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最古老、最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
周易全书(商)姬昌/著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在其著名谏臣宰相魏征死后曾多次对他的大臣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话比培根早了将近一千年。仅此一斑,足以管窥中华优秀文化不仅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博大精深,而且是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中华这座丰富的文化宝库中,她蕴藏的每一部历史典籍,就是一段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缩影,我们熟读中华传统经典,不只是为了熟知和传承,更是为了能从她的优秀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中华民族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其经典文化源头可分为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尽管其间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过曲折,甚至是断层,但到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部分依然得以保留和延续,这既是中华智慧的先祖们的丰功伟绩,也是我们的福分和骄傲。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渊源上源远流长,在思想上也包容扬弃,而且具有高度原创性和独特性。譬如《易经》,号称万经之首,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密码,他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八卦为始,那时并没有文字,所以八卦。二为周文王承接伏羲八卦,以八八重叠演生六十四卦,周文王父子认为六十四卦已包含宇宙万物,每一卦都有卦辞。后有孔子做传,遂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更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中医典籍,古代兵法,风水玄学,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伏羲八卦
中国早期的思想形态带有一种“宗教神学”的特点,“天”“神”是其主要内容。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可谓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当时出现了众多的杰出人物,成为了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按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的分法,当时共有十家: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杨朱、惠施、公孙龙等。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道、墨、法”和外来的佛学,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起了主导作用。除此,其余皆为从属地位,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至于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其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命相、风水是古老易经文化的具体应用,是国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符合五行相生、八卦相荡原理。而中医理论则是来源于对历代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的融汇。其内容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风水盘(罗盘)
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当代新儒家的兴起,点燃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薪火,代表哲学家主要有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张君励、冯友兰、钱穆;及第二代人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由于诸位大家各自的传统文化功底扎实深厚,独树一帜,学问融贯古今,其教化涵盖儒、释、道,兼及医卜天文、诗词歌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多么卓越的贡献。他们多是学术殿堂的教授、也是生活实践的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
唐代韩愈诗云:“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符读书城南》)梁实秋先生说过:“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有些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雅舍小品选》)钱穆先生曾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新解》)1978年,他曾在香港向中文大学的师生提出了研习《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的要求。
事实上,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化典籍,其文体均为文言文形式,而这种形式至今仍被人们关注,文言文的文章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所以,文言这一文体,包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论语》《史记》还是《红楼梦》《聊斋志异》,都无不透露着一股源远流长的汉民族文化精髓。诗歌也是一个很平常的文体,但中国的古诗另有一番文化的内涵,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诗经》,还是战国后期的骚体,也无论是汉魏晋时期的古体诗,还是隋唐以后的格律近体诗,抑或是宋词元曲等等,都有一股浓浓的沁人心脾的中国味道。正因为如此,中国文体的多样性,也随之展现于世人眼前,从而激发今人延续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欲望。这也是今天我们重新整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荟萃》丛书的意义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是以吸《大学》《中庸》之醍醐。初读《大学》部分,有振聋发聩之感。再读《大学》,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的无憾与清爽。《大学》之所以受到2000多年以来的学者、统治者、士人的推崇,就在于它极为简明扼要地回答并解决了人生三个重要问题:天地生人的意义,如何去实现天地赋予个体的使命,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大学是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呢?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指出实现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则是“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言偾事,一人定国”(《礼记·大学》)。可见,大学为千古立志作君子者树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
《诗经·国风·卫风》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啄如磨。”就是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就必须加强修养,使自己变得更加的精致,要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独”,一个人要完善自我,尊重自我,对得起天地良心,则应当注重修为,人前人后一个样。因为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操守。正所谓“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礼记·大学》)。”若要是非黑白一眼洞穿,这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也只有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尚书·秦誓》)。”强调的是一个人要宽厚仁慈,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应容之、惜之、爱之、举之、助之。是以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如此,则“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礼记·大学》)。”这就是所谓实现社会大同的标准,就是“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礼记·中庸》)”。
读《中庸》部分,顿悟“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语出屈原《离骚》)事实上,方枘圆凿并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形而上学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是故,中庸之道,为的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诚”是中庸的基础。而“中和”与“至诚”协调,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如若明白了中庸之道,那么,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味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实实在在的平凡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我们把这些具体而实在的小事做好,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启迪与思考呢?“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语出《中庸》)。”尽管一个人的修为要达到中庸的程度有如此难度,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不能放弃对中庸最高境界的孜孜追求。
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读史就是要求我们自觉地思考自己过去致力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明了事物发展兴衰的客观规律,吸纳前人的经验教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宝贵的中华文化精髓,并因之深深植根于自己心灵深处,而感到喜悦和自豪。
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再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我们总是因之深深感到,中华优秀而经典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总是让人百读不厌,如沐甘露。我们只有把这些中华文明的文化宝藏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才能获得知识的教益,体味其中的意趣,感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人生的境界。
每日读书分享,望有所获,有所提高,有所修为,同时对书友有所帮助就是最大的欣慰@今日头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