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卫
在中国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黄于纲创造了一个背道而驰的奇迹。他扎根于湘西凤凰县一个极其边远的苗寨——凉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那里画画和写生,别说是在今天,就是换在过去以乡村社会为主体的背景下,也很难做到。因为黄于纲受过高等教育,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换在过去,已是“士”的身份。士为天下任,一般都会往权力中心挤,挤不进去,才有“独善其身”之说。而像黄于纲这样自觉地疏离于物质社会的繁荣,刚出道就选择后撤的路线,实属罕见。尤其是他把异乡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扎根于异地,与异乡苗民同食同住,同声同气,就更是难能可贵了。所以,我对黄于纲的这种选择与坚守深为佩服,也颇为感动。
(《凉灯:山这边的中国》 黄于纲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于纲为什么要选择边远偏僻的湘西凉灯,作为自己的创作之源与归宿之地呢?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他从小就迷恋沈从文的小说,对其笔下描绘的湘西,有着万分憧憬;比如他因失恋而徒走湘西,在凉灯受到其风土人情的感召而戛然止步等等。但抛开这些个人的情感因素,在理性选择方面,这也跟黄于纲的艺术立场与价值认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的新艺术是受外来文化冲击重新建构起来的一种叙事方式。在将外来语言不断嫁接与转换的过程中,如何植入自身的血液与灵魂,是20世纪以来几代中国艺术家努力寻找的方向。黄于纲续承了这个方向,他在艺术上取法于民间,问道于乡野,从贫穷落后的凉灯发现素材,挖掘资源,一方面是遵循了中国新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也是为日益浮躁、日益空洞的当代艺术注入灵魂,捕捉感动人的因素。
事实上,关照现实,从广阔的民间社会取法,正是中国新艺术摆脱传统文人画的出世情怀,重新恢复表现活力与精神质感的重要途径。自徐悲鸿从法国引进写实主义方法,到蒋兆和深入社会底层,表现下层人物的悲惨境遇,一种现实主义的绘画原则便植根于中国新艺术的发展脉络中,构成了某种主流叙事。1949年之后的中国艺术家,下放基层参与锻炼,展开所谓深入生活的运动,除了政治的导向,方法论上秉承的就是所谓“徐蒋体系”(郎绍君语)。黄于纲似乎也在延展这个体系,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被动的参与,而是主动的选择,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席卷而来的今天,当主流艺术界早已放弃过去的创作原则后,黄于纲自觉地下放乡野,扎根农村,就有了某种反叛的意味。这正是我感兴趣的地方,即黄于纲是如何通过文化的寻根与情感的回归,走出当下千篇一律的艺术创作模式,发展自己的文化个性,拓展自己的艺术语言的。
显然,凉灯这个湘西凤凰的边远苗寨成了黄于纲的福地,给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灵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差。本来,以现代社会的标准来衡量,凉灯代表了边远贫穷、蒙昧落后。然而,在艺术家黄于纲眼里,凉灯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透着淳朴、真挚的气息,充满了人情味。这种反差形成了艺术的张力。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凉灯成就了黄于纲,还是黄于纲发现了凉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黄于纲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捕捉和挖掘到的关于凉灯的真实生活,正是流行化的当代艺术所缺乏的生命内容。要说黄于纲的艺术个性,我以为就在于他没有追赶潮流,去迎合某种艺术时尚与市场趣味,而是独辟蹊径,回到社会的最底层,去探求生命的意义,寻找艺术的本质。
具体到艺术语言,黄于纲也是运用了最为朴素的创作方式,即现实主义手法。这又是一个反差。因为现实主义作为过去的主流艺术模式,曾经独霸一时,深深地制约了艺术的发展。所以,新时期以来当代艺术的崛起,首先就是针对现实主义开刀,寻找个性解放与多元并进的可能性。而今,黄于纲又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重新拾起被淘汰的现实主义手法,去关照最为底层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这不仅是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也是对当代艺术的补充。所以,黄于纲在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下,并没有固守一种语言形态,而是利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油画、水墨、素描、影像、装置以及文字等等,来表现凉灯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归纳起来,黄于纲的这种努力,其实还是为了丰富艺术的表现力,拓展人文的视野,呈现其关照现实的无限可能性……
此书精选了黄于纲近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笔记和评论文章,是一部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史与思想史。如果要了解黄于纲的创作动机、创作观念以及创作轨迹等等,这是一本必备书。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份社会学的田野报告,让我们由此窥见受现代化的冲击而剧烈变化中的中国,其传统乡村社会面临的尴尬、动荡与濒临消亡的现状,以及一个艺术家是如何对此做出文化反应的完整文献。(杨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