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世界禁书文库「读禁书」


当卑微的希望暴走,才知道“葡萄”能有多愤怒。

在你的印象中,禁书是什么样子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愤怒的葡萄》一经出版就引起各州统治集团的恐慌:有的州禁止其发行,有的议员出面指责,俄克拉荷马州还阻止电影公司对改编电影的拍摄,甚至还专门出版过一本背景相似、故事相近但基调、结局完全相反的《快乐的葡萄》,目的据说是为了“拆穿斯坦贝克的谎言”,消除本书的巨大影响。根据拍摄电影的人所说,当地流浪农业工人的苦难远远超过《愤怒的葡萄》的描述。整本书充斥着无处投诉的罪行,眼泪都无法承受的悲哀,还有足以让一切都垮台的失败。只是它的积极影响,并没有因为抵制、禁读、诬蔑而消失。其同名电影获得了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提名,豆瓣评分高达8.4。





作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愤怒的葡萄》是一部描述了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之作,其中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农民饱含血泪、愤慨和斗争的艰苦生活,也是一本在苦难中仍然保留人性和希望的传奇之书。善良、信仰、坚持……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支撑起该书的销量纪录,被公认为“卖得最快,评价最高,争论最激烈”的经典文学作品。

时代的变迁,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都没有影响该书在中国的畅销。故事迥异却依旧能安利出永不腐朽的鸡汤,这才是其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为了生存,农民们被迫抵押了自己的土地,背井离乡寻找传说中的乐土。虽然一路上坏消息不断,结局也依旧要面对失业、饥饿、压迫、贫困等生存问题,但旅途中的感人际遇,加之心中对美好未来的一份憧憬,却始终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行。活着总要有点奔头,哪怕支撑着我们的,仅仅是一个卑微的希望。





故事中的那些遭遇,如果单个拆解来看,或许并没有那么令人难以接受,贫穷、失业,父母离世、亲人走失,包括被剥削、被歧视的种种不幸,这一刀刀的伤害原本并不足以将人击垮。但这并非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就像《人间喜剧》中艾伦说的那样:“我的事都是小事,但也能压死人。”与之相反的,那些可以给予人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的,也恰恰是各种各样的小事,例如一个顺风车、一杯热茶甚至是一声问候。

故事还是故事,读者看到的也只是一出出悲欢离合。只是当故事背后潜藏了希望,哪怕再渺小,也有暴走的一天。你是否已经放弃了这些微妙的期许,就像放弃了年幼时的梦想,或是那些信誓旦旦的诺言一样?你以为梦想不切实际,诺言杯水车薪,希望难以企及,只知道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却忽略了救人性命的也恰恰是最后一口良药。我们的希望卑微吗?那就让我们好好保留着这份卑微吧,因为越是最卑微的希望,越会带给你穿透阴霾的力量。



精彩点评


约翰·斯坦贝克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蕴含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敏锐的观察。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斯坦贝克对书中人物的刻画极其出色,他细致地描述了人们绝望的心情、如影随形的失败感,以及深陷贫困却依然保有的善良。

——《纽约时报》


斯坦贝克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通过《愤怒的葡萄》所表达的一切已经超越了地域、时间和阶级的界限。

——《出版人周刊》


斯坦贝克的小说生动、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他是美国有史以来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纽约公共图书馆

作者简介





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美国现代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等众多知名文学奖项得主。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代表作有《人与鼠》《罐头厂街》《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等。

书籍简介



《愤怒的葡萄》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被称为伟大的社会纪实文学作品,堪称美国版的《活着》。“葡萄”葡一词来自圣经,一种一层含义是指耶稣的子民,在此引用这一层含义,代指成千上万受压迫的群众。

本期阅读栏目推荐的是来自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如果你有特别的感悟,请留言给我们。我们将精选三位读者的感悟,奉上《愤怒的葡萄》实体书一本。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