贵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得宠宦官的族人在惠民河上盖违章建筑,造成河道堵塞。恰逢京师发大水,包拯借此机会全部强拆,管你谁谁谁(干得漂亮)。不苟言笑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包拯露出笑容的几率可以跟黄河水变清的几率相比。
敢犯天颜
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久之,上以温成(张妃)故,欲申前命。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曰:“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
宋仁宗宠妃张氏为其伯父张尧佐求宣徽使的官衔,廷议争论很大,张妃坚持吹枕边风,有一天把宋仁宗从后宫送到殿门,嘱咐皇帝不要忘了把这事办了。皇上说行行行,于是直接降旨封张尧佐宣徽使。
包拯当时是谏官,得到消息马上要求觐见,然后就在皇帝面前长篇大论,唾沫星子喷了皇帝一脸。张妃已经派小宦官打探到了消息,皇帝退朝的时候赶紧迎上前谢罪。宋仁宗边用袖子擦脸边说:“包拯走到我面前说话,喷了我一脸唾沫,你就知道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
这里又出场了个内怕老婆外怕群臣的萌萌的宋仁宗。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宋朝涌现了一票历史上的大V——包拯、范仲淹、欧阳修、晏殊、富弼、韩琦、宋祁、曾巩、张先、柳永,以及当时还是小V的王安石、苏轼、苏辙、蔡襄等,然殊不知粉丝最多的大V就是仁宗本人,别说因为他是皇上大家给面子,因为对门契丹的皇帝也是他粉丝。
可以说北宋中期的人才大爆炸与宋仁宗营造的宽和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包拯、吴奎、赵抃、唐介——这4个可以称为“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犯颜强谏唾沫星子四大金刚”的人,能够统一在仁宗朝冒出来并非偶然。
既然大家都是临时工,那么该说就要说,背锅就背锅,外放我不怕,反正官衔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